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来自全国22所高校的40名大学生齐聚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该所举办的2016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19日上午,近代物理所举行了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所党委副书记袁平致开营辞,对来自相关高校的营员表示欢迎,同时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情况,并为夏令营授旗。仪式结束后,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夏佳文作了题为“人类利器:重离子加速器”的报告,为营员们讲述了重离子加速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鼓励同学们投身重离子科学研究工作。在随后的人文讲座中,兰州大学张克非教授讲述了“丝绸之路与甘肃”,使营员们多角度了解了甘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夏令营安排营员们参观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直线加速器中心、超算中心、材料中心、重离子深层治癌中心等,开设了实验核物理、理论核物理、核技术、核工程与核能科学等专题讲座,并组织所内各学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与营员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及自由交流,使营员们学到了核科学、大科学工程等专业知识,感受了在近代物理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愉悦心情。
在最后一天的活动中,营员们移步户外,通过参与“趣味障碍赛”、“快乐大脚”、“财源滚滚”、“扭转乾坤”、“快乐相扑”、“大力士”等趣味运动项目,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体验了研究所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闭营仪式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刘柯同学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张晓宁同学代表营员发表了参加夏令营的感想,他们表示,为期5天的夏令营活动使营员们收获了知识、友情和对未来的信心,大家对大学毕业后到近代物理所攻读研究生充满期待。
开营仪式
为夏令营授旗
6月18日,近代物理所50多名研究生党员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开展“欢送毕业生阳光户外行”活动。
全体党员在ADS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万江峰带领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在范大军和王玉佩同学主持下,毕业生党员传经授宝,交流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参加活动的党员集体学习了党章,就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积极发言,气氛热烈。
拔河比赛全员参与,同学们随机分成6组,每组队员齐心协力,力争第一。经过6轮角逐,第四小组拔得头筹。
党总支书记邱嵘指出,“欢送毕业生阳光户外行”是近代物理所多年来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促进了研究生各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今年的活动增加了学习党章的内容,效果更好。她说,我们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就是要不忘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表率,做合格党员。她希望同学们立足高远,胸怀远大,全面发展。她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好本职工作,在科技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温入党誓词
分享学习经验
学习讨论党章
拼尽全力争第一
6月17日下午,近代物理所举行2016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和欢送毕业生联欢活动。所长、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肖国青,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平,所长助理马新文,以及全体毕业生、导师和毕业生亲友出席典礼。
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赵红卫宣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关于准予杜成名等54名研究生毕业的决定》。嗣后,在高昂奋进的音乐声中,赵红卫、袁平、马新文等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肖国青为毕业生拨流苏,并握手祝福。肖国青在致辞中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研究所教育事业辛勤付出的导师表示真挚的感谢。肖国青希望毕业生认真学习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时刻牢记“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以后无论是从事重离子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都要勇于担当,直面挑战,坚持对科学的信仰,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坚守科研道德底线,不断探索、敢于创新,不辜负国家、社会和近代物理所的培养。
吴王锁教授作为导师代表送给毕业生三句话:“用好相对论”,“找准定位点”,“走好人生路”,并勉励毕业生脚踏实地,以“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专注态度去面对以后的生活。2016届博士生高永代表全体毕业生,深情追忆了在近代物理所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导师的辛勤培育和父母的默默支持表示感谢,并祝愿近代物理所蓬勃发展,再书华章。硕士生王玉佩代表全体在学研究生,祝愿即将远行的师兄师姐前程似锦。
下午6点开始的联欢活动,歌曲演唱、笛箫演奏、互动游戏等节目穿插进行,使工艺楼前的草坪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毕业生、导师和亲友们互致祝福,互道珍重,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典礼现场
颁发毕业证书
拨流苏
分享毕业蛋糕
6月13日,近代物理所举办青年导师培训班,近年来新聘的40余名研究生导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赵红卫在致辞中强调,导师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具有“育人”的责任感。他要求青年导师从严要求自己,做品德高尚、高瞻远瞩的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坚守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做好学生的榜样,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与参训人员分享了多年来自己作导师的经验,希望青年导师们以这次培训班为新的起点,切实做到学无止境,不负导师使命。
培训班上,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作了题为《创新教育中的导师角色》的报告,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研而优不足为导”,号召导师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从关心研究生做起,设身处地为研究生着想,注重与研究生的沟通交流。国科大教务部业务主管马凌龙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工作报告》为题,介绍了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研究生教学改革——新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讲解了教学质量保障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国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讲授的《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沟通案例心理学分析》课程,从分析当前研究生与导师面对的各种压力入手,通过心理咨询案例提出了导师与研究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近代物理所博导张玉虎研究员讲解了 “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驼队’”精神,与青年导师进行了经验交流。
培训现场
4月11日,近代物理所肖国青所长一行访问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双方讨论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事宜,并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
物光学院党委书记刘金远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肖国青一行到访致辞欢迎。双方分别回顾了多年来在科研项目、本科生实习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同时针对在科教领域可能开展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讨论。为了在新形势下巩固和提升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成效,双方签订协议,近代物理所将在学院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优秀本科生投身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事业。
会后,肖国青向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离子束科学技术与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近代物理所在离子束科学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并与现场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动。
签署协议
作学术报告
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品质,缅怀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近代物理所于4月1日组织开展了新入所职工、研究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等100余人参加的“感念先辈、缅怀先烈”活动。
上午8点40分,纪念近代物理所创建人杨澄中先生的仪式在CSR展厅举行。所党委副书记袁平主持仪式,职工、研究生代表在杨先生塑像前敬献花篮,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在塑像前鞠躬致敬,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作了杨澄中先进事迹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杨澄中的生平、人们心目中的杨澄中以及追忆杨澄中活动纪事,生动呈现了杨澄中先生用一生诠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精神的奋斗历程,以及作为一名优秀党员的高尚品质。
下午2点,缅怀先烈仪式在华林山烈士陵园举行,大家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致敬,并瞻仰了纪念碑。王玉佩同学代表全体研究生发言,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无怨无悔的追求精神、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科研工作中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坚持真理。大家参观了兰州战役纪念馆,重温了战火纷飞年代中的英雄事迹。
听取杨澄中先进事迹报告
悼念革命先烈
3月17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举行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启动仪式,近代物理所所长肖国青、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韦尧兵共同为基地揭牌。
近代物理所所长助理原有进主持启动仪式。肖国青对韦尧兵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兰州理工大学与近代物理所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表示赞赏,并介绍了近代物理所基本情况、主要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现状和发展规划等。韦尧兵等分别对兰州理工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电信学院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双方共同回顾了已经开展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并期望以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纽带,推进双方科教结合的协同发展。
启动仪式后,韦尧兵一行参观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和直线加速器中心等。
启动会现场
肖国青和韦尧兵揭牌
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11月27日,由近代物理所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研究会基础学科分会2015年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教育处高级主管郭大军,国科大物理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王焕玉、学生处处长王岗、招生与学位部副主任冉盈志,教育研究会基础学科分会各单位代表和其他分会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致开幕词,并介绍了近代物理所概况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历史与特点。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熙萌和国科大招生与学位部副主任冉盈志,应邀分别作了题为“适应新常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学位授权点建设”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情况介绍及相关政策解读”的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学科建设”、“招生策略”和“科教协同”议题以及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其他共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更加突出“特色学科”建设,进一步扩大“科教融合”范围,从而更多地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会议代表参观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展厅。
会议现场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近代物理所工会、团委和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2015年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篮球团体赛”圆满落幕。
本届球赛于9月11日下午拉开帷幕,有12支团队参赛,采用小组循环赛和淘汰赛的赛制。比赛场上,运动员主动出击,以矫健娴熟的动作抢球、断球、防守、进攻,激烈争夺、默契传球、密切配合,呈现了精彩纷呈的球艺;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悉心观察、沉着应对场上情况,保证了比赛公平、公正的进行;观战的职工和研究生不遗余力地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欢呼与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实验物理中心联队夺得本届球赛的冠军,加速器总体室队获得亚军,泰基公司队和材料仪器中心联队分获季军。经过工作人员统计,以及参赛队员和观众投票,王嘉琛、穆广宏、杨维青、李鑫、胡正国,分别获得最佳新人、最佳裁判、最佳领队、得分王和三分王等个人奖。
比赛期间阴雨绵绵,但参赛队员热情不减,仍积极参加比赛,充分展现了近代物理所职工和研究生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副所长、工会副主席袁平为比赛开球
比赛瞬间
冠、亚军队运动员合影留念
日前,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评审结果。近代物理所2010级博士研究生颜鑫亮的学位论文入选,颜鑫亮博士的导师周小红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颜鑫亮2007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9月考入近代物理所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10月通过硕博连读考核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赴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执行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于2014年7月完成学位论文《储存环上短寿命缺中子核素的精确质量测量》并获得博士学位。该论文工作在近物所质量测量团队与德国MPIK和GSI等研究人员的紧密合作下完成,利用储存环质谱仪技术在德国GSI的实验储存环(ESR)装置和近物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装置上分别测量了中重核区和A<58核区缺中子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天体X-射线暴中的关键核反应路径。在中重核区,该工作首次测量了 114I, 122La, 123La, 124Ce, 125Ce, 127Pr, 129Nd, 132Pm, 134Sm 和 137Eu等多个原子核的质量。在A<58核区,该工作首次测量了43V,47Mn,49Fe和53Ni等多个原子核的质量,提高了41Ti和45Cr原子核的质量精度。利用实验数据,特别是精确测定的45Cr的质量,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X-射线暴在低质量区快质子俘获反应路径的走向,否定了理论预言的Ca-Sc循环的存在。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Vol.766, No.1 L8 (2013)上。
颜鑫亮和导师周小红研究员、张玉虎研究员于德国海德堡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