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应届毕业生征文汇编

从零开始

博士生 申铁龙

兰州的冬天很奇特,不像济南的冬天透着春天的温情,伴着奔涌流淌的黄河,凛冽的寒风肆虐着一切。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我终于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蓦然回首,追忆过往岁月,仍历历在目。从豫北小城的农家到泉城济南的洪楼,到紫禁之巅的中关村,再到黄河明珠金城兰州,辗转求学已有二十四载,回首过往,感恩之心时刻不能忘怀。

曾记得,那时简单、幸福、快乐的小学初中学生生活,到中考的落寞,高一(2)班里最后一排坐着的“高费生”;高考的顺利,到大学生活的不思进取、懒散,整日享受着逃课的自由自在,篮球场、网吧游戏厅里的那个懵懂少年,最终换来的是毕业去向的无奈。家庭的变故,老人的遗愿,生计的需要使考研需求更加迫切。还记得,此后怀揣5000块钱,一人流浪在北大校园,蜗居在附近稻香园的一室里埋头努力,直到2006年4月份华老师的电话带来的一丝欣慰,从此开始的研究生生活。

感谢我的导师王志光研究员王老师不以学生浅陋招于门下,授一招一式,教一字一句,从论文选题、实验的精心设计、文章逐字逐句的耐心修改及学位论文的定稿,无不浸透着导师悉心的关怀和支持。王老师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工作上兢兢业业,科研上孜孜不倦,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值得学生学习一生。王老师言传身教,不仅传授于学生为学之道,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为人之道、为师之道以及生存之道,这些使学生受益终生。

六年多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期间充满着刚接触研究方向时的彷徨,磨制样品的枯燥,TEM制样观测东奔西走的艰辛。从对研究方向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略知一二,无不浸透着导师及各位老师、师兄、师姐的帮助和关心。曾记得,和师兄徘徊在西安理工大学附近小餐馆里的身影;工艺楼四楼L1实验室TEM制样到凌晨2点;在兰大物理学院电镜室里和师弟一起看样品,不吃不喝,从中午12点一直到晚上9点钟;更记得,和王老师以及师兄们连续72小时准备辐照实验的情景。一路走来,从毛头小子到而立之年的成家立业,我是在近物所这六年里完成了蜕变。这六年里,我的学生生活充满挫折、艰辛,到如今才看到一点希望。博士毕业,不是学生时代的终结,更不是一个新起点、新阶段,它只不过是一切从零开始。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也许,从头开始,从零开始,正是此刻心境的真实写照。常说“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不如说,在黑夜里去点燃一盏一盏的路灯,不仅为他人,更为自己。

 

我与近物所的缘分

博士生 胡文涛

上大学时,来到那个兔子不拉屎的山旮旯里,日日相伴的是秃山荒野和一群一样愤青迷茫的年轻人。某老师说:毕业了赶紧走,不然结婚生子后就很难再走出去了。一辈子走不出去会怎样?你的所有青春与热血、奋斗与理想就都葬送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从此,走出“新西兰”就成了同学们的共同认识和奋斗目标。

阴错阳差,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近物所读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与近物所的不解缘。三年前硕士毕业,有若干走出去的机会,又是阴错阳差,留在了近物所读博士。如今,博士即将毕业,我知道,这次还是有不少走出去的机会,但这次我主动留下来了。

想起十一年前初来兰州上大学的少年,忽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同时发现竟然不经意间喜欢上了这座淳朴的城市,喜欢上了近物所。牛肉面还是一样的味道,哈密瓜还是一样的甜,黄河还是一样的流淌,不舍昼夜。是因为喜欢牛肉面或是喜欢黄河而留了下来吗?好像是,其实又不是。喜欢是没有理由的。

诚然,同样的耕耘与汗水,在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或天府之国或许是另一番景象。去看看白银或者定西地区的某些农村,你就明白这里的生活为什么那么艰难。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里,他们最好地诠释着“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陇人品格。

在近物所,我一直以来也深深地被这种品格所感染并振奋着。实验室里彻夜不眠的灯光,球场上矫健的身影,报告会上温文尔雅又缜密绵实的辩论……一群单纯踏实上进的年轻人在这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也是近物所的故事,也是属于兰州的故事。我,已然被吸引了过来。

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博士生  唐述文

时光无情,转眼之间五年半的硕博生涯又将结束,也意味着我将永远告别我的学生生涯。漫漫求学路,我用了21年半,当年那个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小家伙已经走在了科研的大道上。前些日子过完28岁生日的时候,我才蓦然发现自己已在求学路上不知不觉间耗完了全部青春,一毕业却已步入进了中年人的队列。感慨……无法用是否值得是否后悔来描述。人生的道路有许多许多条,而人生的奇妙之处恰恰在于你永远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而不知道选择其他会究竟怎样。只是暗暗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坚持吧。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往回看,硕博阶段这几年里我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宝贵的师生情以及梦想中的爱情;经历过初入科研的迷茫,第一次值班的忐忑,也经历了学到知识时的充实以及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喜悦。科研里最重要的体会是只有将每一小步都走好了,才能走得稳走得远。人生亦是如此!

求学生涯终于结束了,新的人生篇章即将开始。不管2012的末日会不会到来,我们都要时刻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珍惜生活,创造未来!

 

炮灰精神

博士生  刘龙祥

学习的越多,越感觉自己知道的真的很少。我们往往在解决一个难题后,更多的疑问就会出现。这会让我产生疑惑,我们到底是在靠近真理还是在远离真理?

忘记了在哪个地方,我曾经学习到一句话,真理只能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这也许就是这个世界的奥妙所在,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崇拜!我们中国有句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

伟大的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认为这不是牛顿他老人家在谦虚。我的那点点还能称之为成绩的东西,那也是离不开前辈们的铺垫。

当然,我觉得如果我能够成为别人的垫脚石,那也是我的荣幸。恐怕在很大的概率下,我可能仅仅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炮灰,微风吹过,飘向远方,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欣赏。

但我会有甘当炮灰的精神,在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小鸟和小猫

博士生  宋张勇

博士“量子力学”考试的时候,阴天。窗户外我看见一只小鸟,昂着头,肆无忌惮的飞翔,毫不理会那也许就将来临的风雨。

薛定谔家笼子里那只猫,是一只幼稚可怜的猫。自打关进笼子里,就懒洋洋的从没打算出去透个气。阴天?薛定谔这个可爱的家伙会不会在家?出去聊一聊我明天的生死?这些个关于他自己的问题好像从来没想起过,更不用说天空还有一只翱翔的小鸟这类远大的问题。

考试结束的时候,我回家看了看我自己的猫。他窜进我的怀里,喵喵地叫着。我想他是有点饿了,就带他到屋顶,看能不能偶遇那只小鸟。我还在怀念着考试时看见的那只小鸟,虽然仍是阴天,但却不会下雨了。遗憾的是,没有看见他,我灰心的下了楼,脚后跟传来喵喵的叫声和碎步声。回到家,我没有解释我为何会带我的猫到楼顶,因为我想,他只是饿了,而且比起薛定谔家的猫,他还有自己的自由。

晃眼间三年过去了,我想薛定谔家的猫,可能死了吧。薛定谔据说这几年一直在一个繁华的而且灯红酒绿的海边城市度假,他总不会专程跑回来打开笼子的,那只可怜的猫一定是饿死的。我是抱着我自己的猫在躺椅上想这些破烂事情的,想着想着睡着了。因为这天刚好是,阴天,没有下雨,而且还是一个下午。

睡梦中我记得自己毕业了,老师同学全来了,我很激动。但是有点凉,不知怎的我就醒了。对了,那是因为是阴天。打开窗帘,极目远眺。猫在我脚边转来转去,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看,那只小鸟,是三年前的那只小鸟!我忽然精神振奋。然而振奋没持续几秒,我就发现那只小鸟,套拉着脑袋在折翅滑翔,然后好像再拼劲全力向上飞翔。我扶着栏杆的手不由自主抓的更紧,焦虑的心情被我的猫察觉了,他开始喵喵的叫着。我的目光跟随着小鸟一起律动,直至他飞过我的屋前,再也看不到了。我不由的祈祷,天,你不要下雨。

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

博士生  杨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即将结束紧张而又充实的博士研究生生活,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在这四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最值得留恋的是在试验室渡过的日日夜夜,与同学一起进行的无数次的争论,导师在百忙之中给予的谆谆教导,这段经历是我人生当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它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快、更远,也使我获得了许多人无法获取的宝贵经验与阅历。近物所的学习生活,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它需要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要求我们进行实践检验一切的物实态度。在一个个解决难关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充实、锻炼、挑战着自己,同时也不断地体会着近物所艰苦创新、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知识是力量,可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所磨炼的意志以及身临体会到的近物所精神,才是我以后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感谢我的同事,你们是我在工作中最为忠实的战友!

感谢我的学长学弟们,你们是我在学习生活中最为亲密的共勉者!

感谢我的导师们,是你们给予我思想的翅膀,让我在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这不会是结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我会继续发扬近物所人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岗位上不断进取!

我相信,明天,近物所将会以我们为荣!

勿让青春伴沧桑

博士生  孙超

世外几重天

不敢妄称言

论文 基金 何时混到研究员

岁月无间断

实验毁容颜

美女 靓仔 听哥说完再去赴前线

征战沙场多壮烈

罄竹难书诉心肠

西北望 射群狼 读博之后唯有泪千行

身为男儿鼎肩抗

萧瑟离别秋叶黄

辞爹娘 奔他乡 不为红颜 只为年少而轻狂

夜来梦境白雪霜

惶如隔日黑夜长

举灯台 照前方 于君等相伴 勿让青春伴沧桑

 

终到离开时

博士生  孙宇梁

终到毕业时,从小在父辈们羽翼庇护下成长的我,早已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在远离故乡的西北,感觉这四年过得好漫长,在这里,宇梁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有过很多欢乐,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能够顺利毕业,很得益于黄老师和组里其他同事的帮助,不论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生活里,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他们陪我一起度过,希望在毕业后能有机会回来看你们。所里的其他老师们也都对我很好,尤其是一起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老师们,混熟了,在打球间歇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玩笑,希望他们不要责备我这四年来技术都没啥长进哈。

毕业后,我将回到风景秀美的江南,向父辈们一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本就是宇梁的兴趣与志向,只是担心自己能否做好,但我将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很期待接下来的校园生活,相信将会是更加精彩的人生,我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不该满足安逸的现状~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参差的对照

博士生  王荣坤

记得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张爱玲,特别喜欢她那句话: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毕业对每个人来说无疑是兴奋至极的一件事,它是目标的达成,是在学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同时,毕业还意味着别离,许多人自此别后,再见谈何容易。于是,毕业这个词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我将踏上还乡的道路,离开这个我生活和工作4年的地方,告别我的恩师、同事、朋友,再难吃到正宗的牛肉面,再难看到滔滔黄河水……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初到兰州时也颇不适应,天气干燥得直流鼻血,吃不惯面食,更没见过黄沙漫天柳絮横飞。后来我开始喜欢上这里,中山桥的落日、兰山顶上的三泡台,还有这个见证了多少科研成果的加速器。但是我却如《白马啸西风》中的李文秀那般固执,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后悔这个选择,无论我在哪里,恩师的教诲、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与关怀,都将牢记于心。

好了,学学老张吧,我也要用一首豪放派的词,来一扫你们萎靡不振的情绪:

东武望馀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或许,这首词本身才是最参差的对照。

愿你们都好!

转瞬之间

博士生  王志军

转瞬之间,栀子花又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转瞬之间,烈日已经挂上葱绿的树之间,洒下斑驳;

转瞬之间,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换成了毕业证……

当光与影的旋律全都散去,站在时间的尽头,驻足回首,一路的青涩年华在指间慢慢滑落,然后飘走。站在大门口,看着近代物理研究所那个几个大字,不禁潸然泪下。几年的光景犹如蒙太奇式的电影,一一浮现眼帘。

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是啊,毕业了,那沉甸甸的毕业证,已经为我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望着自己走过的那条路,还残留着艰辛、奋斗的气息,还有老师孜孜教诲的背景,还有困难时候朋友的那一只手,还有同学细心讲解的音符……不禁感慨,时间飞逝,就在转瞬之间!

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这个绵长而安静的夏天,夹杂在遍布斑斓与瘢痕的生命中,如同骄阳洒落的一池绿水,满满的都是人生。六年的时光里,我也曾困惑,也曾迷茫,也曾苦恼。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同学一直都陪伴着我,给予我鼓励。记忆的宝箱里满载着那些似曾快乐和充实的时光,不禁回忆起那些辉煌的往昔,心里也感到一丝丝的欣慰。

人的生命没有蜘蛛那么短暂,所以,有时会在征途中稍稍停歇,不要为风景驻足,纵观我的过去与现在,也是重复着那些生活,溜走的也是钟表上的时间。原来,那些早已漫侵过汗水的长跑道仍在我们脚下,为理想而奋斗,为目标而冲刺,让转瞬之间成为永恒。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曾贤强

几年的期盼就要实现了,心情本应该是很兴奋、很激动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心情却是异常地平静,也许是人生就是要重过程,而轻结果。只有得到所要追求的东西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重新审视自己。

回想这一路的艰辛,百感交集。从一个农家子弟到最后登上最高学位, 这条道路上有多么的不容易。在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上硕士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得最高学位,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实在是运气和努力的结果。

在大多数人眼中,博士学位有耀眼的光环,可我现在却丝毫没这种感觉。我觉得求学道路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自己心路的历程,从心理的不成熟到成熟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最后应该说点感谢的话,别人都是感谢别人,但是我觉得,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自己,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我的亲人对我的抚养和教育,对我无私的支持!

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人!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柴伟平

春去秋来,秋去春来,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问道:“老大,你怎么还在念书?我们都毕业好几年了!”,我腼腆地笑笑,不做回答;亲戚们每次见面都会问:“平啊(小名),你在哪里工作啊?一个月拿多少钱的工资?”,我不好意思地答道:“我还在读书,还没毕业呢。”,接着就看到了一对先是疑惑紧接着转为失望的眼睛。是啊,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我还在读书。

记得这一路走来,我几乎没有自己刻意地考虑过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小时候,大人们都说学习好才是好孩子,所以我就学习好了,发现自己很享受那种活在光环下的生活,所以就一路保持了好的成绩;上初中的时候,妈妈说只有学习好,考上大学,才能不再干农活,才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幸好我比较享受“学习好”的状态,于是就保持着“学习好”,考上里县里最好的高中;高中呢,也没像别人一样有着过大的压力,就可以名列前茅,可能是已经习惯了这种“优秀”,于是就考上了口碑还不错的大学,虽然不是清华北大,但是也是不错的大学了;上大学后,身边的同学都是全国选出来的好学生,同样可能也是因为习惯了这种“优秀”,每次考试我都非常努力,生怕被别人超过了没面子,于是又是这样,大学四年都保持了全班第一;至于上研究生,大学里流行的观念是好学生才上研究生,差学生找工作,于是我就保了研,到后来转博的时候,同样觉得不转博就是差的表现,所以又转了博。这样我一路的选择就是追着“优秀”过来的。也许我观念转变得太晚了,上了博才知道,原来读博真的好累啊,你做的事情别人最多是了解,不会很精,所以得自己去钻研,去挖掘。没有老师在的日子一度曾让我迷茫,无所适从,甚至有一段时间的抑郁,还好那时候女朋友(现在是老婆)耐心地开导我,后来恢复了正常。接下来擦了把汗,调整自己,找到了切入口,于是就开始了博士研究生活。

另外感到辛苦的是,研究室里项目很多,平时有很多时候所干的事情都是和自己论文无关的,这样让我一个一贯专心的人有点受不了,但是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从工作的余暇中抽时间在写论文、发文章,但是还是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毕业前夕的时候,感觉有一种被五马分尸的感觉,真是苦不堪言。

现在终于毕业了,回想起来,咬咬牙也就过来了,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是的,终于挺过来了,想想虽然过的辛苦,但是挺充实的,没有白白浪费自己的年轻,毕竟人这一辈子就年轻一回,我算是没有浪费。而且,从这个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怎样做科研,更重要的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人生之路的宏观尺度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现在明白了,读博其实不是读书,而是工作,而是生活。这一趟是趟过来了,以后的生活之路上可能会更辛苦,但是,没事,我会挺过去的!写了这些,我突然想起来小学的时候一次语文老师在我的周记本上写的评语:“流水账”,也行吧,一直以来作文写不好,虽然写的是流水账,但确是我心中所想。谨以这段话为自己的读书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且对母亲说一句:

“妈,让你久等了!”

杂谈

博士生  叶才勇

光阴似箭,转眼间五年的博士生活即将结束。在这阶段性的人生时刻,驻足回首,不免感慨万千,有欢乐,也有悲伤,更多的却是煎熬于人生的思索。借此机会,将这些感慨写出,与即将进入科研殿堂的学弟学妹们共享。

读博士的人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种:想进一步升华兴趣爱好的人;还未找到人生定位,随波逐流的人;当然也包括少数单纯为了学位,为自己镀一层金的人。我想说的是,既然选择了博士生活,有一点必须明确,整天打酱油,是很难获得博士学位的。像本科时,光靠考前一个月的突击就能通过各门学科,是不可行的,因为博士学位的获得,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尤其是目前的国内科研环境,一切衡量的标准是是否已发表SCI文章。尤其是生物方面的理学博士,需要长期而大量的数据堆积,导师必须挤出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及其课题的进展,通过数据作假,是很难蒙混过关的,文章需要导师的署名,造假则意味着导师科研人生的终结。同时也是自毁前程,在你的人生画卷生留下不可抹去的黑暗痕迹,因此,必须得有吃苦的准备,既然辛苦不可避免,那还不如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地做上几年。

生物类的实验,是一个繁重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大体上的模式,无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首先,通过参与学长们的课题,积累相应的实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从海里的科技文献中检索查阅学科相关知识。此时,语言关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近现代文明史的缔造者们,都使用英语,这些科研文献相应的也是英文,而且自己发文章也得用英语,因此,英文文献阅读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同时也应尽量避免看中文文献,纯属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形成思维与语言上的依赖。通过文献调研,提出合理的科研假设和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必须得进行反反复复实验, 去验证或否定之前的假设,从而形成新的假设,这样在不断的肯否定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课题。

读博士,本身也是一个分流的阶段。这个过程中,你就能感受到科研的酸甜苦辣,如果你找到科学的真谛了,并且乐在其中,那恭喜你,以后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职业科学家啦;如果痛在其中的话,那在进入科研院所工作之前,就得慎重考虑啦。

珍惜这段短暂而紧凑的时光,回首往事,你会感叹不悔此行!

生活轨迹

博士生  张斌团

大学毕业五年时间眨眼间匆匆而过,回想大学毕业的时候,现在想起来犹如昨天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回看大学的毕业照片,每人的眼里更多地流露是对未来的生疏感。大学的生活轨迹一直感觉有种特别的时间紧迫感。大家哗啦啦的快步地上课,占座,吃饭,打水,当然还有宿舍晚上11点半的熄灯。一切都感觉跟时间赛跑一样。这样的生活的轨迹在北京研究生院的生活延续了一年。

当从北京上完一年课后回到研究所时,因为还保持在北京的习惯,到兰州第一天早上6点半起床,然后不到7点走到分院的食堂,居然发现还没有早餐供应,结果得知7点半才有早餐供应。对于属于早起学习的我顿时感觉惊讶,这边的节奏总感觉慢那么一拍。另外,回所告别了以往的校园上课生活,所以以往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由于这种转变,所以寻求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书籍,怎样工作更有效率,激励工作的动力,如何管理时间,看完书后并对该书作一小总结,每次发现总结后在生活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就是逐渐改变自己的轨迹。每每看完一本书时,周末的时候总结下,感觉非常愉悦,要在博士毕业前读完100本英文原版书的目标,到现在感觉应该没几本就够了。

个人感觉大学毕业首先发展的第一能力应该有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和思考方式,所以读的最多的是涉及思考的书,大概十二本。思维是经常在在多种维度穿梭寻求答案的。其次是关于写作的书,十本左右。写作从用词恰当,句子合理,段落清晰,基本完成一个项目,包括选题,看文献,做实验,方法和讨论,然后将这些富含多维度东西,但是用合理的思维逻辑方式进行二维方式表达的代码。当然这些都与读博士做科研紧密联系的。

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写作后,还缺什么?那就是填的内容吧,点点滴滴,勤奋努力,就跟漫长时间形成地质的土层一样,一层一层Deposit。读博就像履行一个誓约一样,规定时间内完成某种程度上的任务,所以需要进行更快速高通量有效的Deposit,一方面是高通量的文献阅读,另一方面是高通量的实验测试。这个过程中最难受与最惊喜的东西是一样的:就是看完23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了解到的:你的Self-Esteem永远在剧烈上下震荡,一个接一个的未知挑战以及战胜他们产生的惊喜,到最后你个人的Self-Esteem是在平均整体上升,这个过程更多是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这也可能就是未来人生的生活轨迹吧。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关明智

在近物所三年半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心中却有些依依不舍了。因为,在近物所做博士生的日子里,我经历了一段意义丰富的人生,取得了受益终生的收获。

回溯过去,在近物所的一幕一幕,就像昨天一样清晰。在我的心底总是珍藏着对做博士研究生期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片片记忆。因为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季,那时的我是懵懵懂懂。

告别学生时代,开始用年轻的生命书写自己的历史。尽管在生活的道路上时常会有不同的选择,尽管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不同的际遇,然而,我想日后无论经历社会如何雕琢,也无法冲淡我在近物所学生时代那永恒的回忆。

而今,我们即将步入工作岗位,需要肩负着国家和自家的重担高负荷地运转,多么需要驻足的驿站,多么需要心灵的憇园。漫漫人生路上,研究生时代的点点回忆将成为我们永远的驿站,我们的憇园。

毕业感言

博士生  白真

终于要毕业了!回首这八年,其中甘苦自知。无论如何,就算我一再拖沓,我的研究生时代也要结束了!

凡事总要有个句号,即使这个句号画的不完满也罢。先贤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位老先生说,既如此,就让我们多想想一二,少想想八九。多么豁达的心境!这些长者对于人生的感悟,显然值得青年学子好好借鉴。人生往往是分为一个个阶段度过的,无论你情愿与否,每个阶段它总要结束的;读研也是一样,虽然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我也必须完成它。自问这些年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可能就是一种态度吧;不仅是做研究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态度。对于学理科的学生,这种态度很难像公式那样准确定义,但至少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豁达的态度,就像前述的老先生那样。

毕业以后,或许要面临新的选择;但现在,就让我们衷心感谢一些该感谢的人吧! 感谢我的老师,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退休以后的生活多姿多彩;感谢我的师兄,祝愿他找到更好的位置,事业上步步高升;感谢我的同学同事,祝愿大家都能工作顺利,家庭美满;感谢我的家人,自始至终他们都是我的“铁杆粉丝”,愿伟大主的慈悯始终眷顾你们!

致青春

博士生  崔明焕

终于撑到快毕业了,以后可能再不会有毕业拿文凭的压力了。五年的努力和众人的支持与帮助终于换来了今天的顺利毕业。要写毕业感言,是在致青春吗?就当是吧。

五年前,跟随考研大军选择了继续读书,懵懂地向往着以后可能要与科研打一辈子交道,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五年的读研时光,或许磨掉了一些过于理想的想法,但是对自己的未来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或许受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我也成长了很多;或许也磨掉了一些激情,但是收获了沉稳与理智。有失必有得,更何况难得糊涂。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一直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自己不是孤独的。相信人心向善,有那么多人在帮自己,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我都充满感恩。

五年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追寻的路上,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忙着为失败找客观理由并停下了脚步;而当踟蹰不前的时候学会交流和向别人学习,我们就是在进步。

我想,未来不论我们会做什么,青春会逝去,可思想不会。

小顾过去的五年

博士生  李仕成

2012年6月,看着丁兵、周厚兵等人一一毕业,俺的眼里充满了无限的羡慕。今年,终于轮到我了。不知道为什么,俺似乎很急切地等待着毕业的这一时刻。回顾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俺主要是与核结构研究组的老师及同学们度过的。俺觉得核结构组的老师与师兄们都很好相处,大家共同维护着一种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科研方面,大家毫无保留地交流知识。在办公室里,似乎最快乐的时候是跟师兄们讨论某些核结构现象。很多知识,我都是从柳敏良、郭松、丁兵等师兄那里学过来的。快毕业了,自己觉得在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长。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没学到什么。或许,这就是自己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而造成的。

生活中,自己觉得在兰州过了较轻松的四年。工作日下班后,可以跟丁兵一起去兰大体育场跑步,顺带聊聊文史典籍;周末可以懒懒地睡上一个长觉;小长假可以背包外出旅游。每年一次的春游活动,组里的老师与学生一起打牌、聊天,感觉这种生活很惬意。有时候,大家买点零食在会议室一边吃、一边聊天,甚至一起去看电影,这段生活很令人怀念。

过去快乐的时光沉淀下来成为美好的回忆。过上若干年后,闲暇间出神地想起在近物所度过的美好时光,那种沉醉于其中的感觉一定是幸福的。

毕业感言

博士生  马晓飞

年少轻狂,怀满腔热血来到近物所,5年磨砺,暮然回首,哑然失笑。

大学毕业时对科学研究有无限的憧憬,踏进研究生院的大门时,瞬间感觉实现了自己人生理想,当时在想我的青春和热血就要挥洒在这片土地,这是实现人生理想,展现才华的殿堂。五年来,这种豪迈之情被现实逐渐侵蚀,日益苍白无力。如今,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想当年踏进研究生院大门的那一刻的豪迈与单纯,竟悲沧的无以言喻。

5年前,我很清楚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要了解生命的本质,现在,我竟不知何去何从,只想以科研裹腹。这种变化有人为之自豪,称之为成熟,有人坦然接受,也有人为之惭愧,更有人为之愤慨。

当年的激情与豪迈是削减了,但没有熄灭,壮士盛年。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毛文宇

非常感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能够即我大学之后给我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实际大科学工程建造和运用的复杂度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得之不易。学习到了相关加速器控制领域前沿知识,并具有了实际工程设计和调试经验,在专业水平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虚工学博士学位。在所里的4年里,无论从本室组还是从整个近物所的环境都能感受到严谨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这对我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虽然工作繁重复杂,但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生活态度依然非常乐观,业余生活依然非常丰富,他们认认真真的科研,快快乐乐的生活,这也是我今后努力要达到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只有协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工作,更精彩的享受人生。

今后无论我在什么工作单位,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甚至无论是否直接参与科研,我都将秉承在近物所的所学所思所感,始终无愧于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指导。

毕业感言

博士生  石健

时间过得太快,什么都来不及想,就已经毕业了。一路走来,各种酸甜苦辣尝尽。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光着屁股光着脚丫在家里玩泥巴时的情形,那时候大家是纯粹的玩泥巴、过家家,既无衣食之忧,也无作业之烦恼;后来上小学了,觉得学校是天堂,不用放牛,不用砍柴,不用挑水,只要能咿咿呀呀的照课本念就可以了;初中没毕业,就彻底不想读了,好多同学都已经在打工赚钱了,我也心里痒痒;上到高中,认识了几个铁哥们,那时候自认为自己是大侠,义薄云天;上到大学,人就废了,因为觉得自己的大学不是自己心中想上的学校,再加上传说中的辅导员似乎对我有意见,认定我家藏万贯,还冒名顶替贫困生来套取学校的便宜来了,于是跟他吵了一架之后,开始颓废,放任自流,于是本科比别人多读了1年;说到读研,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本科时候没去过图书馆,没去过几次教学楼,去哪里能找上工作?

万幸的是,研究生阶段遇上了一位好导师,他很关心学生。差导师只关心学生的科研任务,好导师关心的是学生的生活和心里,科研学习方面只是适当的引导。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觉得,研究生这5年,我过得非常充实。外人眼里师傅很凶而不可接近,我却觉得他十分可爱,觉得他可爱的同时,他也给了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科研任务,我完成了。

毕业了,时间过得好快。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史春逢

在这毕业的时刻,首先感谢我的两位导师,是他们的悉心教导,帮助我完成了学业和其他科研任务!

电源室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学生不但要完成毕业课题,还要一年365天除去一个月的高温检修期,无论白天黑夜,不分严寒酷暑,和职工一样,奋战在加速器的第一线!正是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激励着我,这也是一个工学博士所走的必经之路!依稀记得刚到电源室时,高老师曾对我说:现场的电源你随便动,搞坏了都不怕!由初生牛犊到现在独立负责一些电源的运行,现场的工作让我增长了见识、消化了理论。

毕业意味着分别、重新选择自己的归宿,因此大部分同学都踏上了新的征程,寻找自己的梦。近年来,当我看到一些毕业生陆陆续续的又重新返回了近物所,我意识到外面的风景未必比这里好,尤其是近物所创新2020的规划,让我看到了近物所辉煌的未来,因此我选择了留下,也希望走出去的同学常会所看看!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汶伟强

两周以前顺利通过博士毕业答辩,终于博士将要毕业了,这一天我用了6年时间完成。

博士毕业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但也没有想象的那样激动和骄傲。终于学生时代就要结束了,除非再读一个博士学位(我之前认识一个哥们就是博士毕业后又用4年读了另外一个博士学位),之前还看过一篇文章“A PhD degree is not enough”,我觉得再读一个也不错,只要有足够的薪水和看似美好的未来。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国产电影“致青春”,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回想博士这几年,也好像平淡无奇,一天一天就这么过来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了个博士学位,找了个非常好的女朋友。毕业了,留所了,继续重复之前的科研和生活,可是需要面对很多其它方面的问题,我只能一个一个的解决了,真心不知道能不能还和以前一样静下心来做点事情。想起一个博士哥们的签名“失去的美好不计其数,得到的骄傲屈指可数”,不过在完成博士阶段的时候,除了科研上的长进以外,我还是得到了非常多科研以外的东西,这些经历势必影响我以后所有的生活,希望不是一地鸡毛就好。

虽说中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超过6万,但是从人口基数来讲还是很少的,特别是能获得中科院大学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博士学位,估计也是寥寥无几,至少给人吹起牛来,还可以挺起头说话。六年时间,我的经历也算是比较丰富,呆了好几个地方,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牛的科研气质,深受其影响,也读了几百篇文献,写了几篇小文章,但是始终觉得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很大差距,不知道用毕生精力能否达到,而且觉得达到世界一流也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不是说了积跬步以至千里嘛,老是要这么着急怎么能行。

还是回到主题上来,既然是感言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来书写。在这六年时间里面,不论做的好与不好,我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指导,感谢我的导师们,同事们,同学们,朋友们,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没有你们的付出,我难以取得博士学位,当然,最深的感谢致予我的父母。马上就是一名博士了,要是在德国或者一些欧洲国家,我的各种名片和Title上就会是Dr. W. Wen。可惜是在中国,也就是说没有多少人care这个事情,我说这些并不是我需要这些虚名,而是深感我们对于知识的尊重还差得很远。

还是来点俗套吧,博士毕业才是一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就更不用说了,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一个还比较无序的环境中,或许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提高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实验、数据和文章才是王道。希望我能够平平淡淡的度过博士毕业到职工的过渡阶段,而且不耽误事。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杨彦云

遥想15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我第一次去县城,就有幸遇到县里的一位博士生,追了人家有好几百米,想看看博士到底是长什么样的,看了半天发现博士也是“人”。后来,赶上了大学扩招,我考上了大学;再后来,赶上了硕士扩招,我念了硕士;再再后来,赶上了博士也扩招,近而立之年的我马上也要成为博士了。这一路走来,迷茫过、失落过、忐忑过,当然也开心过。现在虽然临近毕业,但并无心潮澎湃,只有平静和淡定,淡定的出乎我自己的意料。生活还将继续,和以前那样,还是那间办公室,还是那个实验室,也将继续干着和以前一样的活。正所谓:平平谈谈才是真,生活原就需要多一些淡定。

在近物所已经八年了,八年来为了实验而熬夜,为了分析数据和撰写文章而纠结,日子过得颇多奔忙。时常夜里醒来,截面、角分布、束流、探测器、稳定核、放射性束、晕核等等各种词语在脑子里“晃荡”。知识改变了命运,学历改变了发型,不经意间发现我的青春也如小鸟一样不回来,头发也变的越来越珍贵。但是此时却发现知识增加的太有限,能力也尚不尽如人意,这怪自己脑子本就不灵光,还没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回想我的学生生涯,需要感谢的太多。感谢祖国,祖国的强大为我们的安居乐业提供了保证,也为我们的科研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经费;感谢祖先,感谢祖先赐给我生命和还算健康的身体;感谢祖师,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教导过我的老师不下百位,在此一并谢过。感谢上天,感谢大地,感谢上天阳光雨露,感谢大地厚德载物。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张建川

答辩结束的刹那,分明没有传说的轻松感,或许自己一直就是这么淡定,或许真的就这么回事。回首之前的六年研究生道路,平淡又不失波澜,这一刻,只是途中的一幕,若飞燕无痕。

生活终归平淡,很多记忆都慢慢模糊,能够留下的更弥足珍贵。科研亦如此,回首这些年,学习接触的知识、技能,或许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得生疏,但真正的“心法”永存,这些精髓将一直伴我走下去。

曾经一起喝酒一起打牌的兄弟,如今天各一方,曾经一起加班一起调板子的同学,如今都踏上不同的岗位继续拼搏。毕业季,空气中弥漫着莫名的伤感气息,愿我的同学们都有好的前景。

感伤的毕业季里,更多的是感恩。感谢给予我帮助照顾的导师、老师、同学、同事、朋友、家人,感谢近物所给我提供的这个平台。毕业是另一个起点,在以后漫长的工作中,我会心怀对你们的感恩,努力做好自己。

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走到了尽头,但学习的路还远没有尽头。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张立勇

今天办了入职手续,标志着我二十多年学生身份的结束。看着李明治同志在我学生证上盖下一个大大的“学生证注销”,我就一阵难过,瞬间百感交集,我多想把那个注销章抹去,以后还能买学生票……

入职的时候竟然有个《干部履历表》要填,真不知道啥时候变成了干部。说道填表我又是一阵难过,瞬间百感交集。在这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我填了无数的表,而且大部分都是重复,比如姓名、专业、导师姓名、论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文章发表情况……不过后来我想开了,一个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填表的素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今天有个让我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的文章被接收了。幸福来得是如此突然,让人猝不及防。对于一个科研屌丝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呢?有人说读博就像坐监狱,天天干苦力还没钱没女人,动不动就得加刑,读博就是延期,要想提前出狱几乎没门。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因为蹲监狱的人都是犯了罪的,他们坐监狱都是罪有应得,而我们从小到大可都是好学生,是邻家阿姨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我们何罪之有?

这当然只是玩笑,我们都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他们背后受的苦却总是不为人知,这是大部分人不满情绪的来源。这首先是因为奋斗的过程比较漫长、痛苦,大家不感兴趣,其次人们也不愿意向别人展现自己的伤痕。

说到女人,我相信我们所里肯定有很多同学都快忘了地球上还有这样一种生物了。记得去年同学结婚,我去当伴郎。婚礼结束后大家在他们家聊天,当时我心里就奇怪,怎么今天聊得这么舒服?而且除了新郎新娘其他的我都不认识。后来我知道了,因为当时有至少一半的女生,其中一个还夸我帅。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女人,才发现以前的生活是多么……在有女人之前我会打篮球、溜冰、游泳、滑雪、会弹琴、还会装文艺看各种书练毛笔字,还会逛天涯、人人、猫扑、qq、微博关注国计民生,做着科学家的美梦,却依旧感觉缺点啥。有了女人之后我每天刷锅、洗碗、做饭、擦桌子、扫地、洗衣服,逛街,研究烧天然气和电磁炉哪个更省钱,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我终于知道业余爱好只属于没有女人的人。

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毕业感言就是作为一个学生最后要说的话,也就是学生的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哉善哉~~~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毕业,是为了再次出发?

博士生  张鹏举

(一)

2013年6月,我的博士阶段学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写下上面的这行文字,我觉得一片恍惚,窗外的晨光偷偷舔舐着屋内的绿叶,斑驳中流露出生机的样子。我侧目瞟一眼旁边的日历,“2013”赫然映入脑海,头皮一阵酥麻,耳边再次回响起6年前同学们高谈阔论时的那句话: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我不能自已,独自木然走到水池前,抬头凝视镜面,却已发现自己当初清澈的眼神中,弥漫着坚毅。我皱了一下眉头,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毕业是真的已经来了的。

6年,太短暂。不足以浣洗一个人的容颜。6年,却又很漫长。足以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自省自悟。在这漫长又短暂的过程中,对于一个求学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有那些东西被自己无情地抛弃,无奈地舍弃,无知地丢弃呢?又有那些东西被周围的老师,朋友,同学记住,谈起,留在心里呢?

6年过去了,曾经的你,我,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理想。如今,各奔西东,锐气消散之余,已经又是什么的呢?

(二)

单纯,永远是年轻人的天性,快乐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6年前的六号楼911会议室,我和其余的40多位来复试的同学一起,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与科研的亲密接触。彼时,我们都在用最快的速度处理着面试可能要问的问题,分享着,思索着,紧张着,并快乐着。那一刻,很多人的面孔留在了我脑海的深处。JY的天真无邪的笑容,LW锁眉之后的抿嘴,XS铜铃般的笑声。最初的这个瞬间,在没有科研的情况下,单纯地洋溢着我们自己的东西,说开的是憧憬和希望,令人陶醉,舍不得忘怀。

不知此刻的你,是否也能体会,一群怀揣理想的年轻人,除了心中的无知,剩下那种激情和快乐的状态呢?我对激情和快乐的回忆从未像今天一样浓烈,也已被感染的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6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岁月几乎已经无情地把每一位心潮澎湃的小青年,磨砺成了平庸,顺从,贪图安逸的准既得利益者了。这不禁让我对自己,对脑海里定格的6年前的瞬间有了莫名的生疏感,你们,我们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6年,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三)

6年的学习生涯,宽容自己地说,可能只做了一件事:淡定。

首先是平静自己的心绪,让自己接地气。认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努力把自己的路与周围的路产生交叉。

淡定是一种选择,也是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的揭晓来自于因无数次碰撞产生的阵痛,或者是挫败感。毕竟我们当初都是无知的单纯,也单纯的无知着。

淡定是一个过程,理想是淡定的一道坎。从没有问过周围的朋友理想何在,我自己早已把理想变成了梦想,梦醒时分,心情趋于平和,行动也泰然了许多。

淡定更需要的是肯定。记得几年前,导师面对屡屡“出言不逊”的我,认真地问:你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卑。我愣了一下,随后回道:自卑。其实,我内心早已有了答案:不服。很久以前,我已经认识到,我和周围的同龄人在智力上的差别已经不是十分明显,我落后的原因是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勇敢面对,做自己,做给别人。“你的思辨挺好的,希望你把它用在实验室去”这句话算是肯定,我就收了自己,去做给别人。

(四)

6年的博士生涯,实事求是地说,只做了一件事:审视自己。

一个人的认知,很多时候是靠感性,瞬间的迸发,美丽的绽放。

而审视自己,却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挫折往往大于平坦。一个长期在坦途中行走的智者,很难去发现自己的弱点,弱点极少暴露,即便是偶尔露一下峥容,也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长期处于挫折中的人,却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劣势,不断培养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如果是逆境,就为奋斗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旁人眼里看来,也不至于会让人为之脸红。

审视自己,是需要勇气的。我时常发现,周围的老师,同学包括我自己,会经常想着其他的人认为我们在做一件“挺不错”的事儿。这件事儿总会对其他也“挺不错”的事儿有利好的作用。总之,这事儿和那事儿都是好事儿。冷静思考一下,坦率地说,所有的这些事儿都是很普通,很平凡,很不显眼的正常运行的东西而已。更何况,我们在做事儿的过程中很少能给自己,给别人制定好的规则。即便是有,也会随手丢掉了。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崇高”,“被关注”,“尊重”和“认可”?置身周围的环境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必须抽离这个环境,平视周围的一切。做为一个局外人,如果我真的是,很抱歉地说,这些年,我们都一直穿着皇帝的新衣,从最初的那一刻过后,心中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从未关闭。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置身其中,还是要扪心自问,经过漫长的努力,争取,经营,你到底在做什么?以后该怎么做?是让别人顺心?还是自省自觉地让未来的时代和谐?我们一旦成为既得利益者,还会不会让利他人和弱者?

我个人的自责式的反省,理应是这个时代的准博士生们的共鸣么?

(五)

至此,毕业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开始了,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面临的是新一次选择的压力和拷问。面对选择的毕业,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堕落的开始。

有时候很羡慕那些读完初中就工作的同学,他们对生活兢兢业业,早已简单幸福,除了偶尔的磕磕盼盼,平淡中再没有“堕落”的空间了。而“我们”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多种生活方式,这种在较高起点的选择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去堕落。有人会反驳,为什么会选择堕落?难道选择冲刺更高峰不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么?堕落的空间有了,理由也有了,留下的是什么,只有你我知道吧。

一个人的选择,与审视自己不同。审视自己在内,在于自省;选择生活在外,在于环境。我们很多时候无可奈何,不知所措,其实就是为外界的东西所扰,而刻意扼杀了内心一刹那的想法,这个被扼杀的想法永远没有机会实施。当我们用现实去考察从前类似的想法的时候,已经是非常不公平地判断了它的荒诞了的。

(六)

至于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痛苦的挣扎,短暂的清醒让我选择再次出发,面对前面茫然的路,我甚至还没做好足够的准备,但是,我已经做出了选择。这次,是尊重了内心,是在寻找一条能够实现曾经由于冲动而瞬间迸发的想法,我想通了,这样做没有错,至少没有遗憾。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会舍弃很多东西,取舍之前透露出来的东西,才是人性里面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理应在有机会感悟这种真实一面的时候,感到庆幸。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我准备好了再次出发去旅行,你们呢?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张瑞田

感恩

博士毕业,意味着人生初步积累式学习生涯的结果,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独立学习,工作的模式的开始。回顾过去5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而这一切都和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大观园是分不开的。和我所在的原子分子动力学团队是分不开的。在此,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我提供的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感谢我的导师马新文研究员在我硕博5年生涯给与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帮助和照顾,以及我所在的原子分子动力学小组的各位组员给与我的帮助和照顾感谢研究生处各位老师的辛勤劳作,以及给与我生活,工作中的帮助。

眷恋

在这毕业临别之际,我突然感到有点舍不得所里的一草一木,导师,学生们的一颦一笑。在这里我度过了奔三前最好的几年时光,也是最为充实的几年。我从小生活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的。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如此迅速,5年的时间,也许可把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变成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可以成为一个技能高超的电路设计者;可以成为一个生活富足,晚上下班可以享受老婆的美食,孩子的嬉闹。同样是5年的时间,一位博士几乎刚刚能毕业。目睹本科同学现在的成功,与感受到他们眼中博士乃集大成者,以及经历过博士生涯后我内心的平和与方寸之间的满足。我真心地觉得值了。

责任

所里培养了我,今天,我毕业了。即将走上新的旅途,开始新的征程。就如同我们的国科大的校训一样“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不能停下我们探索的脚步,更不能置之他人,社会不顾。要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明理,明德。

这五年

博士生  张战刚

有人说时间过的太快,有人说时间过的太慢,我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想着做完做好今天的事情。时间一天一天的过,你去想赶快过完,或慢慢数着过,也是徒劳。五年就这样过去了,很庆幸自己能顺利毕业,找到一份还算理想的工作,算是圆满了吧。回头看看这五年,想说的话还是有一些的,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总结吧。

从选择近物所开始吧。那时的我懵懵懂懂,只想着自己成绩还算好,对动动脑子琢磨点事情还是挺有兴趣的,加上可以不考试,就没想找工作什么的,直接找可以接收我的大学或研究所。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草率。对我而言,选择读研有两个不好的地方,一是我天性爱热闹,静下心来做科研我也能做到,就是不那么快乐;二是和我女朋友分开了。不过读研也有很多好处,就不多说了。

先到北京上了一年课。没大学时那么刻苦了,我也分析过原因,可能是失去了目标。有些课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难,且一个人在北京这个大城市,找不到自我。也想着这些课和我以后到所里的工作有多大关系?就凑合着算是过完了这一年,回到了传说中的兰州。

和北京相比,兰州几乎一无是处,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更喜欢兰州。我可以每天吃我喜欢的牛肉面、炒面片等,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一个月发的钱也足够花。

从选择研究方向开始,就注定我要从零开始,组里也几乎也是从零开始。我补啊补啊,打基础啊打基础,几年后终于算是能弄明白一些事情了。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文章,就耽搁了(基础打多了呗)。我算是从去年的五月份才开始写英文文章,到那时候还没算是开窍。前几个月都是在心惊肉跳中度过的,真害怕文章被拒了,毕不了业就惨了。不过谁会不被拒呢?第二篇文章在投稿一个月后就被无情地reject了,那个措辞激烈啊,让我当时干什么的心情都没了。当时第一篇也是投的SCI,就只剩下一根救命稻草了,如果也被拒,延期就是我的后果。从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二月份,我都是在写文章、修文章、投文章…心里想,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一定要早早开始,从从容容地,呵呵。

当然也有很多幸福的事情,比如得篮球赛冠军、组里一起出去玩等,我遇到了一位好导师,也是好领导,组里师兄弟、师姐妹关系很融洽,老板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科研生活没什么可说的,枯燥一些,但可以自己给自己找一些激情,比如打球、健身、旅游等。但要真的把科研做好,是需要全身心付出的,这和其它的工作不同,你只在上班时间做事情,是不够的。这一点,我没做好,我的兴趣有点广泛,分走了不少时间。

说一下两地分开的男女朋友吧。思念、孤独是这群人的代名词,不容易,保持好的关系也是比较难的事情。离多聚少,一些小事情都可能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我是深有体会,在这里也想祝福和体会一下天下所有这样的情侣。但是,但是,我想说的还有,也有好的一面,分离会让彼此更加珍惜对方,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经历这些事情后,你们的感情会得到升华,会坚不可摧,因为懂得珍惜。多关心关心远在它方的她(他)吧,方式有很多。能见一面就见一面吧。需要比其他情侣更多的包容和体谅,更多的交流,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为她(他)着想,只要你心中有爱。

好了,差不多这样吧。最后说一句,有一句话很适合成为做科研的人的座右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这五年没做到,希望以后能。

 

忘却的记忆

博士生  赵全堂

2013这个天气多变的夏天,我博士毕业了,研究生生涯有了一个终结,自己的漫漫求学路终于算是结束了,这足以让父母松一口气了。相比五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如今我已成家,少了那份稚嫩和青春时的激情。三十而立,这也是新的开始和目标了吧。

研究所门口的梧桐树花开叶落四载,记载了每日匆忙的脚步。在兰州这个气候不太正常的地方,春天和秋天感觉总是过得最长。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工学博士学历的证书和加速器专业相关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领悟和感触。四年前稚嫩的我怀揣科研的梦想,踏进了这片圣土。还记得入所第一年的煎熬和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对科研这两字的失望。如今已然到毕业的时刻,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淡定,学会了适应,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那就试着去改变自己,坦然面对一切,欣然接受一切。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干大事就得靠团结,通过做课题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团队合作和分工是多么的重要。科研不可以“闭门造车”,走出去,多多交流,不仅能开阔思路,还能增长见识。思路比实干更重要。生活和科研工作都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做好一件事,那么再简单的事也不会做的令人满意。态度决定了高度,用心就能赢得精彩。

那些在这五年里一直陪伴着我的同窗,在此刻怎能不提及,谢谢你们的陪伴,给这五年艰苦生活带来的欢乐。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好的归宿,开心每一天。感谢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师兄弟妹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给我带来的欢歌笑语,让苦逼的科研生活多了很多乐趣。我们将继续发扬,积极乐观前进。

五年时光的寻梦、积累、频频失误后的顿悟,我相信我已经准备好了。如今虽已毕业了,可是生活还得继续,科研还得继续,一切都得继续,那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仅以此献给毕业的自己和那些曾经关心爱护、教导指引我的可爱的人们

行路太匆匆

硕士生  陈江波

时光一转,硕士的三年就将过去。自己有种还是半成品却急于上市销售的感觉。不过活到老学到老,倒不用太执着于有没走完所有的学历,去哪都还是要学习进步的。意气风发不是靠想,坚决果断也不是靠说,走出这一步往前拼才是真。在象牙塔里呆了几年复几年,我还没有温顺软弱到不敢走出这道藩篱。读书求学很多年来,已经毕业了好几次。不再有那么强烈的离愁别绪,那些新的和老的朋友,他们会来了又走,恐怕一场酒后,大家就会忘了彼此。连分别都显得淡漠,哪还会有什么纪念,春风拂过,朋友们的名字像柳絮和兰州的沙尘一样,了无痕迹。我去了新的地方,要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讲更多的话,以此来表示我对老朋友你们曾经的喜爱。毕业将至,哪有什么留念和遗憾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再次启程

硕士生  杜凡

站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末尾,到底是愉悦还是感伤?不清楚。可能更多的是感慨。满打满算,我在中国西北度过了生命中至为宝贵的六年。而自己在大学四年时光留下了太多遗憾,但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我尽力了。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无异于一段长长的旅行,在行走途中经历各种境遇。近代物理所是我途中的一站,现在我马上就要再次启程奔赴远方。从近代物理所开始,我习惯了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拷问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严谨和责任,第一次被我看得如此之重。感谢我的导师于得洋对我的不断鞭策。

很多种可能的未来就在那里,最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阶段性结果,看运气,同时取决于自己如何努力。学习也是我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通过学习,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反响。根据内心的感受,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依然无法让我在未来感到足够满足。也正是这种难于满足的特点,我不断地想要有新的开始。

回望三年,有经验、有教训。但不论是过去的成功还是失败,都为我自己的明天铺垫下一定基础。衷心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给我提供的成长机会。我不清楚五到十年之后的自己会走上怎样的高度,但是我知道如今我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都是自己未来的基石。

最后,感谢陪我一起走过这三年的所有人!

忆昨天

硕士生  郭义盼

三年的硕士生活在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面对新的征程,我充满憧憬,却对这即将逝去的生活更加感激,这里面有我的老师,我的家人,我的同学、朋友。这三年,从第一次认识2010级的每一张笑脸到一起去香山、植物园、兴隆山、南北山,从第一次跨进办公室、实验室,到跟老师、师兄、师姐请教、交流,再到如今毕业答卷的交付,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

去香山没有看到红叶,却感受到了真正的风雨无阻:风雨里吃着早饭,等着公交车,风雨里上山、拍照、下山,继续在风雨里寻找回校的公交车,回宿舍后,风——停了,雨——也停了。植物园里,花草树木的繁多、鲜艳确实能让人大饱眼福,但更开心的还是几个人一起傻傻的吹泡泡,钻喷泉。兴隆山里的团结合作、拓展的梦想,南北山上一起狼狈的摔跤,像个孩子似的带着满身泥水回到所里…,这些似乎都只发生在昨天…

室里,老师、师兄、师姐们知识的丰富、对问题分析的透彻与深入,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了的科研。为了让新进组的我们早点融入,早点认识组里的工作,繁忙中,大家还专门开组会作报告,为我们从最基础起讲自己的工作。实验室里,老师们一点一滴手把手的教授,更让人感觉,知识上高高在上的老师,生活中一样平易近人,这些似乎也就在昨天…

看着院子里早早盛开的花,我知道,这次轮到自己毕业了,此间生活的种种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眷恋而清晰。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这期间快乐有多少,成长有多少,收获有多少,虽然还是有些许的遗憾,但,遗憾与收获并存才构成了人生路上的完美吧。未来就如同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我们一直在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中,即便道路崎岖,昨天的生活也是值得怀念的,今天的生活也是值得付出的,明天的生活更是值得向往的,告诉自己——继续加油,继续努力!

毕业感言

硕士生  侯尧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又是一年毕业生离所的时候,我也终于要踏出校园和研究所,结束学生生涯,真正的走向社会了。

回味四年的研究生生涯,面对五味杂陈的毕业时刻,有人说:“一路前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人生绿灯。未来的路不会是一路顺风,也不会布满荆棘,无论是兴奋还是失败,我们都要保持冷静。金秋的世界问题充满了诱惑,面对诱惑还要抛弃了自己、家人和朋友。又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一个新旅程的开始。毕业总上演着许多各自奔走、泪别相送的场面,毕业的人心是凉的,又是激动的,落幕的不舍和潇洒的转身伴随着我们开始人生的下一个华章!如果时间能够像唱片一样被保留,那么多年之后听到此刻的旋律,一定会觉得那是多么的青涩和甜蜜。不管时过境迁还是物是人非,我们总要面对成长的代价。”校园生活是平坦的,也是一帆风顺的,时常能在办公室和中控室听到同学们、师兄弟们与老师激烈讨论的场景,也时常能听到他们在所里所外的欢声笑语,面对毕业,我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无拘无束心情欢笑的场景使我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仿佛昨日才刚刚相聚,今天就已面临分离。四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因此拥有了一段相同的人生轨迹,有兴奋也有彷徨,有欢笑也有泪水。离别是下一个追求的起点,是为了下次惊喜的相聚!有事儿没事儿常联系。

四年的时间里,有收获、有失望、有悔恨、有高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走过这一段,翻过这一页,未来的路一定会走的更加踏实。

毕业感言

硕士生  黄贤军

转眼到了毕业离所的时候,3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回想起3年前复试的情形,真是犹如昨天。我是工作以后考的研究生,正因为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所以才更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很感激近物所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我一直喜欢物理,大学是偏工科的应用物理专业,虽然也经常借阅数学物理的图书,但是学术生涯还是需要正规的训练。在这里有幸能成为张老师的学生,并选择经典规范场论作为研究方向。研一的专业课程围绕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李群,规范场论,量子色动力学等等,这期间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多东西需要积累。每天就是简单地上课,上自习,过的很充实,感觉到每天都在进步,这种感觉真的不错。还记得晚上从教学楼回去的时候,走在路上听着音乐,内心如此的平静。

回到兰州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了一些题目,期间也有迷茫,甚至退缩。

最后选定了一个低维凝聚态的题目,然后读文献,查资料,写出正确的拉氏量,找到了拓扑解。在这里锻炼了独立科研能力,为以后的学术发展打下基础,将来还要继续努力,相信一定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最后,祝愿近物所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愿我们这一届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光辉前程!别了,近物所!别了,兰州!

毕业感言

硕士生  金磊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即将结束,我也离开大学校园三年时间了。我一直很怀念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在那里有青春,有激情,有活力。而在近物所的两年时间里,感觉一天天循规蹈矩的做着相类似的事情,我在这里缺少青春,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在这里我找不到大学自习室里刻苦学习的氛围,也找不到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再也找不到那已逝去的青春岁月。

不得不说的是,近物所也留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这里有一起学习了三年的同学,这里有自己奋斗的痕迹。在这即将毕业之际,我真的很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给我提供了一个 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机会。

再见了,近物所。

毕业感言

硕士生  李庆雨

时光荏苒,转眼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首三年的学习生活,感慨万千。在此对在我研究生期间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我即将毕业之际,首先对我的导师高大庆研究员致以深深的感谢。在我就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里,高老师在学业上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在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高老师深厚扎实的知识水平,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容大度的处事风格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师从高老师的三年里我受益匪浅,在此,深深的感谢高大庆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特别感谢,在我的研究生工作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陈又新老师。陈老师在我研究生课题研究期间,多次与我讨论研究,上至课题的总体框架,下至课题进行中的细小环节,陈老师都给予我很多指导,并给出建设性意见,我论文的完成离不开陈老师的工作。谢谢陈老师对此付出的努力。

感谢我的师姐黄玉珍、师兄王荣坤、赵江。师兄师姐在我工作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师兄师姐的帮助我的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在于师兄师姐的讨论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感谢周忠祖主任以及闫怀海、冯秀明、燕宏斌、上官靖斌、张显来、原振东、高亚林、唐勇、辛俊业等诸位老师在我就读研究生期间,在我工作上给予的帮助和关心。

感谢景永红师傅在电路焊接调试中给予的支持。

感谢史春逢师兄、吴凤军师兄、张华剑师姐、于春蕾师姐、王斌师姐、崔渊师兄、吴光华师弟、张志新师弟以及申万增、封安辉、李晓辉、张帅、陈皓、王运乾等诸位同事。与诸位相处的两年,感谢你们营造的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诸位共同搭建的电源室大家庭使我倍感珍惜。

感谢近代物理所对我的培养,祝愿近物所明天更辉煌。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的支持。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即将向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诸位告别,你们留给我的美好回忆我将永远怀念,祝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健康愉快,谢谢大家。

临别拙见

硕士生  李永峰

四年前的毕业季,当大学同学都幸福的北上南下去读研的时候,我却深陷在考研失败和工作不如意的伤心与失意中。工作了两个月后,终于忍受不了寒酸的待遇,难道我二十载求学就只这么一文不值吗?

不甘向这不公的命运低头,我终于鼓起勇气重新考研。苦心人,天不负,近物所想我伸出了橄榄枝。虽然大学读了四年物理,却一直在物理学殿堂的门前徘徊,且再博上三年看能否窥探一眼物理学的奥妙。

如今要毕业了,我对物理学也已经死了心,这终究不是我的菜啊!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难道我这八年,就这么没有意义的度过了吗?不,我曾用最美好的青春与青涩的自己抗争,我曾扛着各种苦难与命运抗争。尤其是读研的三年里,我的意志得以磨练,眼界得以开阔,性情走向成熟。虽然没有收获多少“鱼”,却提高了自“渔”技。既然这里没有我的鱼,何不去别处撒网?只是负于国家的培养,不免时常愧疚,只好曲线报国吧!

大学时的老师曾说过,物理系出人才,不论以后身在何处,都会干的出类拔萃!我知道,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前辈,也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来着,也许我们正是在一点点啃噬物理学这块硬骨头的辛酸磨难过程中才成长起来!物理学,不仅造就了物理学家,也成就了一个个别样的传奇!

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硕士生  林福元

零八年那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甚大,把我从东南推到了西北。于是在西北这个大地上开始了研究生生涯。

从帝都到兰州,即使降低了一箩筐的期望,心中的科研大厦还是无情的崩塌了。想,科研或许本不该构想出来的,它有实际的面貌。只是一直未能从正面看过它。

昨天已经渐渐远逝,不记得当初来兰州的模样了。时间会磨损大段的记忆,若不是刻意去回忆,就不会记得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不去翻开旧页,或许是好的,抖落了灰尘,还会迷失了双眼。

有时候,看窗外,天高云低,不远处高山朦胧。在学校这塔里,生活的太久了,犹如被困在笼子的鸟,渐渐的失去了向天飞去的欲望,总觉得外界黄沙漫天,找不到干净清爽的一枝得以栖息,还不如呆在这里望外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只求自己心安稳妥。

当然,有时候,也会随心而动,到外面走走看看。这种冲动产生的刺激感久久不能退去。不停的去搜搜心中那片天空的视野,恍惚间,会感到一阵惬意,原来,人生不应该被束缚。

好不容易等来了雨季。那雨滴沿着屋檐滴在地板上,滴答滴答,滴进梦里,滴进心里,唤醒了小时候听雨的感觉。想起来了,原来,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挂念着三千公里之外的南方。那里的山,那里的雨,以及那里的人……

回去吧!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刘旸

时光如流星般繁华易逝,我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终于要结束了。以前总是盼望着这一刻快点来临,曾经以为毕业遥遥无期,曾经嫌弃时间过得真慢,可是三年,一眨眼,就这样过去了,我们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度过了。到最后要离开的时候,我竟还是觉得有点不舍得。

在这三年里,我在北京的集中授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发掘了自己的兴趣。通过每天繁重紧张的课程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回所之后,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开始初涉科研工作,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在这里尤其感谢我的导师左维研究员,以及给予我很大帮助和指导的雍高产副研究员。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很难想象我的研究生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再次对他们提出真挚的感谢。

离别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遍寻思。当离别在即之时,当面对着经历了三年的磨合而形成的真挚友谊之时,我内心激动无语,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都很难出口。回想自己三年研究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回想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岁月流年,我感谢朋友的相扶相依,感谢老师们的莫大支持与帮助。虽然舍不得,但离别的脚步却不因我们的挚情而停滞。离别的确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我们走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大家在以后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确定自己的新起点,坚持不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在最前方!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孟彦成

我要衷心的感谢张崇宏研究员悉心的培养。张崇宏研究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张崇宏老师不但传授给我科研知识,还教会我科研学习方法。从课题的选取、实验的安排到结果的分析和最后论文的撰写,都有张老师的悉心的指导。张老师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我向往的目标;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的榜样。在此,向张崇宏研究员致以最真挚的谢意,衷心的感谢张崇宏研究员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在此也要谢谢王志光、金运范、刘杰、侯明东、孙友梅研究员,同时感谢李炳生、杨义涛、张丽卿、宋银,缑洁,马艺中等组内所有同志及其已经毕业的李健健,徐超亮等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人事教育处的同志在这近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很大的关心和帮助,非常感谢他们!

毕业感言

硕士生  汪鹏飞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毕业的时节了。近代物理研究所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一挥间,我们已从渴求知识的新生,成长为略有所成的毕业生。三年中的种种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眷恋而清晰。当时间像潮水一样掩埋了曾经深刻的脚印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无痕的沙滩上曾经有过许多,也给过我们许多…

第一次听说近代物理研究所是高中时期。物理课本里核物理基础知识一章,重点介绍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核物理研究以及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从此,我对核物理充满的浓厚的兴趣,并且对近代物理研究所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感。

高中毕业后,我如愿地考入了兰州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一切对于我们都是陌生与神秘的。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本专业,组织到近物所参观。记得第一次踏入近物所大门时,最耀眼的莫过于江泽民所提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这几个字。国家实验室,这可是中国科学研究的最高平台。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能够踏入这座中国核物理研究的最高殿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我如愿地考入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师从李占奎研究员,专业方向为实验核物理,研究方向为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制及辐射损伤研究。三年来,李老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永远值得我学习。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扎实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知识和半导体物理及工艺知识;熟悉各核辐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制作工艺,有丰富的金硅面垒探测器、Si(Li)漂移探测器、硅微条探测器等各类半导体探测器研发研制及测试经验;能够独立搭建半导体探测器性能测试数据获取系统;熟练掌握半导体微电子相关工艺操作。李老师在我的学业上尤其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教诲和指导,将使我终生受益。固体探测器组的所有人员,在科研和生活中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尤其在实验技术上,他们将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我,使我在实验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近代物理研究所求学的三年里,我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还积极加入兰州分院研究生会,组织各项集体活动,锻炼自身能力,丰富大家课余生活。同时我积极关注时事,努力申请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社会调查项目,并获得资助,开展了《<“双联”活动给我家带来了什么?>——关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乡西迭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实效的调查》社会实践,成果颇丰。更有幸的是,2012年4月,代表中科院研究生,作为兰州电视台《民生大家谈》栏目嘉宾,与兰州各界代表共话“清明习俗与环保”,在兰州人民面前展现了科学院学生的风采。

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读研期间,最幸福的莫过于认识了我的女友李合香,她与我学出同校,善良温婉,乐观向上,才华横溢,思想深刻。挫折当前她心平气和,给我热切鼓励、全心支持;平日生活,她事无巨细,对我关心相向,忧乐共享;迷茫路上,她深入浅出,为我剖析事理,指点迷津;变故突至她坚定不移地,与我携手并肩,相依相伴。她是良师益友,亦是知心爱人,给我力量,助我前行,今生相遇,幸甚之至。

三年里,我用刻苦努力、锐意进取的意志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并学会独立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有过成功,更加有过挫折、有过失败、有过遗憾,也正是这些不顺利,使我不断成长,成熟。时间证明,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我们在用不懈与汗水诠释着一种平凡却属于自己的青春,收获着一份简单却来之不易的成熟,忙碌并充实着,执着并快乐着!我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相遇相识是缘分,别离再聚是期盼。三年期至,从此挥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愿诸位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学生时代

硕士生  王坤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天 /要奔向各自的世界 /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 /和那段青春岁月”——小虎队《放心去飞》

随着论文答辩的顺利结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接近尾声了,学生时代也要画上完美的句号。一段生活的结束,也是下一段生活的开始,即将离开兰州,这座承载了两年时光的西北城市,留有美好的回忆,也留有不舍的遗憾。过去岁月里足迹所至的城市,兰州是那样的不同,但又是那样的值得怀念,让我们怀念一座城市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这座城市记忆中的人,真诚感谢所有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

回想三年的点点滴滴,还记得研一宿舍窗外的城铁,还记得冬天上课路过的天桥,还记得食堂五毛一个的鸡蛋,也还记得几乎踏遍京城大小景点的脚步。兰州的黄河中山铁桥依然是游人必到的景点,要不要辣子的牛大碗也依然是舌尖上的味道,所里中控室夜晚的灯光依然映照着众多的荧屏,看的到飘渺兰山的夏季也依然是那样的凉爽。学术会议,拔河比赛,元旦晚会,K歌打牌,还有兴隆山的雾境,银滩的落日,沙坡头的驼队,青海湖的靛蓝,也还有塔尔寺佛教文化的博大,门源万亩油菜花海的壮美,西安城墙历史积淀的厚重,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敦煌莫高窟的瑰丽,和那些记忆中的美好。

以此纪念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纪念我们终将逝去的学生时代。

毕业感言

硕士生  习凯

硕士阶段的生活尾声降至,回首三年,感触良多。总结三点,与未来的自己共勉:

1.近物所不是天堂而只是人间,不可要求它尽善尽美,而应该时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2.努力工作并不一定会得到回报,要成功,运气的作用是很大的。永远感恩你的好运气,要知道,如果你出生在朝鲜,就算你十倍努力,生活质量也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

3.今年一百多个人考博,只有14人被录取,你是那十四分之一。再次感恩得到这次机会,你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对得起那些给你机会和失去机会的人。

毕业感言

硕士生  许帅

春去春又回,雨落雨又歇,转眼已是离别的季节。毕业从来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名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留恋、怀念,是对难舍难分的同事同学,是对循循善诱的导师。又该与老师同学说再见了,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记得初入近物所,对什么都如此陌生却又好奇,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三年来我的导师张红研究员在学业上给指导,生活上给我帮助。给予我的不只是教育之恩,更有养育之情。很珍惜,但为何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这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是理所应当、无所谓的,但今天就要离开,突然才感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地祝福大家一切安好!

毕业感言

硕士生  杨贤鹏

三年研究生生活,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一挥间,我们已从渴求知识的新生,成长为略有所成的毕业生。三年中的种种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眷恋而清晰。当时间像潮水一样掩埋了曾经深刻的脚印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无痕的沙滩上曾经有过许多,也给过我们许多……

当第一次聆听导师的教诲时,我们知道这是研究生涯开始了。三年里,我们用刻苦努力、锐意进取的意志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并学会独立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有过成功,更加有过挫折、有过失败、有过遗憾,也正是这些不顺利,使我们不断成长,成熟。时间证明,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我们在用不懈与汗水诠释着一种平凡却属于自己的青春,收获着一份简单却来之不易的成熟。忙碌并充实着,执着并快乐着!在这里,向导师和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们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关怀和宽容!

亲爱的同学,三年里,我们相亲相爱宛如一家人,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起欢笑,一起落泪。如果要问三年里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与你们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我们在一起难忘事情太多太多,想说的话永远都说不完,最最舍不得的是你们。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即将各奔东西,让我们把这份珍贵的回忆和割舍不掉的友情永藏心中,化伤感为动力,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舍友,我们一起在篮球场挥洒过汗,一起在野外日晒雨淋过,一起谈笑风生过,三年里感谢你们陪伴和帮助。在这里真心的祝福你们,从此刻起扬帆起航,驶向未来、驶向美好、驶向辉煌!

未来也许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请怀抱梦想。因为有了梦想才有追逐,才会有成功!

毕业感言

硕士生  杨玉章

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这三年中的种种也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眷恋而清晰。时间像潮水一样掩埋了曾经深刻的脚印的时候,只有我自己知道,无痕的沙滩上曾有过许多,也给我过我们许多……

回首三年前我怀着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来到了向往的科学圣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三年的时间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何源研究员的悉心培养下,使我推开了通往科学圣殿的大门,所以这三年中,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何源研究员。

在这三年中我刻苦努力、锐意进取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并学会了独立思考。在科研的道路上我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有过遗憾,但正是这些不顺萝莉,是我不断的成长,成熟。但是时间证明,我的努力与付出是值得的。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科研经历必将是我以后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似乎真的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向这段充满欢笑,充满浪漫,充满豪情壮志,也充满酸涩与淡淡忧郁的学生时代,说再见了。别了,亲爱的母校!别了,慈祥的老师!别了,兄弟姐妹们!

未来也许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那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会怀抱梦想。因为有了梦想,才有追逐,才有成功!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姚斌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又是一年毕业季。

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这里……,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烙印着我最美好的回忆。

刚来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很好,凭着兴趣选择生活方式,体会了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始终认为自己很努力,很珍惜,但为何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这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是理所应当、无所谓的,但今天就要离开,突然才感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感叹为何不生活的更有意义。

其实人生真的无所谓对或错,就象我每天几乎都在寻找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我的同伴们却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有的人会羡慕我,有的人却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会很羡慕整天学习的同学,他们过得很充实,有时我又很不屑,鄙视他们错过了很多更精彩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各种生活都是对的,青春不会后悔。我想不管是象我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或那些闷头苦学的同胞,在毕业的时候都会有遗憾,都会想尝试另一种生活。

时光如水,随着时间潺潺流逝,曾经的青涩,如今的美好,到底是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艰辛,才从那芸芸众生中一跃而出,乘风化龙。

三年,如此醇美而短暂,往昔依旧,眼前重复三年来的光景,记忆竟然没有丝毫模糊。生命永远在这里等着你走来,感悟;走出,成熟。

毕业感言

硕士生  俞成山

求学二十余载,终于要为学生时代画上句号。眼瞅着校园里的大学生,感觉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自己老得很快。邮件通知毕业生要上交一份毕业感言,体彩不限,题目自拟。不知该写点什么,故而认真浏览了前几届毕业生的毕业感言,内容大多在感慨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的同时回忆了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生活。毕业季总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三年的平淡生活里发生了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值此毕业之际感慨颇多,想说的自然很多。最多的莫过于要感谢这三年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同学、朋友等,在此真诚地祝福大家生活美好。

三年前,怀着对拥有大科学装置的近物所的向往,来到了所里。在这使我真正地体会到不同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乐趣。近物所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同时也要感谢导师张子民研究员,在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感谢电子加速器中心的每一位老师及两位师兄,还有师弟师妹,大家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与鼓励使我在面对任何困难之时都沉着而勇敢。

三年时间里使我感受颇多的莫过于家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父亲的突然病重使我感觉如同心中的大山浑然倒塌一样,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强,承担起家庭更多的责任。在这期间女朋友及其家人对我的支持与照顾,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只有更加努力坚强来坦然迎接明天。

毕业感言

硕士生  虞洋

研究生近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近三年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我来说只有一次,它的绚丽和多彩是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所不能更改和忘却的。回忆是每一件痛并快乐的事,驻足回眸三年来的求学之路,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几许苦涩,几许甘甜。

在即将离去的时刻,我想在此感谢我的导师赵永涛研究员,他直接或间接的告诉了我怎么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感谢师姐王瑜玉,她指导了我这几年的硕士论文的工作;感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组的全体同仁,你们让我的生活充满欢乐;感谢人教处的邱嵘、华明漪、梁明乐以及李明治老师,你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无法忘怀。

离别虽然伤感,但是我们要笑着面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毕业感言

硕士生  郁琳

逝者如斯,研究生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姑且不论学业,从东部沿海来到西北,这就是一次挑战。当初年少无知,做事但凭着一股孤勇,坚信自己永远不会后悔,永远不走回头路。后来才明白,匆匆逃离过去,斩断羁绊,并不明智。学习如同修习,坚守本心远比学业更重要也更艰难。

从小生活在南方水乡,又在南京读完了大学,那种潮湿和慢节奏的生活早已深深的刻到了骨子里。在历经了众多的改朝换代后,一切终将回到原点,隐藏在南京下的是平和而又自傲。与南京截然不同,担负当代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太过于繁华和喧闹,身在其中,人很容易变得浮燥,迷失自我。但这些不足以成为借口,被虚度的第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留下的只是浮躁和荒废的学业。

如果说在北京的经历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那么回到兰州则意味要学会静心凝神,守得住寂寞。浮躁不是一两天能够改掉的,初始时候的不适应痛苦和绝望,然而各种浮华如同灰尘,最终还是会沉下来。老师是很好的,很认真很细心,要求也很高,荒废的学业也需要捡起来,要告别很多事情,也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就这样,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但生活仍然在继续……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张俊伟

毕业了,就像晚会上落下的帷幕,从此,我们又告别了一段青春活力的岁月,一段年少轻狂的时光,一个充满幻想的季节。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却发现时光却在指间不停的溜走。想起了以前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匆匆》,那时候懵懂无知,不知年华是何物,心里面窃笑着文人的酸腐,而今日,等到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才真切的感觉到时光的易逝。忙着毕业论文,忙着毕业答辩,忙着散伙席筵,忙着举手话别,最后忙着各奔东西。猛然回头,发现周围已经没有了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

想起昔日开学时,听着来日五湖四海的大家介绍着自己,介绍着自己的家乡,同时心里默默的记着每个人的名字,唯恐见面弄错。那种小心翼翼又好奇的心情现在想起来不禁莞尔。现在又要分别了,打听着每个人的去向,留所,升学,出国还是去别的地方工作,只是期盼着以后还有机会能够相聚。按照这么多年的经验,有时候的分别就是永别,很多人离开了也就永远的离开了我的生活,即使偶尔能在网上打个招呼,也是有着太多的客气和敷衍,难以找回曾经同学时的那种坦诚与公开。因此,只能在内心享受着毕业的日子里,这些最后的真诚和赤诚,享受着这份美好。

不管天涯海角,同学们,祝大家一切顺利吧。心里默默念着: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如果有明天祝福你亲爱的。

毕业感言

硕士生  赵婷

犹记当年,同学们知道我要报考兰州的研究所,便忽悠我说兰州是黄沙漫天、骑骆驼出行的荒芜落后之地。说来好笑,地理奇差的我竟信了大半,只得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登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

眨眼之间,三年已过。兰州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金城。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虚华和浮躁,只有勤劳质朴的民风和踏实做事的生活信条;这里偶有漫天黄土,但更多的是冬暖夏凉的惬意舒适;这里虽没有什么大型游乐场,却有黄河岸边的晚风习习;这里虽少见科技馆、博物馆,却有包容我、带给我许多收获的近代物理研究所……

又是一个毕业季,这对于上了将近20年学的我们来说,似是重复的故事,却有不同的情绪。大学毕业的我脱去了少年的懵懂,但对人生依旧茫然;明天就要穿上硕士学位服的我,却收获了学业、爱情与工作。可以说,这三年虽过得平平淡淡,却也是一路前行。感谢导师和近物所的“收留”,让我在这所谓“史上最难就业”的一年不用为找工作而发愁、奔波。这虽让我在这告别的季节里少了许多离愁别绪,但身份的转换也使我感慨颇多。

从一个对科研一窍不通、只有几许课本知识小丫头,到一个“具备一定独立科研能力”的硕士毕业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师兄师姐的答疑解惑,是他们手把手的带我入行,为我开路;感谢家人和男友的关心与支持,是他们在我退缩和难过的时候为我撑起那片天;感谢那个在困难中挺过来的自己,是“她”让我有了今日的坚强与淡定。虽略显矫情,却句句发自肺腑。

我自认达不到什么为科研而献身的境界。若只为毕业,遇到困难咬咬牙怎么也能挺过去。但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少不了榜样的力量了。在这里真心对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表示深深的崇敬。别的研究员怎样我是不怎么清楚,但导师在我的认知里似乎就是一个超人,永远精力充沛、永远富有科研激情。那个每晚都亮着的窗户总是能在疲惫的时候带给我力量……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这三年的锻炼定会让我以更优雅的姿态走向未来……

毕业感言

硕士生  赵阳阳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青涩逝去

明白了时间

疯了 累了 痛了

人间喜剧

笑了 叫了 走了

青春离奇

——王菲《致青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今年夏天,是个离情依依的季节,我们友情到永远,对你说一声再会,轻轻画上句点,最美的句点;今年夏天,我们毕业了,告别青涩的年华,告别三年的青春,告别美好的学生时代。

站在漫漫求学道路的终点,我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如同一部电影,有太多太多幸福无比的场景,也有太多太多泪流满面的画面。笑容与欢乐,辛酸与眼泪,就像一颗颗明亮的珍珠,串联起三年的记忆,格外珍贵。曾经明丽、灿烂的近物所,我们轻舞美妙的青春;曾经庄严、神秘的实验室,我们在实践中验证和探索真理;曾经温馨、安静的办公室,我们埋头苦读、热烈讨论;曾经宏伟、肃穆的图书馆,我们徜徉书海、汲取营养……在近物所,遗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青春故事。

当然,对我而言,学术研究是我三年研究生生活的主旋律。在忙碌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意的烦扰,然而,不变的是一份坚守的执著,这份执著带给我的是锻炼的成长。从初入学时的懵懵懂懂,到学会规划自己前进的行程,学会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淡然,学会在失落中寻找希望,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也许曾经熟悉的定理公式会随时间淡去,而能攥在手里的便是思想上的蜕变与成长。于是乎,回首走过的路,没有后悔,没有以后,因为我繁忙但并不碌碌,我学会了用理性对心外的世界担当,用感性对自己的心灵承诺。

毕业了,就这样毕业了。那些荒唐的、搞笑的、忧郁的、飞扬的、愤怒的、喜悦的、无比快乐的时光一去不返。我会用心记住你们每个人的样子,记得那青春的容颜,因为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怀念。

最后,对我的老师、同学和同事道一声:谢谢!珍重!再见!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中的梦想。愿我的朋友们一切安好,向阳而生!而天性驽钝如我者,唯有勤力自勉,徐图渐进,漫漫长路中报答母校恩情。

今天,让这三年多的记忆尘封,若干年后会再打开这种思绪,也许会诉说若干年后的离情,也许会诉说当年的友情,也可能会坦露那曾经燥动在花季少男少女心中朦朦胧胧的爱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期待的情愫踏上梦想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