4月3日,近代物理所举办第20次纪念杨澄中先生清明主题活动。离退休职工、新入所研究生及团委委员共116人深切缅怀杨先生,表达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近代物理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华龙带领研究生及职工代表向位于CSR展厅的杨澄中先生塑像敬献花篮。靳根明研究员作了《通往科学殿堂大道的铺路人——深情怀念杨澄中先生》主题报告,回顾了杨先生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墓园祭扫时,离退休职工代表侯明东研究员分享了与杨先生共事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研究生们也表示将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投身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祖国核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图1:敬献花篮仪式图2:老一辈科学家作专题报告图3:杨澄中夫妇墓园祭扫
2025-04-10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4月2日,近代物理所教育处开展了2025年第一期研究生就业分享会。会议邀请近代物理所2022届博士研究生蓝江山、张洪林,2025届硕士毕业生詹荣霖分别就高效申请国内外博士后、求职工作技巧,个人就业经历分享以及选调生考试经验和在学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近代物理所为坚定毕业生科技报国的信念,帮助毕业生精准把握就业机遇,在充分了解研究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将陆续举办各类专题分享会,多方面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图1: 会议现场(一)图2: 会议现场(二)项目支持:‘核’心力量就业辅导员工作室
2025-04-104月2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召开团委换届选举会议。近代物理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华龙,兰州分院团工委书记陈永磊,近代物理所第十三届团委班子成员及团员代表等出席会议。教育处副处长魏巍主持会议。会上,陈永磊宣读了兰州分院团工委关于近代物理所团委换届的相关批复。团委书记万宏富代表第十三届团委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研究所团委的主要工作成果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共青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十四届委员会。宋华龙代表研究所党委对第十三届团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向长期以来支持青年工作的院团委、分院团工委以及所内外各级组织表示衷心感谢,对新一届团委表示祝贺,希望新一届团委和全所青年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创时代标杆。一是青年团员要筑牢信仰之基,做科技报国的“追光者”,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践行“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政治自觉;二是青年科学家要永攀创新之巅,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在科学研究中发出强音,以青春之我铸就国之重器;三是广大青年要锤炼过硬本领,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珍惜我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实战中成长为复合型战略科技人才。图 会议现场
2025-04-08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日本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RCNP)共同组织的2025年度“樱花科技交流计划”实践项目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为期7天,旨在促进双方学生在核物理、加速器及相关领域的学习与交流。图1:证书颁发现场活动期间,RCNP的Aoi教授和Ota副教授围绕福岛核事故的背景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大阪大学的Odahara副教授、京都大学的Tomida和Gogami助教授则分别分享了亚原子物理研究实验室的最新成果,使学生们对国际前沿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学生们还通过参观RCNP的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近距离感受了日本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实力及现状。通过参与辐射测量实验,学生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除学术活动外,文化交流也是此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参观了大阪大学博物馆,观看了茶道文化社团学生们的茶艺文化展示。近代物理所代表团的李明治老师为茶道文化社及RCNP现场书写了祝福书联,以书法艺术传递友好情谊。 图2:文化交流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升了他们的实验技能。未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更多层次的学生的交流活动,也希望通过持续的学生互动,培养更多服务于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2025-02-17乙巳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1月22日,近代物理所举办主题为“灵蛇献瑞·品味非凡” 的留所研究生迎新春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共迎佳节。 活动现场,同学们专注体验剪纸的魅力、兴奋展示各自的剪纸成果。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每一片窗花、每一个“福”字,每一份新年寄语都承载着大家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随后,大家在咖啡师的现场教学下投入到咖啡拉花制作,感受咖啡制作的乐趣。 除了手工制作,同学们也热烈交流家乡的年俗,畅谈过去一年在学习、生活中的亲身感悟。活动中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在研究所也体验到了传统春节文化的底蕴和喜庆祥和的浓浓年味。图1 :活动现场图2 :活动合影
2025-01-2712月19日,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交流会在西安举办。会议公布了“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人名单,近代物理所推荐的5篇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奖项。颁奖现场颁奖仪式上,近代物理所2024届博士生王磊的学位论文《EicC中单束团强流束流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荣获一等奖,2021届博士生范大军的学位论文《铅冷快堆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流动特性研究》荣获二等奖,2023届博士生程宏伟的学位论文《金属准体心立方纳米梁晶格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质研究》、2024届博士生高志超的学位论文《离子束轰击重金属靶轻重产物实验与模拟研究》、2024届博士生王洁的学位论文《加速器脉冲电源核心关键部件的可靠性研究》荣获三等奖。获奖博士的导师杨建成研究员,徐瑚珊研究员、顾龙研究员,段敬来研究员,张雪荧研究员和冒立军研究员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王磊博士应邀参加了现场学术交流。王磊博士应邀参加现场学术交流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民政部批准成立,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也是我国核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是激励博士生潜心开展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推动核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24所高校的78篇论文,经过初审、终审评选出了一等奖19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30篇。
2024-12-21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年“科苑杯”师生羽毛球联赛西北赛区比赛在近代物理所举办,来自兰州、西安、西宁3地的7个研究所羽毛球代表队参加了此次比赛。开幕式上,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研究员致辞。他强调,“科苑杯”不仅是羽毛球比赛活动,更是各研究所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比赛中,每一位运动员都全力以赴,每一次击球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体育精神,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的风采。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近代物理所羽毛球队荣获本次比赛冠军,西安光机所羽翎军队获得亚军,西北研究院羽毛球队摘得季军。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赵培庆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图:颁奖现场决赛结束后,来自加纳共和国前国家队队员ANDREWSEBENEZER(安羽)及兰州市诚德羽毛球俱乐部禹永杰教练与现场运动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谊表演赛。这场表演赛为大家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同追求健康和快乐。图2:表演赛现场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苑杯”师生羽毛球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赛区的比赛为西北各研究所师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学术与体育共融,拉近了彼此距离,为协同创新凝聚力量。
2024-11-27为了在青年学子中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加强研究所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索党团学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近代物理所和上海应用物理所于近期在兰州开展研究生党团学交流会。会上,双方研究生代表分别就研究生会建设情况、党支部设置、特色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工作亮点和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交流座谈环节,双方师生就党团学工作与业务工作如何实现有效融合、如何组织策划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学生思政活动、如何提升学生活动质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活动开展、成果引领与宣传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共识。通过此次交流会,双方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扎实推动研究生党团学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建立思政工作、研究生党团学建设等经验交流机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图1会议现场图2 合影
2024-10-23为加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10月17日,近代物理所侯素青研究员赴科学院中学开展了国科大春分工程 “核”你相约核科普活动,为同学们作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烟花"——恒星,并带领同学们在宇宙深空中遨游。首先,侯老师展示了宇宙的照片,活跃课堂,激发起同学们对宇宙的好奇心。紧接着,介绍了地球大气层之上的哈勃望远镜的历史,并通过它所拍摄的宇宙照片,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宇宙的浩大和神秘。接下来,侯老师基于人类生存的地球带领同学们走近了解恒星,详细介绍了恒星的形成、演变和消亡过程。随后,侯老师引入一个新的话题——恒星演化最终如何影响人类未来?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侯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同学们对宇宙和我们的家园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侯老师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科学故事和案例。这些故事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讲座的最后,侯老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重大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并对同学们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保持好奇”。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向侯老师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侯老师一一解答,并向这些同学赠送了礼物。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之旅,更是一场激发青少年对宇宙无限探索创新的盛会,对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2024-10-18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引导研究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10月11日近代物理所研究生1921党支部联合兰州大学核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主题党日活动。研究生们参观了近代物理所CSR展厅,了解近代物理所的发展历程;前往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听取张志远研究员介绍近代物理所的重要研究方向新核素的人工合成。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责任,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未来,双方单位将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高质量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图1 张志远研究员为研究生讲解新元素合成实验研究图2 座谈会现场图3 活动合影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