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应届毕业生征文汇编

我的五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生涯

张鸿飞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度过了今生中黄金般宝贵的五年。在这段岁月中,生活的主线和最重要的事情,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学习书本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科研工作中。记得刚从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进入研究所继续攻读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特有优越感。心想自己的基础已不错了,只要平时稍做努力,就会优异地完成学业。但没想到,开始在与左维导师讨论问题时,根本就跟不上他的思路,连二次量子化的概念都没听过。自己有些灰心失望了,但左老师很耐心地告诉我,应该去看哪些书,并在后来推荐让我先跟很有教学与指导研究生经验的李君清老师学习。李老师教给我许多专业基础知识,并认真指导我初步涉足科研工作。在这期间,每当看到李老师刻苦努力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时刻感召着我要加倍努力。年轻有很多的优势,一切都可以从头学起。后来左老师与李老师推荐我去北京,在马中玉老师那儿学习,这是我从事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北京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环境的艰难,都给了我很多压力。马老师与她的丈夫陈宝秋研究员,在学习与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帮助,使我今生永远难以忘怀!在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终于慢慢跨进了科研工作的大门。回到兰州后,在导师的关心和严格指导下,通过几年的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可以无愧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博士毕业研究生!我要对关心过我的左维老师,李君清老师,马中玉老师,陈宝秋老师,还有任秀宰博士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

在这五年里,除了攻读学位,我还完成了人生中另外两件最重要的事。很多人曾建议我在读研期间不要分散精力,最好不要结婚生子。但由于年龄的关系,我结婚了。婚后,老婆如大姐般的关爱和照顾,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在她的“管教”下,我没有了其他杂念,能更专注于科研工作。2002年7月儿子的出生,给我的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与幸福,儿子生性是个乐天派,他给我增加了一股奋斗和向上的动力。在这里我只想说,如果你能战胜自己,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人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永远不要随波逐流。当然我也不鼓励学弟、学妹们早结婚。毕竟学业第一嘛!

近代物理研究所许许多多的老师,为我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深表感谢。人事教育处的华明漪老师,她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的业务能力,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凡的岗位可以做出不平凡的工作,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人一生中快乐的最主要的源泉。

五年匆匆已经走过,感慨很多,不再细细描述。总之,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这些日子里,我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会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我们在这里收获了知识,播下了希望,我们从这里出发又开始了远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徐华根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这黄昏摇起轻柔的铃铛,在这执手依依惜别之时,往事历历在目,那是一个又一个的白班夜班,一次又一次的投篮命中,一遍又一遍的文章修改,一声又一声的嘱咐叮咛……

掐指算来,我已经做了整整21年的学生,而且学生生涯行将结束。不经意间21年了,在这样一个平常而又特别的时节,要求留下一点回忆,一点笔墨,我怎能没有感,怎能没有言。很清晰的记得那是2001年9月,风儿无尽缠绵,我的研究生生涯从那时开始,在叶绿叶黄的交替中,春秋几许;在寒暑易节里,冬夏几番。5年过去了,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方寸土地上,留下了多少欢笑,抛洒了多少汗水,所有这些都将在今天成为一个总结,从而踏上一个全新的起点。2001年是近代物理研究所二期创新的第一年,我见证了二期创新5年中研究所方方面面的变化。用旧貌换新颜毫不为过:平整的道路,整齐的草坪,白净的瓷砖,怎不让人赏心悦目。创新二期的5年,同时也是近代物理研究所大科学工程建设的关键五年,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是领导有方?是群策群力?更多的是工程建设者们的辛勤劳动!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建设者,我们才得以步步为营。见证了5年的艰苦奋斗,亲历了5年的沧桑变化,于我,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生活是一个终点也孕育了一个新的起点。

行将离开的我,此时心情是复杂的,这里有我熟悉的面孔,这里有我辛勤的劳动。带走的是我的行囊,带不走的是我的眷恋,眷恋我可亲可敬的老师,眷恋我相猩相惜的兄弟。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工作的这5年,是我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是我21年学生生涯中最闪亮的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要离开了,新同学快来了。最后给已经来了的和快要来的研究生一句建议,近代物理研究所是一座舞台,你可愿意轻舞飞扬?在这个舞台上舞动你的青春,舞动你人生的响亮节拍!

 

同样的选择

赵永涛 2006届毕业博士研究生

 

光阴似箭,转眼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已四年有余了。四年中,每逢即将毕业日子,都会一次又一次的送走了老朋友,一次又一次的迎来了新朋友。记得2005年,依旧怀着良好的祝愿和殷切的期望,送别友人时,朋友说:“明年你就‘熬’到头了,我们送你!”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知道我会留下来。离去的是在追梦,留下来的也是在追梦;只是梦有不同,人各有志而已。

四年里,感慨良多。我由衷的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良师益友们,在这四年里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然而作为“毕业感言”,我想主要围绕我个人学习和就业的问题,谈几点感想。

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的研究生,应当和大多数科学院的研究生一样,或多或少的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每项科研任务从接手到传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以实验为主的科研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从近代物理研究所毕业的研究生,都一定会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的成绩。这是我对研究所研究生学习和就业的总的看法。

我个人当然也不例外,在学期间承担了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作用研究课题的大量科研任务,科研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我还担任了研究生会干部,在所团委,研究生党支部和所工会大力支持下,在学生会委员们通力合作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下,组织的很多活动开展的相当顺利。这对于我来说,是珍贵的回忆,也是不可忽视的锻炼。应该说,这四年里,近代物理研究所给予了我很多。

记得硕士毕业前,我选择了报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很多同学都不可思议。其实,当时我特别想能读在职研究生,一是希望能留在科研单位;再来,“奔III”了,需要为家庭尽点绵薄之力。可是政策不允许,最后办了“准在职”。如今博士研究生要毕业了,研究所并没有把我离去的门“堵死”。(实际上,对于每个在职或“准在职”的毕业生,这扇门不应该,也是不可能堵住的。)此刻,去与留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正当“而立”之年的我,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又做了三年前同样的选择,只是当今的选择比三年前多了些许痛楚。

生态环境差,地理位置偏,工资收入低,没有“安家费”,缺少“启动金”......这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我的痛楚所在;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彻底改变,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最让我难下决心的,是我年过花甲的父亲,血压高,心脏不好,数次来兰都会有高原反应,每次临走时他都说:毕业后最好不要留在兰州了,年纪大了不适合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当然,父亲关心的是我退休以后的生活,而我伤心的是以后我又有多少时日能够陪伴我的父亲母亲......虽然老家有两个哥哥照顾他们,而且父母也最喜欢住在老家;但对于从传统农村家庭走出来的我,不能尽孝,这毕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我“自私”地选择了留下来:其一,个人有可作为——核聚变是一个很有活力、面向未来的学科,我希望今后能够在该领域有所发展,而近物所给我创造了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其二,四年多来,导师和领导的关心与期望不可辜负;个人也不情愿离开有着良好感情的科研小组和科室。

“选择意味着失去(Choose means lose)”。既然选择了方向,那就开始行动吧。我想我会努力的。

借此机会,我还想提出一点建议,希望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更加的开放,能利用研究所国家开放实验室的特殊优势,和国内外众多合作单位的外部资源,最大限度的吸引外来研究生学习,同时也能毫不吝惜的推荐自己的研究生外出交流;推荐和帮助毕业研究生走上国内外理想的就业岗位也非常重要。

最后,值此毕业之际,我最后一次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真心的希望和祝愿每一位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毕业生,在完成自己学业之后,能够坚定的,愉快的和信心百倍的去追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记)人事教育处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写一份毕业感言,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毕业感言,如果得到足够的重视,它有可能极大地推动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和科研工作。事物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年复一年,同样的问题又会在新一届的毕业生里出现。所以我希望我们毕业生,不管是要走的,要留的,都能够写一份真实表达自我的“毕业感言”,也希望我们的毕业感言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推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教育事业“与时俱进”。

                                                      人生需要坚持

祁辉荣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马上就要离开这熟悉了五年的山山水水了,虽然还没有收拾自己的行囊,但这无情的离别,已开始让我恋恋不舍这逝去的五年美好时光。飞逝的时光不足以带走往日的一切,熟悉的幕幕犹如昨天之于今天,今天之于明天一般,清晰可见。

不管毕业的打算或是结果如何,艰辛而真实的生活总还是要继续,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坚持的,比如信念和理想;有些事情是需要珍惜的,比如友情和爱情;也有很多值得叙写的,比如毕业感言。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用满腹的才情装点着这片土地,这里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美丽;岁月悠悠,西风吹直了我们的脊梁,带走了我们脸上曾有的青涩,烈日沸腾了我们的一腔热血,而那馥郁香甜的瓜果润泽了我们的心田;苍茫天际,狂舞的风沙迷离了我们的眼神,让生命的真实划刻了我们青春的脸庞,就这样在生活总有的些许 “未完待续”中,许多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匆匆走出,又有许多人纷纷走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面对未卜的前途时,坦然中带有几分自信,勇气中带有几分坚强,就这样去面对生活的下一个机遇与挑战。

五年前,懵懵懂懂的我走进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一个陌生而又十分向往的科研殿堂,青春与梦想飞扬的年龄里,融入到这个温馨而又忙碌的科研环境。开始是那么地茫然与无所适从,后来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慢慢适应了这里的学习与生活,渐渐地进入了原本所没有的良好状态,特别是我的导师肖国青研究员,他渊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终身;他儒雅温厚、谦逊和蔼,孜孜不倦,与时俱进的科研方法和工作作风,我将终身难忘。在科研工作中,肖老师给了我非常自由的学术研究空间和全方位的支持及悉心指导,使得我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上不断发展,得以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取较为满意地科研结果。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温馨地大家庭里,紧张的科研学习中有幸得到了郭忠言老师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从对科研工作的茫然无措很快进入了状态;在生活上郭老师更给予了我父亲般地关怀和照顾,使我在远离亲人的日子了不再感到孤单。五年的荏苒时光里,与身边的各位老师、师兄弟们一起度过了我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日子,都将成为永远的回忆。真诚感谢各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感谢所有的朋友!

在几年学习过程中,人事教育处的各位老师,默默无闻地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特别是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只能让我们用无尽地感激道出我们衷心地谢意。

或许是缘吧,让我们相遇,短短的五年的已然飞逝,但很高兴能走过这一趟旅程,达成了自己地梦想。毕业不代表结束,只是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加油吧!

 

我们早已收获

谢成营  2006届毕业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1年春天,飘雪的春日,我们相逢在陌生时;2006年夏天,流火的夏日,我们分别在熟悉后。从现在起,我们将正式结束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学习时光,奔向各自的远方。在这一刻,我们是激动的,因为生活将在我们面前掀开新的一页,等待着我们去谱写新的篇章。在这一刻,我们又是满怀感激的,因为如果没有领导、老师们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您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五年来,您们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是您们给了我们默默的支持、善意的批评,真切的笑容,有益的讨论。在这里,对曾给予我们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的领导、老师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内心最真挚的谢意!

能有多少事,他年来蹉叹?古人云:终不悔。恰逢了盛时盛世:国家“九五”大工程,冷却储存新环兴,科技创新连三期,前沿成果成批涌。近代物理研究所,容我们栖身憩神,让我们书海求真。茫然的时候,总是觉得未曾留下些什么。寂静的时候,却又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影子,在这里,有我们夏花般绚烂的青春,我们曾奋斗过、哭泣过、微笑过、成功过。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研作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因您的关爱变得独立、深刻、智慧;我们的人生也因这份师生情的存在而将变得丰厚、富有、欢乐。这些收获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享之不尽的财富。我们要离开这里了,但我们不会忘记领导们的殷切期望、老师们的不倦教诲和同学们的默默关注,我们知道:无论我们将来如何精彩,你们都是精彩的缔造者;无论我们将来如何坎坷,你们都会伸出温暖的手。

春秋寒暑转五回,几十骚人今分散。回首初识时,今日都亦变,或事业、或性情,还有那昨日卑微换新颜。谁言没有收获?我们早已收获!俱往矣!有人伤情轻轻叹,叹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我们曾经拥有。分别时,感言万千;再有聚首,不知何年!珍重啊,过去的生活,曾经的梦想;收藏吧,兄弟姐妹的情谊,倾诉不尽的衷肠。

五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走了,去铺就一张宣纸,在天南地北,点点染染,绘就美好新画卷。走了,在晴日的夜晚;吸一口兰州的空气,满是离别的伤感。留一份希望吧,给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人们;送一份祝福,给离别的兄弟。新的生活,希冀着夸父去追逐。回头望,是模糊的视线;仔细听,是歌声的聚散。人生如此,无须再多言。朦胧处,嘻怒哀骂、炖煮焖炒,今生不再现。

别了,恩师慈长,不倦的教诲今世不忘;别了,兄弟姐妹,纯深的情谊终生珍藏。夜色中,谁人轻轻唱?雾起处,我来慢慢和:凌晨云起苍茫色,雨露展恩来几何?叠山连天呈茅阔,白塔五泉蔚黄河;心郭难舍失永志,口隘不通少家和;日出春光万绿生,桃李永进奉献乐。

 

在西北的色调里奋斗了五年

周利斌  2006届毕业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很久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限,因而脑子里蹦出的词汇落在纸上总觉得单调乏味,跟咱们西北的自然环境是一个色调——呵呵,说个笑话。就在这种色调里,经过5年的奋斗,我毕业了……

毕业前夕,人教处要求大家写点毕业感言,本想偷懒赖着不写,后来实在是躲不过去,只能开敲键盘,毕竟学生生涯就要结束了。思绪突然有些混乱,似乎想说的话很多,但又不知从和说起,就随着思绪乱飘吧。

想想大学时期写东西还都是用笔和稿纸;5年的磨练,如今只会使用键盘和office2003,还有一堆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软件,如今就连自己的签名也是写得歪歪斜斜衣冠不整,呵呵,见笑了。读博士前两年,修完专业课后就浑浑噩噩过日子,生活用四个字来形容——吃喝玩乐,不过倒也痛快。第三年开始用功了,因而到现在就“做为学生该如何做科研”略微有点收获,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聊一聊。

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呢?这个问题太大,而且我说似乎也不合适,即便如此还是要简单讲几点体会。首先,绝对要勤奋。使劲查文献看文献,重要的是从文献中获取新东西,找一些新突破口,以此为出发点,再联系现有的实验条件,尽可能的将实验设计好,然后就义无反顾的做下去。实验中遇到问题,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将它解决,问老师也好,同学也好,查文献也好,上网给论坛发帖子也行,……,总之,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感觉会很棒,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或许仅仅是一个小问题,没关系,积少成多。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要有取舍。实验一次做不好就重复再做,但是重复次数太多就是浪费时间了,这时应该静下来分析判断,是实验设计的问题还是实际操作的问题,然后赶紧纠正。当然也不能过早的放弃一些好的想法,关键是培养分析判断能力。第三,要多跟外界接触。一个人想问题很容易将自己束缚起来,而跟人讨论的效果绝对是1+1>2,很多新想法会蹦出来,然后抓住它,分析它……会有收获的。虽然互联网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与外界交流,但是建议有机会还是应该多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会议。如果参加不了,也应该把会议论文集拿来阅读分析,思路就这样扩展了。

记得若干年前,大约是我刚来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时候,跟师兄师姐们一起喝酒聊天,受益颇多,可时间一长,脑子里剩下的也就为数不多了,但自以为得到一点点精华,这里给大家引用一条“师兄语录”,有借花献佛的嫌疑,呵呵,跟大家分享了。

一个人,不想作普通人可行为思想又太普通,这样会很郁闷。于是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可即便如此仍然能够执着,那么他的郁闷度就会减半或者更多,而且在别人眼里——“他”看上去很美。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如果想做一件事,可以走弯路,可以慢一点,只要不停止,内心会充实的。

说实话,这番评论我不敢恭维,毕竟愿意这样而且能够做到的人太少,而且付出的代价一定不小,可无论如何,这种观点我还是很赞同的。如果我们做事情能够做到几分执着,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没有什么好说的,不罗嗦了。亲身经历奉劝大家两句:多运动,少饮酒(呵呵,原因很简单:不喝酒不爽,喝了还是不爽)。

最后总结一下,工作时忘我工作,娱乐时尽情娱乐,心情要保持舒畅,还有,健康是最重要的,切记!

 

人生要经历很多的离别

季鹏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提起毕业这个话题,我的脑中倏地闪现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首诗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当离别的笙箫吹响,心中的不舍与怀念愈来愈浓。

人生会经历很多的离别,我们已经经历过好几次的毕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次都仅是求学历程中一个阶段的终结,回首,却并没有过多的留恋。但此刻却有些与众不同,这是我们告别学生生涯,开始新的生活的分水岭,心情总免不了有些异样,不知道如何结束才算最为完美,如何开始才是最佳。

五年,转眼间就已经过去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或苦或甜,或喜或忧,现在想来其实都是一种幸福。也许只有经历种种挫折、历练之后,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光该投向何方,自己的脚步该迈向哪里,自己的路应该怎样向前延伸。在所里的这段生活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我会永远珍惜。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散本就是人生不变的规律。

马上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五年的地方了,这次离别,今生也许不再相见,想起与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日子,很难割舍这份心情。离别是痛苦的,但它何尝不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我们继续奋斗、续写人生辉煌的起点。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

好好把握我们所拥有的,相信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喜欢的理由

毛淑红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我喜欢兰州的太阳。自我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来,我在兰州已经生活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兰州的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的天气,夏天非常凉爽,冬天虽然气温很低,但是无风;可能是地处高原的缘故,晴天的日子居多,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每每此时,我的心便如同刹那间开启一道天窗,心情也随之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情绪低落地走在所门口的那条路上,看到一个人迎面走来,脸上的笑容灿若阳光,我不禁也微笑起来,心里一动:原来快乐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有人说喜欢一个地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们,陪我一起度过了五年的美好时光。我的导师靳根明先生和卫增泉先生,他们两人年龄相当,却各有特色。研究生一年级的生活和大学没有什么区别,主要的任务是上课。进入实验室以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卫老师要求我查阅文献并进行论文选题。然后,他告诉我他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重离子束辐照育种方面的课题,经费很充足,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块做。又说我也可以自选一个课题,如果可行的话,他会和靳老师想办法支持我。可我对查文献毫无兴趣,感觉枯燥无味。但我发现卫老师一天到晚精力旺盛,雷厉风行。和他一起出去,老是追不上他。我问他干活的劲头从哪儿来的,他说:“我觉得我正在做得事很有意思,我对我的工作很感兴趣”。慢慢地,我找到一个我想做得课题,经过和两个导师讨论之后,一步一步做了下去。由于生物实验的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有时不能正常上下班,卫老师见我总要笑着说:“又要加班啦!”。不过有趣的是:他有时觉得我不够努力,也会笑着对我说:“听说你这一段实验做得很辛苦呀!”。我便乖乖收起别的心思,到实验室去。靳老师学识渊博,对于研究工作非常严格,力求准确,追求完美,一篇文章他要改好多遍,才感到满意。记得有一次他指着为我修改的论文对我说,这个地方我不太明白,但是我查了三天的文献,现在终于搞清楚了。我也终于知道他为什么学识渊博了。生活中,靳老师特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风趣幽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我会和他说说,经他三言两语引导,我就好啦!五年的时间中,从他们每个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学期间,实验室的同学来来往往已经有好多届了。工作中,大家互相帮助、交流讨论。有闲的日子则一块出去爬山,吃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九个人凑份子,破例喝掉几十瓶啤酒,结果大家载歌载舞、憨态可掬。后来几位比较清醒的家伙,负责护送大家回去,一路上则是洋相百出,现在想来仍忍俊不禁。

我们同届入所的同学,一年级的大部分课程是在兰州大学上课,经常一块上学,再一块放学回所,偶尔也会晚上在兰大看电影。周末的时候,会轰轰烈烈地做饭、吃饭,席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后来进入实验室之后,联系不是那么多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却是越来越亲。过节的时候会叫到一起,搞个小的聚会。随着我们班硕士毕业同学的先期离所,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少。我们班进所时是五位女生,4位攻读硕士学位,只有我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三年的朝夕相处,她们走的时候我心里很是失落……后来再聚会的时候,男同学们说,现在我们班女生就只有这一人了,是宝贝,我们要好好保护呢,虽是开玩笑的语气,但我永远记得我当时的感动。

所里的花儿开了,又谢了。六号楼前的山楂估计今年又要丰收了?现在想起前几年几个人偷偷摘山楂吃的情形,嘴里还觉得酸酸的……。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五年,我是快乐的!我感谢所有培养、关心、爱护着我们的人!快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我无比留恋地注意着所里的一切……

别了,近代物理研究所,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摇篮。

别了,兰州,我心中洒满金色阳光的圣地

 

我生命中的财富

朱小龙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时光飞逝,流水淙淙,五年的时间仿佛在古老的时间器皿沙漏中紧张而又舒缓地滑落。此刻就是那最后的瞬间,最后几粒沙子,顽强而又坚定地粘在沙漏的壁上,执著地抗拒着时间的流逝。这五年时光真的很美好,有欢乐,有忧愁,这些伴着我一路走过,让我成长,成为我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这五年里,我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对实验物理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实验工作是一项团体协作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将对实验工作造成巨大的损失。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让我的理论层次上升了一个台阶,实际的实验工作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和思维模式。在此毕业之际,感谢五年中给我帮助与鼓励的师长们,朋友们,这一段短短的时间正是因为与你们同行,才那么快乐与难忘,这是一种幸福。感谢亲人,感谢师长,感谢朋友,希望你们永远幸福。

博士毕业不是一个结束点,而是一个新起点;是一种自主、自律和更多责任感生活的开始。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理想,一个远大的目标,对待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样,博士毕业对人生的各方面都有一个初步定位,这样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最终将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您白发苍苍的时候,回首这五年的学习岁月,那将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回忆。

毕业了,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记忆,太多的希望与祝愿,让所有的这一切浓缩在这里:

祝在读的同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获得人生又一次提速!祝毕业的同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以后的人生道路鲜花满布!

祝我们的研究所: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科研中心!

 

感谢生活

陆广成  2006届毕业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这五年来,我的工作、学习是在我的导师左维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的,很幸运能够有这样一位导师对我的工作、论文进行指导,使得我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了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因此特别感谢左老师对我工作和学习具体精心的指导,左老师不仅将我带入了核物理的大门,帮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教会了我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这将成为影响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左老师清晰的物理思想、渊博的理论知识、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都给我以深远的影响,我将终生难忘。

感谢理论物理组的刘建业研究员、李君清研究员、李希国研究员等诸位老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我的指导和关心。理论物理组是一个极富战斗力和团队精神的集体,能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是我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

感谢李增花、郭文军、张鸿飞、高远等诸位博士多方面的帮助。感谢雍高产、郭艳蕊、刘紫玉、罗培燕、李永青、刘新宇、张静、崔常喜等同学给予的帮助。

感谢2001级谢成营、赵志明、李勇、周利斌、毛淑红等所有同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我的关心,你们的情谊将永远是我最好的珍藏。

感谢人事教育处谢铭、华明漪、刘民新、黄凯等领导和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我所提供的帮助和关心。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弟弟和我的爱人周雪梅,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和一直以来的关心和鼓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以报答各位老师和亲人培育之恩。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勇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漫漫五年,转眼即逝。忆起刚刚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时,自己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小青年。经过五年的历练,在老师的谆谆教导教导下,我一天天成熟起来。在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一切的时候却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导师和那些同窗好友了,心里总是涌出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散伙饭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即使会来得更晚一些,但大家终究是要吃的。我们五年的师生、同学、同事感情,在这个时候终究也是不能阻挡住那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潮流。聚餐的时候,人到齐了,高高兴兴,有酒有舞,有歌有乐;吃完了,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工作、出国……在这短暂的一生之中,我不知能有几次机会还能再见大家的面,就请让各位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之中吧。我们无需问,无需说,因为一切都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就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的渡过。几许愁,几许忧,人生难免苦与痛,失去过,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拥有。情难舍,人难留,今朝一别各西东,冷热点点在心头,愿心中永远留着你们的笑容,伴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再见了,兰州!再见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再见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

 

做个幸福的人

闵凤玲  2006届毕业博士研究生

 

三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三年里哭过、笑过,忧伤过、欢乐过,

从新奇与浮想里走来,在彷徨与迟疑中叹息。

劲苍的枝干,静静的花草,颤颤的心灵。
恋恋风尘,吾不愿再想惆怅与迷惘。

 

毕业之际才发现自己有些恋恋不舍,

感慨颇多,抱憾亦有,

但是无论如何,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朋友通信,

告诉他们我们的幸福,

从明天起,采摘美丽的花草,

让芳香布满自己的房间。

 

值此拜别之即,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尘世获得幸福。

 

唱起亮歌的季节

赵志明  2006届毕业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炎炎的夏日,是我们唱起亮歌的季节,也是我们毕业生步入人生又一个新里程的起点。我们将正式结束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美好学习时光,奔向各自的里程。五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茫然的时候,总是觉得未曾留下些什么,甚至在将要离开的时候不知以何种心态面对自己曾经在这里驻足过。寂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在这里每个角落都曾经留下过的影子。在这里,留下了五年的青春,留下了人生中美好的季节。

在毕业这一刻,我们满怀激动,因为我们将掀开生活新的一页,等待着我们去谱写新的篇章。在这一刻,我们是留恋的,留恋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心里留下的每一滴酸甜苦辣品味,留恋这品味生活的感触。在这一刻,我们又是满怀感激的,因为如果没有所领导、指导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可能有今天。在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在这里,对曾给予我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的领导、老师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我内心最真挚的谢意!

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师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研作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因您的关爱变得独立、深刻、智慧;我们的人生也因这份师生情的存在而将变得丰厚、富有、欢乐。这些收获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享之不尽的财富。

面对毕业后短暂的轻松,我的内心曾经是雀跃的,当雀跃过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我要离开你们———我亲爱的老师和朋友,站在这里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你们真诚的鼓励。在这五年里,你们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是你们给了我默默的支持、善意的批评,真切的笑容,有益的讨论。面对离别,苍白的言语无法表达心中的不舍,真心祝愿大家未来幸福美满。

相逢在陌生之时,分别在熟悉之后。将要离开这里了,我不会忘记领导的殷切期望、老师们的不倦教诲和同学们的默默关注,我知道,无论将来如何精彩,你们都是精彩的缔造者;无论将来如何坎坷,你们都会向我伸出温暖的手。我将带着梦想与现实独自飞翔。

 

今生缘

王华磊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时间似流水一样,我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一晃已经过了五个春秋。

五年前,我要来了,悄悄地,带着和大家几乎一样的行囊,其中包裹着那个没有睡醒的梦。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信今生的这段金城之聚,不仅仅是因为那个憧憬、那个梦想,它是真真切切的一段缘。

五年间,近代物理研究所成了我的家,静静地,我在此学习、工作、生活,不断磨砺和锻炼着自己。众多领导老师五年园丁般的培养灌溉,原本有些幼稚的我,不仅茁壮地成长了起来,还迎来了丰硕的收获,现已能够经得起风风雨雨。这收获中,包含了学业、工作、生活、做人和做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充满了甘甜,也饱含了苦涩。但这一切都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将让我变的更加成熟和理智。

五年后,也就是现在,我要走了,我依然安静的不忍惊动那一草一木,只是很想再感受一下芳香的气息,很想很想……好了,谁说草木无情,要不她为什么和我一样相见时总忘不了行一个深深的注目礼。有人说相遇的注脚是离别,那离别的注脚呢?期盼它是一个QQ留言、一个Email、一个短信、一个电话、一个突然来(拜)访,……。走过的路是收不回的信笺,说过的话好似风筝断了线,成长的阶梯似水流年,可在此毕业临别时刻,过往总无法控制地涌进脑海、呈现眼前,到底是什么呢?是风、是雨、是人、是物、是珍贵的友谊、是浩瀚的师恩、是说不清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依恋!静静地回首往事,人教处、图书馆、编辑部、实验室、宿舍、食堂等等都历历在目,曾经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此时确已成了一种珍贵与不舍。

千言万语凝成两个字:谢谢。在此我真诚地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关怀。同时祝愿现在的和未来的师弟师妹们, 能把握好在研究所学习的宝贵机会,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祝愿近代物理研究所明天更美好、更灿烂、更辉煌!

 

带着理想走向远方

宋立涛  2006届毕业硕博连读研究生

 

昨天还觉得毕业遥远如梦,今天却已到眼前。

人生有着诸多结束和开始,本应已经习惯,而此刻的心情却似乎有些不同。

不知道是迷茫,是留恋,也不知道是苦涩,是甘甜。

相识五年的同学即将天各一方,不知道会不会常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

生活了五年的地方即将离开,不知道是不是在以后的梦中还如现在般清晰。

自己选择的路,不知道能不能通向自己的理想。

就连此刻的心情,也不知道如何形容!

因为它包含了感慨,理想,甚至无奈。

也许,如一首歌中所唱:“一个人带着理想/找一个港口开始出航/一个人带着迷茫/没有灯光指引方向/不知道风吹我漂向何方/像一只船孤独在海上/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长/陌生的海岸甚麽样/……”

也许,本来就不应该去形容。

但,无论如何,我知道,我们即将各自走向远方。

人生路上,人人都能成就辉煌,是我唯一的希望。

 

微风细雨斜斜飞

王菊芳  2006届毕业博士研究生

 

三年的博士求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刻,我们是激动的,因为生活将在我们面前掀开新的一页,等待着我们去谱写新的篇章。在这一刻,我们又是满怀感激的,因为如果没有领导、师长们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要对所有曾给予我们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的领导、老师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内心最真挚的谢意!

回想我学习的这几年,不禁感慨万分。96年刚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时,那时并不知道如何搞科研,也不知道自己的学历是低还是高。但工作几年后,我很快就发现,科学研究需要写各种各样的申请书,高学历当然很重要;当你和别人进行科研交流的时候,别人自然会问到你的职称,而职称自然也和学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况且我也非常怀念学生时代那种单纯的思想,非常羡慕那些还能坐在教室中的年轻人,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再读一次大学,于是我就决定继续读本所的在职研究生。经过半年多紧张的复习,我终于考上了博士,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三年的时间我收获了许多,有生活方面的,有做人方面的,还有世界观方面的,这里我只对科学研究来谈几点认识,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1.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无比喜悦,激发起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对于研究性学习,不要心存畏惧,认为它是高深莫测。不尝试是不会了解的。只有不断完善课题研究,以前总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在尝试后,才能变成可能。

2.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学生真正掌握了从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到撰写研究报告等一整套研究程序,掌握了如何查阅文献,如何进行编制问卷、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等方法。也提高了实地考察、外出联络的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3. 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在这过程中,大家学会了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它锻炼了实践能力,磨练了意志,为我们今后走向社会、工作、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 科学探求精神得到了锻练

像许多科学研究过程一样,学生课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通过参与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到科学研究工作的艰辛,从而培养不畏困难、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与这几点相对应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集中就表现在想、做和精神状态。

 

沉默是金

高远  2006届毕业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受了教训 得了书经的指引
现已看得透 不再自困
但觉有分数
不再像以往那般笨
抹泪痕轻快笑着行
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贫
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
任你怎说安守我本份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是非有公理 慎言莫冒犯别人
遇上冷风雨休太认真
自信满心里 休理会讽刺与质问
笑骂由人 洒脱地做人

 

怀着感谢的心情生活

何伟  2006届毕业博士研究生

 

在人生的每一个驿站,都有一盏为你点燃的灯,和一扇为你开启的门。

人生充满了各种偶然。从小到大,从本科,到工作,到硕士,到博士,能够读书至今天,不知我躲过了多少相反的偶然。真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情生活,其实,每个人都如此:生活中总有许多值得感谢的地方-如果对现状心存感激,那其实生活完全可能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如果对现状甚为不满进而消极,则生活就可能变得更差。怀着这样的心态,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回首已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发自心底的想感谢那些在我多年的人生和求学路上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人们―是他们帮助我在许多关键时刻做出了重大的人生抉择,是他们在我困顿和迷惑的时候给了我积极的引导和启示。

所以,我尤其珍视和感谢曾经和正在与我一起走过、给我付出的人们。无论这种付出是要求代价的,还是不求回报的。因为他们,我才能够一步步走过荆棘和险阻,渐渐明确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才能大踏步的走向未来,去寻求我所喜爱和怀有热情的研究领域。对于他们,需要我永远的铭记在心底。

首先感谢父母和家人。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爱、做人的品格,以及勇往直前进取的动力。

感谢李长久老师。李老师是我大学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他为我打下了机械制造焊接方面的坚实基础,形成对其初步的浓厚兴趣,并将交大学人诚朴求实、饮水思源的品格潜移默化的传递于我。

感谢顾兆林老师。顾老师是我硕士阶段的导师。是他带我走进了动力工程研究领域的大门,指引了我今后在工程设计方面进行独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现在依然指导着我的学问和人生。

感谢赵红卫老师。赵老师是我博士时的导师。是他使我最终确定了毕生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精力的事业方向。他对我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老师的作用―他对我放心放手而非具体而微,他对我不是简单授业而是重在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导师营造的良好学术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领会了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如何思考的方式,掌握了如何作研究的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于此,我将受益终生。此外,他的睿智、朴实、平易、关心和期望时时给我无形的压力,使我今后不敢有半点懈怠。

感谢刘占稳老师。他所给我的无私帮助、建议和关心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美好。最近他因疲劳过度生病住院,衷心的祝愿他能早日康复、精力充沛的重新出现在我们共同工作的实验室中。

我还要感谢ECR离子源室的各位同仁,我的学习生活因你们而更加丰富多彩,与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会慢慢的沉淀下来,但无论何时,我想到这段岁月,都如同看到一枚珍藏已久的夹在书里发黄的书签,永远都是那么令人动情与难忘!

 

竖起风帆,标出航线

武丽杰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人生中总会有很多的结束和开始,而我现在即将要结束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学生生涯,开始我新的学习之途。在两者交会时刻,心情总是有些异样。不知道该怎样的去结束才算完美,以何种方式开始才是最佳。曾经历过四次的毕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那都是求学历程中每个阶段的终结。或许有短暂的停留,伫首回眸,却并没有过多的留恋或想法,但此刻与众不同。漫漫人生路途,长长求学路,求学的每个阶段的结束都要做新一次抉择,感觉在每次抉择之后,成功就在眼前,但真正走过这段路,却发现成功距离自己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自己脚下的路却是越走越窄,希望这次选择的路是距离成功最近的路。

曾经看到过其它学生毕业。只有当自己身临其境时,自己面对毕业才会感同身受。

生活中,人没有在梦中生活的权力,却有做梦的权力。

或许经历种种挫折之后,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站在滚滚红尘中,迎着扑面而来的喧嚣的市声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光该投向何方,自己的脚步该迈向哪里,自己的路应该怎样向前延伸。于风中亮出自己的旗帜。在追求中求证人生。在进取中享受生命。在生活的长河中,竖起自己的风帆,标出自己的航线……

没有智者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即将走向人生新的旅途的毕业生们也会有他们的遐思。他们都需要坦然面对即将做出抉择的命运。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的第二故乡

王群要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快乐而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人生将走向新的征程。回想这三年的时光,可谓亦短暂亦漫长,有我的快乐亦有我的悲伤,但最终我收获的是成功,收获的是希望。我愿把自己的喜悦跟大家一起分享把自己淡淡的离愁放在我的心底深深埋藏。人生难免有离别惆怅,让我们把眼光放在未来,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我曾经考研落榜的时候,我的生活变得黯淡无光,叮铃铃……华老师的一个电话将我又送回了人间天堂,因此,我来到了这个可爱的地方,我的人生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地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它使我如愿以偿重新开始学业,能够做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方向,使我对未来又重新充满了憧憬,有了新的希望和梦想。

近代物理研究所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我如鱼得水,奋发图强。虽然有时也会有些吊儿郎当,但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大家是有目共睹。今年的五月,我顺利地通过了硕士生论文答辩,给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学习圆满的画了个句号。相信通过这三年的学习和努力,将使我在未来能够更好的谱写自己的历史篇章。

三年前,我只身一人来到这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曾经有一些迷茫和感伤,而今它已变得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和蔼与慈祥。这里有那么多让我敬仰的老师和学者,也有那么多的活力十足、干练质朴的小伙,更有活泼开朗、美丽善良的姑娘。现在,我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喜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兰州虽然有些干燥,但气候是冬暖夏凉,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而今却要离开这可爱的地方,离开我爱的和爱我的老师同学和同事们,让我怎能不有些感伤和惆怅!相信我一定会争取常回来看看,兰州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要感谢很多的人,是大家帮助我并给了我力量,使我能够如此顺利完成学业,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高大庆博士,三年里,高老师不但在学习工作上给予我悉心指导,还教我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谦逊的品格,都深深的影响了我。感谢周忠祖、陈又新、上官靖斌、燕洪斌、黄志海、冯秀明等电源组的所有同事们,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王进军、殷正炎师兄,王凤臣、李庆瑞、詹来龙、房燕、张素平等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人事教育处谢铭、华明漪、黄凯等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感谢三年来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人。谢谢!我将永远深爱着你们!

 

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晓银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谚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以此来形容时间宝贵,值得好好珍惜。回忆我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所理研究三年来的工作学习,感慨万千,它让我硕果累累,满载而归,谓之以“寸光寸金”,也毫不为过。

三年前,一个刚走出校园,几乎没有一点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也十分不足的大学毕业生,开始了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生活。在这三年的工作学习中,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记得刚进试验室时,学机械的我,连电阻、电容都不容易分清楚。是在王彦瑜老师的耐心指导,认真教导和帮助下一步步地进入了电子学的奇妙世界。特别是在看到第一块由自己设计的电路板完成时,那种兴奋与激动,很难用言语表达,因为,我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肯定,也得到了激励!我觉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决不是轻松生活的开始,那是一种绝对需要自主、自律、努力的生活的开始。每个人在进入新的环境后,都应该有理想,有一个设定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回首三年的往事,学习生活很充实,研究所的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教学之严谨,知识之渊博,使我受益非浅。唯一遗憾的是由于住宿分散,同学之间沟通较少。

还记得赴延安社会实践时,同学们朝夕相处,增进了友谊,令人难忘,希望学弟学妹们多有机会参加一些类似活动。

即将告别学生生活,走上工作舞台,在此,希望近代物理研究所前程似锦!老师事业有成!师弟师妹学业进步!

 

永恒的回忆

王玥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看时光飞逝,三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已临近毕业。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而美好的回忆是永恒的。

忘不了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刚入学时的打扫卫生似乎就在前天,到革命圣地的社会实践仿佛在昨天,而论文答辩好像刚刚开始…...

忘不了导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使我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无穷尽的。

忘不了人事教育处的各位老师,没有你们辛苦的工作,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忘不了我的同学们,忘不了朝夕相处的每一天,忘不了一起上的每一节课。毕业后各奔东西,也许再难相见,然而你们的音容笑貌将永驻我心!

感谢我的导师,研究室的各位老师同学,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

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给了我良好的学习机会,使我找到了从事科研的道路,虽然这条路布满荆棘,我将继续走下去……我将尽力为祖国的科研大厦添砖加瓦。

感谢关心、帮助、理解和支持我的人们!深深的感谢你们!

 

三年硕士生涯

周雪梅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在三年硕士生涯即将结束之际,心中有一些留恋、一些惆怅。

静静整理着手中三年的学习所得和头脑中的思绪,夏佳文老师给我修改论文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淡淡地印在纸面上,也刻在了我心里。导师在做学问上的严谨态度,给我以深深的触动,平日严厉地教导,此刻也变得那么亲切。师兄、师姐们帮助的画面不断地在眼前放映,在一起的欢笑声还在耳边缭绕。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正是有你们的存在,我的生活才有色彩:咱们一起在球场挥洒汗水、在食堂共同排着长长的队,买那“百年不变”的饭菜;黄河边多了些幼稚却自为成熟的我们,多少次是窃窃私语到深夜……那么真实的画面,不敢回忆了,当这一切将成为回忆的对象时,它们是如此的珍贵。人事教育处的老师们一直默默地辛苦工作,对老师们热情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给老师们带来的麻烦表示深深的歉意!暂且将我个人的成绩放在一边,这三年来感谢勤劳的父母和妹妹在背后的大力支持,和爱人的相识、相知是一种幸运。

所里的那几棵山楂树好像在卖弄自己的果实,那果实不知馋到多少来往的人,虽然从未曾品尝过其味道,但心中仅将其作为一道丰收的美景,今年趁它们还没有炫耀的资本时,轻轻地离去,以后的多年可能只有在想象中勾勒它们的样子了……

将来是怎么样的,总是逃避想象。从今天的离别,才体会到珍惜每一次相识、从心中不觉的懊悔中才了解到努力的可贵。

 

把学到的知识带到新岗位

丁先利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从一名中学教师转变成一名科研工作者。人民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当初由于担心误人子弟而放弃了。现在想想自己更热爱科研事业,也觉得做科研事业好像比较适合,因为我相信,通过认真努力就能做出一点贡献。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有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一流的国家实验室,使我在这里能够学到很多宝贵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入学后的社会实践,每年一度的爬山比赛和元旦晚会等等,都使我在学习中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同时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为了我们能学到知识,顺利毕业,辛勤的老师们,很细心地做了很多烦杂的工作,我们每一步脚印上都有老师们的一滴滴汗水,永远忘不了老师们的教导和流过的汗水。

还让我忘不了的是这里的师兄和同学,在学习上他们是老师,生活上是朋友。还想起我们一帮同学周末到处找场地打篮球,直到所里买了篮球架才结束四处漂泊的打球生活。也不会忘记我们同学的周末聚会。

即将离开这里,带着从这里学到的知识走向新工作岗位,我要以这里的老师为榜样去认真工作。非常感谢这里的老师、师兄和同学!

 

三年时光改变了我

房 燕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已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想想马上就要离所了,心里却恋恋不舍,三年中发生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与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第一次结缘,始于三年前,当时报考上海大学的研究生,由于英语成绩没有达到上海的分数线,我决定通过调剂来继续我的读研梦。那段时间,四处搜集考研调剂的信息,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得知近代物理研究所需要调剂生源,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招生老师打了电话,看过我的基本资料和考试成绩后,近代物理研究所通知我来参加复试,当时离研究生复试时间只有3天了……在简单准备了复试科目后,我只身一人踏上了济南开往兰州的火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单独出行,而且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途中要跨越好几个省,尽管如此,为了我心中的梦想,我还是毅然决定要来兰州一趟。经过几天的紧张复试后,我被幸运的录取了。

入学后,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要确定导师和研究方向。经过认真考虑后,我选择了理论室的张丰收老师,决定从事理论研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调试程序、如何查阅文献和阅读文献,这是我大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的。但是很可惜,就在我工作刚刚要步入正轨的时候,张老师调到北京去了……后来我转到青年物理室肖国青老师名下,进行高电荷态离子物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直至毕业。在青年物理室的这个大家庭中,我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师兄的细心指导,尤其是师兄赵永涛,他为人和善,知识渊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给我极大的帮助,使我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研究所的环境比较宽松,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也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锻炼了我的独立自主能力。许多工作上和学习上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很多的人接触,也慢慢的锻炼了我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前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害怕与别人接触,但是,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这三年时间中,我慢慢的改变了性格,变得非常自信了。我想这是与研究所这种学习和工作环境,及自己有意识的加强锻炼分不开的。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收获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更是在精神上。

三年里,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至今也忘不了与朋友们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黄河边、白塔山和兰山顶上,都留下过我们的欢笑;延安、刘家峡、西安也留下了我们的脚印。与朋友、同学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是一生中的财富,多年以后,当回想起这些往事,一定还会像今天一样开心!心还能为之感动吧!

再过几天,就要离开研究所,离开兰州了。天空依然是蓝色的,心情却有些沉重,更多的是眷恋……我们真的要离开了。忘不了牛肉面的香辣,也忘不了白兰瓜的清香,七月,我们将踏上新的征尘,开始新的生活了。带着对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兰州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将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如今转头一去是风吹黑发,也许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了!昨天毕竟短暂,明天才是永远,也许前方的道路依然会有很多荆棘、很多困难,未来的日子也未必就是风和日丽,但我坚信海阔必能凭鱼跃,天高必将任鸟飞,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会更好!让我们祝福近代物理研究所、祝福兰州明天会更好!

 

在遥远的大西北求学

黄熙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现在离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回想起往事,还历历在目!从肩负着家人,朋友对自己的厚望,踌躇满志来到了有着国家实验室,位于大西北兰州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年学位课学习中,自己勤奋努力,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到参加延安社会实践,大家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集体,不仅心灵受到革命烈士们的洗涤,而且了解了延安这个革命圣地过去,现在的状况、民风,到开始下室,看着那些复杂,冗长的程序,心里发虚,多少次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块搞科研的料,到克服重重困难,在导师指导下,跟师兄多次讨论中终于发出处女作,到现在即将离开这生活了三年的城市,一切是那么亲切,一切是那么深刻,当然还忘不了自己曾经在体育馆,篮球场上跟球友们一起挥汗如雨,忘不了大家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一起罢餐,忘不了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大家一起在寝室打开音乐,磕着瓜子,打着“拖拉机”,“拱猪”,还有还有……

来之前还特意在网上查了查关于金城——兰州的地貌、人文、历史,知道自己将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镇,被誉为“瓜果之城”,有领人惊叹的大水车的城市,生活和学习三年!告别了送我的家人、朋友,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旅行,离开了家人,去遥远的大西北求学,那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渴望着那里的新老师,新同学。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四周逛逛,也没有多少时间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幸庆的是,与同学们结下了深深的同学情……

第一年不知不觉很快地过去了,初步地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还真是一碗黄河水,半碗水,半碗沙;那巍巍白塔山,昂首耸立在黄河边,默默地守护着母亲河;那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的兰州拉面让人吃的流连忘返;那路边烤的肉夹膜还没吃,就远远闻到那飘香;当然还有那肆无忌惮的沙尘暴,泥雨也是让人领教到大自然的神威。

最让人忘不了的是,研一暑期,全体研究生一起去革命的摇篮——延安,参加社会实践。一路是欢歌笑语,从来没有和这么多相识的朋友、同学一起坐火车,似乎是眨眼之间就到了目的地,老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字“穷”。心里立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里是革命的圣地延安?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延安?但历史毕竟在这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亲临其境,触摸这一片厚重沉实的黄土,穿越老前辈居住过的旧居和窑洞,会感悟到一种别处无法得到的东西。今天知道了有种精神,那就是“延安精神”。

随着延安社会实践的结束,也开始静下心来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很幸运,靳根明研究员和张丰收研究员同时负责指导我的学习。能在短暂的三年学习生活中,同时学习了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张丰收研究员将我带入了核物理理论的研究大门,教会了我做科研的方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可是,很快得知张老师要调到北师大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去工作,我的科研工作将随靳根明研究员,靳老师清晰的物理思想、渊博的物理知识、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都给我以深远的影响。两位老师在工作上耐心指导,生活中热心帮助,将成为影响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我的师兄冯兆庆,也给了我很多帮助,特别是在调程序中的耐心指导和工作中的有益讨论,使我受益匪浅、事半功倍。感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马余刚研究员的极富启发性的指导和讨论;感谢中国原子能院张英逊博士的有益讨论。

白驹过隙,很快就要离开了近代物理研究所了,最舍不得还是这里的老师、同学、朋友,在这里我要感谢肖志刚、段利敏、胡荣江、王宏伟等师兄在各个方面给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感谢张艳萍、韩建龙、付芬、蒙克来、彭宇、丁先利、王凤臣、李庆瑞、谢成营等同事和朋友给予的帮助和关心。感谢人教处谢铭、邱嵘、李俊英、华明漪、黄凯等领导和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我所提供的帮助和关心。

 

我们曾经奋斗过

李庆瑞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我能切身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3年的时光一晃而过,我们将要结束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生涯,在这里我们曾经奋斗过,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泪水。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现在即将离开,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在这里,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毕业的喜悦还是离别的伤感,或许都有一点吧,但是每每想到要离开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心里总也是高兴不起来,但是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大学毕业的时候一样,大家虽然都有太多的舍不得,但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和前途,为了以后的生活,我们还是要各奔东西,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生总是有很多开始和结束,而我现在即将要结束我的学生生涯,开始我的工作之途。在两者交会时刻,心情总是有些异样。不知道该怎样的去结束才算完美,以何种方式开始才是最佳。漫漫人生路途,我将真正投身于竞争激烈与残酷的社会中去拼搏。随波逐流,在人潮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此刻,所有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我的心情,在此,对曾给予我们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的领导、老师和朋友表示我们内心最真挚的谢意!祝愿大家未来幸福美满!

 

再见,兰州

李素琴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不知不觉就要和你告别了。三年了,还记得我们一同赴延安住窑洞吃小米,还记得我们置身中科院海北站草原时对献身科研的工作者们的感叹和崇敬,一切依然记忆犹新,然而现在就要结束了。

还记得刚来兰州的时候,干燥的气候使得晴天仍会有尘土飞扬,黄河在这里微微的流淌而过,静静的,黄河的水不是清澈见底的,河床也没有我想象中的美丽,没有美丽的沙石,感觉一片荒凉,一边的黄土暗暗的样子。然而现在别致的风车园,美丽的黄河风情线竟让我如此依依不舍,如此留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离别即将来临,我心中的不舍与怀念愈来愈浓,既然留不住时光,那就铭刻在心吧。
回想起刚刚下实验室时,导师的悉心指导,师兄们的热情帮助,同学们之间相互的热烈争论,如今这一切仍在心中感觉无比温暖,油然而生一种感激,那段日子的点点滴滴将永远铭刻在我心底。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散本就是人生不变的规律。我们将青春留在了这里,将欢笑、泪水一并留在了这里。青春划过记忆的脸庞,我们会怀念这一段过往。

三年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也使我明白,面对将要从事的事业,更多的是良好的心理准备…… 谢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我深信: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让我们迈开脚步去追寻我们美好的未来!

再见,兰州!

 

迎接挑战

蒙克来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电视机房里不时传来世界杯精彩的进球带来的阵阵激动的欢呼和呐喊,翻来覆去地躺在床上,看来又是一个难眠之夜。

明天,那阵阵的呐喊,将不再属于我。桌上摆放着白天的毕业合影。黄色的台灯光下,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缓缓地在眼前移过,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顿时又跃然心头,依然是那么的清晰可辨,三年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那一刹那的凝固,竟然成了永恒!会否有一天,它也会变成发黄的老照片,向翻开它的人们,诉说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又是一个三年,又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三年?就好像浮萍,在岁月的河流中不停地漂泊,偶尔因为缘分而相聚,偶尔又要飘向各自未知的未来,究竟何时才能够安定下来?

很快又要坐上熟悉的列车,又要和往常好多次习惯的那样,透过巨大的玻璃,看着窗外的一切渐渐地远离……远离所门口高耸的五棵大梧桐树,远离CSR主环大厅前充满各种传奇故事的小庙,远离朝夕相处了三年的人们,远离三年的记忆……渭源十字到西关十字车水马龙的大街,再也没有穿着红色运动服的身影,在列日下挥汗如雨的冲刺奔跑,再也没有人跪倒在黄河风情线的林荫道上大口喘气,遥望着远方不可企及的终点。也没有人蹲在燕滩公园的湖边,打出一个又一个的水漂。没有人在食堂里郑重其事的告诉新来的师弟师妹,要打到周一的排骨,必须在周日傍晚放碗,而想买到周五的牛肉条,则应该在十点半去。昔日的酒会也最终蜕变成为奶协,老酒鬼们四散离去,奔向酒会上常常谈到的未可知的人生,去为热爱而忧虑的国家和人民付出努力。下一个酒会的地点,不知又在何处。

三年,又经过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东西,也多了很多迷惑。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许到了四十岁就会真的大惑而解了吧。不管怎样物理是纯净的,我们都是带着同样的初衷聚到这里,信仰物理的人永远渴望探索同一个目标:世界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前面迎接我们的,又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问题,希望每一个毕业的兄弟们,都能走好。

 

毕业散话

李中平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不知不觉就到了毕业的时候,不得不让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这不都到了写毕业感言的时间了,写就写呗!可是写些什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能说是侃到那算那了!在我这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些很难归结成片的散话。

我是一名在职研究生,生活和在校研究生又有所不同,每天并不是宿舍、教室、食堂。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准备结婚,要买房子,要装修,要上班,要写论文,这日子忙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过,所以这论文写的也是挺艰难,运气不错,总算是过关了。

那天拍毕业照,大家都很兴奋,谈论着要去的工作单位,显得很轻松,但眉宇间流露出的成熟,已不再是刚入校时那样稚嫩了。每个人开始为今后打算了,似乎是刚放下行囊,大伙又要起程了,一旦走出这里,将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也不能总这么乱侃,得给师弟们写点啥。大家知道,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事实上和学校培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从环境和氛围上很难与高校相比,在校园里,你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有各种社团可以让你参加,或许还能任个一官半职,那可就相当锻炼人的能力了。同时,晚自习条件也很不错,你可以去大教室和别人一起上,特别是当看着别人在学习,自己还能闲的住吗?这种环境对我这种人,可是很有催促作用的,因为我这人很懒吗!哈哈。就是别人经常说我的那样,进取心不足。大家可千万别学我,要不到时候有你受的!比如试验没做完,要加班加点的做,论文时间很紧,要没日没夜的写,等等。不夸张的讲,急了,我都想上树,连我家墙都快挠破了。哎!要不是老婆挡着,我们家这墙早就破相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而且这学校的老师也都是专业的教书先生,所以上课有很大的优势,然而我也不能老说高校好啊,要不同学们会吃了我的,或者他们会把我当作叛徒给处决掉的,不过客观地讲,我们研究所她有着高校无法比拟优势,这个主要是从导师和论文课题两方面来说的,首先高校现在招生较多,但导师明显缺乏,一个导师带好多个学生,而且同时高校申请课题比较困难,一般都是一些小课题,这样学生做课题也难,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而我们所的导师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课题,就我们班的同学而言,他们很多都作的是国家大科学工程——CSR工程的一些分支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自身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现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我们更容易适应和投入到将来的工作中去,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欣喜。

读完几年的书,有一件事让我记得很深刻。学英语,说来说去是让中国学生很恼火的事,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提到英语我就浑身不舒服,没办法啊,我是忘了又记记了又忘,为什么啊?那是因为我这个家伙没毅力,要考试了就去突击,考完试就扔到脑后了,这可不行啊,它的用处大家知道很重要,还用我说吗?不说了,免得大家扔砖头。就说几个简单的,评职称要用它,查资料要用它,出国学习要用它,反正用的地方太多了。

都写了半天了,也没啥说得了,好了,作为一个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我,要告诉大家一些其他的东西,一旦踏出校门,进入了工作单位你就不是学生了,虽然说你是研究生,但也不要太自满,在工作单位里,有很多师傅虽然没有你学历高,但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独到之处需要你好好学习的,有很多东西是来自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也许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或者理论依据,但你会发现他的办法确实很管用,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记着和单位的同事们搞好人际关系,和睦相处阿!这也是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好了,最后就祝大家能够在走出所门后都能走上自己想走的路,而且脚下的路是越走越宽,自己的脚步是越来越矫健。

 

感谢导师

马龙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一晃三载,光阴似箭呐;象牙塔的生活是一去不复返了,散漫、好逸的习气使新生活的开始布满蛛丝网结;忐忑,用来描绘此时之心情非常贴切。

回想在这里渡过的三年,感慨万千。

三年前的开始,自己仍没能摆脱校园里那种略含理想的生活之习,迟迟不能融入新的生活,忧郁、烦躁甚至厌恶与我相伴,方框式的学习生活更是头疼脑涨之“灵药”,就如此,在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中我迈着沉重地步子走过了一个春秋;不,应该说两个春秋。

理想?或许是这样吧:生活的天堂,而非生活之旅;生活的精神之助,却非口粮。

回首相望,在过去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是否不够珍惜宝贵的时光?是否还没有真正的收获?心里惭愧。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周小红和张玉虎研究员,在我最困惑、甚迷茫、倍无助的时候,是他们与我谈心,让我重拾信心和希望,才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

李斌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三年,长路漫漫却又转瞬即逝。积淀、积淀,无数实验技能的培养,才最终做出满意的实验结果;大量文献资料的翻阅,才最终找到自己的立论依据;字字句句的推敲,才最终形成几万字的毕业论文;沉积了无数老师的培养和浇灌,才最终走近这毕业的尾声。近代物理研究所门口石子路旁的草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常常忘了日期和星期,不经意间,它们说已过三载。

毕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名词。人生有起点也有终点,可有时似乎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小学完了上中学,中学结束念大学,大学毕业读研究生,每一个“归宿”的终点又成了下一个“期待”的起点,循环往复,终至无极。在每一个毕业的节点总让人徘徊,让人空虚,也让人期待。人生的路有万千重,而最终却只有一种,有时候谁也不知道对与错,迷茫和徘徊中明智的莫过于选择一种大体向前的路。

毕业是一个让人感动流泪的形容词。兰州市南昌路的六月,绿色浓墨重彩地刺透了树梢,曾经黄沙漫天的记忆开始渐渐淡去。一夕间,眼中的兰州似乎可爱宜人了许多。同学间的三年朝夕相处,有愉悦有忧伤,有理解有误会,转眼各奔西东,酒后杯冷,落寞不舍。人愈发年长,情感不似以前的外露,兄弟相拥道别时,心中却默掂着下一个聚期。

毕业,也许都不是。可能若干年后,如果还能想起那段时光,仅仅只是一段记录了成长经历的回忆。

毕业可能只是一场梦,愿大家枕着自己的梦伴着六月的花香飞翔。

 

对研究所未来发展的建议

詹来龙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即将离开学习和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和CSR,我心恋恋不舍,我将会以在这里完成我的研究生生涯为荣,也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都能够走的更远,走的更高。

首先,感谢辛勤培养我的导师王彦瑜老师,献上一首我写给老师的小诗:寒来暑往勤耕耘,春风化雨沐我心。千言万语道不尽,师恩浩荡似海深。

感谢许多支持、关心和帮助我的同学,信息工程室的领导、师兄弟和同事,人教处的老师和真空室的老师,谢谢你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远在异地求学,父母点点滴滴的理解、支持鼓励,教育督促,无微不至地爱我将牢记在心。

其次,我衷心希望我曾经工作过的CSR能够早日运行和近代物理研究所能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基于对近代物理所的热爱,我想在毕业之际,对我所将来的发展提几点我自己的粗浅想法:

第一,加快改革,加速发展。近代物理研究所地处西部,如果只是和地处大城市和东部的兄弟院所同步改革或者落后于对方,那么近代物理研究所只会落后。我认为:研究所不仅要紧跟中国科学院的改革步伐,更需要有自己完全创新的改革措施,这就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更需要广大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职工有人人爱所的热情。以做强优秀企业的理念,逐步改革研究所的后勤,财务等部门,改变当前这种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理念,逐步走向企业化管理之路。允许畅所欲言,充分发挥研究所每一位职工和学生的爱所激情,甚至可以让普通职工和学生参与到所务会,来畅谈自己对充分发挥发展的想法,言路广了,自然思路就多了,肯定会看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征求到好的建议,更能促进我所快速发展。

第二,人才是关键。科研单位,人才是生存的根本。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现有人才和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如何有宽松的人才机制和人才土壤,如何人尽其才?我所地处西部,如果没有绝对优于东部单位的招聘条件,根本不可能招聘来优秀的人才。另外,建议我所在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方面,不惜花费巨额年薪,充分的科研经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良好学术环境来聘请两到三名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大师,作为我所的领军人物,或者选送优异的人才师从大师去学习。一两个大师可以带动整个学术科研气氛,培育一大批优秀人才,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鼓励科研,建全公平、科学地奖励,惩罚,淘汰的能上能下的机制。公开奖励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年终设立几十万到几千不同等级的奖惩机制,奖惩力度要大。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实行年终表现不好的降级,降岗制度,不要搞终生制,甚至所领导,年终民主评议不好的,也可停金降级。建立起任何岗位都能上能下的奖惩机制。

第四,积极吸收和争取银行贷款,鼓励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放手让有能力的人去创办自负盈亏的大企业,尽快让我所许多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去掉对国内一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技奖励,设立出版基金,每年支持一些有自己创新的书籍的出版。加强我所对外宣传力度,只有让广大考生知道了我们所,才会有更优秀的学生报考我所研究生。

最后,希望明年在我所五十周年庆典的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校友会,并且每个校友能够拿到一个温馨的校友证,能够使我所毕业生和曾经在这里工作学习过的许多海内外人士团结起来,共同为近代物理研究所美好的未来祝福!

 

又一个四年——从考研、调剂、读研到毕业去工作

王凤臣 2006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我们努力去得到我们想要的口味的巧克力,得不到也没有关系,上帝会给你一个,当然口味就不由得你选择了,要看你的运气了。当你剥开你的巧克力,你看着它,想象着它是何种味道,牛奶味或是薄荷味的,可吃起来却不一定和你想象的一样,甚至相去甚远。失望之余,开始寻找下一块巧克力,可是,你发现,即使是同一盒子里的巧克力,每一块味道都不尽相同。我们急切地寻找我们中意的口味的巧克力,却没有认真地去品尝我们正在吃的这一块巧克力。人生就是从一块巧克力到另一块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