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应届毕业生征文汇编

 

游必有方

硕士生 蔡宇伽

弹指之间三年光阴即将过去了,犹记得当年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家乡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犹记得一年以后坐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北京来到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如今的我,却已经毕业在即,不得不感叹时间流逝的匆匆。

再过三个月我可能就身在瑞典的首都Stockholm了,回首三年,要是没有身边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我很难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尤其是我的父亲母亲,我从来没有对他们道一声谢谢,甚至在毕业论文的致谢辞里边都没有出现他们的名字。我的毕业感言就献给他们吧!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念的书不多,却有着中国农民所具有的最朴素的美德—善良、正直和乐观。他们将他们的这些优点和他们的基因一样传给了我,深深影响我的人格,使我在最迷茫的时候都不会迷失。和所有的天下父母一样,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却努力为我创造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尤其是母亲,这几年她的眼睛不好了,我一直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是推说现在家里正需用钱,等再过几年你拿工资了,我再去。爱莫能助,为人子,最惭愧的莫过如是了。所幸的是,瑞典为博士生提供一笔不菲的工资,我的母亲终于可以去医院了。

我的父母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而我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奔三的年龄。想想自己真正陪在父亲母亲身边的日子也就是初中及以前的时候。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较远,通常一月回一次家,大学更甚,一年一次,研究生也是如此,一年一回。我,随着年龄的渐长,已沦为家的过客!回首往昔,这种状态十年有余矣。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我却即将奔赴异国他乡。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呢。好在,孔子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也算是对我的一种安慰吧。

装满我的背包

硕士生 曹殿亮

听说我们毕业的时候,所里会给每一个毕业生发一个背包,博士的大些硕士的小些,我想可能是所里考虑到博士在兰州呆的时间长需要装的东西多些吧(开玩笑的)。不过说实话,我确实很期待着这个包,我想它一定会印着近物所的标志,我要把它装得满满的背着它奔向远方。至于装什么早在好多天以前我就想好了,首先是一些书吧,什么高等量子力学、固体材料的反正以后都用得到,另外当我以后翻起他们的时候我想会有好多的回忆呈现在我的脑海的。再带上几张光盘,那些和同学和老师在一起的照片,社会实践的、组里出游的、在实验室工作的等等早已刻录在光盘里并配上了好听的音乐,慢慢品味去吧。带上我的毕业证、学位证,那是我三年学习工作的肯定,是我用辛勤的劳动,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一切都打算好了,但是我想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无比沉重,装上它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在不远的将来就都只能回忆了。让这一刻慢慢过去吧,我要用我的双眼我的心再一次深深的体味着身边的一切。我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深深热爱的近物所,祝福我吧!我即将踏上人生的又一段旅途,我需要你们的支持!无论身在何方,我们的心依然很近很近…

 

何去何从

博士生 曹树春

意气风发的高中,不知不觉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小结中飘过;浑浑噩噩的大学,故作潇洒地挥挥衣袖;五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在这“匆匆”溜走的岁月里,又有何值得驻足?

儿时的理想懵懵懂懂,师长的语重心长,大家作文时就有了千篇一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然而,心中念叨的往往是“半日闲”的无拘无束。读书廿载有余,自觉天下至无趣者莫过于此;古人见“长河渐落,参昴浮沉”,便有“白兔捣药,嫦娥孤栖”的遐思,科学的理性全无诗人的浪漫,工科尤如是。冰冷的设备、繁乱的连线,眼中闪烁的就是些花绿的仪表;人处其中,慢慢地也就逐渐迟钝、行为枯槁了。荧屏中粗黑的镜架、蓬乱的头发、邋遢的白大褂,也许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科研人员的写照;每逢如此,唯有一笑。

少年心性大抵是轻狂的,“身无半亩”却妄舞“终军弱冠,宗悫长风”的猎猎大旗;徒有知其不可之勇,素无务其精纯之谋,无怪每每碰壁了,幸好还屡败屡战。五年来电子加速器调试,欲速则不达的惩罚,迟钝的同时,也拎清了自身的分量,所谓的无知无畏吧。所幸友贤邻芳,大朴无华的熏陶,不知不觉,“双扣”的口号都成了“冲动是魔鬼”。

做事之心已日趋平静,为人呢?虽游有方,毋须桑梓?如人饮水了。“穷究于理,成就于工”,愿天下理工人共勉之。

三年一梦

硕士生 陈继栋

想当初,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满心期待,那个原以为会很漫长的三年。到如今,三年,原来也只是刹那间的感觉。初一回忆,这三年好像挺干瘦;慢慢品味,这三年的含义似乎又很丰富,曾经的许多的记忆碎片,如凌乱的电影镜头一个接一个地涌了出来。晃晃乎,三年一梦而已。

梦的开始,始于从南宁开往北京西的那列火车,带着考研积攒的些许失落和对北京的憧憬。火车到站了,我踏上了北京这一块土地,我没有什么感觉,一如我在任何一个火车站下车。之后,早认识的朋友,新认识的朋友,接着出现。老朋友变成更老的朋友,新朋友变成老朋友,北京也渐渐变得清晰,亲切,可是,那时候,我又要离开她了,当然,还有许多的朋友和老师,以及玉泉的一草一木。这一梦,在兰州得以延续。

兰州的夏天很凉快,当我们从炎热的北京来到兰州的时候,初来的所有不适,后来都在这凉快中被消解了,再加上那便宜而又极甜的瓜果,在情况还甚不明朗的时候,人已经被俘虏了。当然,避暑、品瓜尝果并不是我们来兰州的原因。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真正地开始我们的科研之旅。我们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并试着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加入探讨未知世界的行列。

关于这部分的镜头似乎特别多,也特别清晰。仿佛就在昨天,张红老师耐心地指导着我们如何选题如何开题;仿佛就在昨天,跟着周师兄辗转于兰大的校园,坐在师兄的跟前看他熟练地传细胞还附带详尽的讲解;仿佛就在昨天,查阅了上百篇的文献,在电脑边一坐就忘了去吃午饭;仿佛就在昨天,第一次熬夜,照细胞,然后习惯了熬夜,成了午夜实验狂;仿佛就在昨天,开始写论文,开始准备答辩,然后答辩结束;仿佛就在昨天,开始填毕业生登记表,哦,对,这真的是在昨天……

三年一梦,这梦不可能只有我。我要感谢所有跟我一起创造这个梦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出现在我的毕业论文最后一页,有的没有,我在这里一并感谢他们。他们,大部分仍会跟我一起,创造下一个三年一梦,我在这里跟他们一起期待。

后记:一个梦的结束,是另一个梦的开始,无需感伤;如果非得感伤,也请在感伤中升华。谨以次短文,纪念这逝去的一梦。

 

工作、学习、快乐

硕士生 陈又新

转眼之间,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就要过去了,回首往昔,还是有颇多感慨。

记得复习考试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那是一种怎样的日子,紧张而忙碌,时间总是觉得不够用,眼前总是有那么多自己还不知道的问题和干不完的工作。考试前夜,心里反而觉得十分的轻松,因为对自己没报什么希望。可能反而是这种轻松的心态帮助我考取了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

对于我一个工作了多年的人,能够有一个去北京脱产学习的机会,那是十分难得的。多年工作之后,终于可以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补充知识,而且因为工作多年,这时的学习可能更有针对性,许多以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现在可以有机会去深入的研究了。仔细想想,如果标准不高的话,我应该没有浪费这个机会。这是一段相对惬意的时光,应该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回所之后,工作似乎很快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总是有那么多的工作在等待完成,自己的课题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向前进展。这时总是那么忙碌,似乎始终没有一个机会回头看看,直到今天。回首这段时光,虽然十分的忙碌,可是看到自己还是向前前进了一些,虽然微乎其微,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人也许就是这样,总是在超越自我中得到进步的。

 

那片盛开的高粱花

博士生 董喜存

连续两个月了,似火的骄阳依然炙烤着大地。天空中一点云都没有,路旁的那些白杨树也是无精打采,好象实在忍受不了眼前的这种现实。再看地里的那些庄稼,由于严重的干旱缺水,在干裂的土地上挣扎着。唯独那片高粱地,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庞大的根系深深地向下扎去,高大笔直的茎秆挺立在那儿就象一道绿色的屏障,尤其是盛开的高粱花,带给我们的是丰收和希望。无论是面对风吹雨打,还是受到盐碱沙荒和病虫杂草的威胁,它都能以强大的抵御能力延续生命。高粱那种顽强无畏的精神使我浮想联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高粱,作为一种普通的禾本科作物,以耐旱、耐盐碱而著称。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同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当一粒种子播到土壤中后,首先要学会适应土壤的温度、湿度及盐碱等条件,贮备养分和能量以迎接新的挑战。嫩绿的子叶顶出了土面,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普照,并经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时间在考验着它,连日来的旱情在考验着它。为此,它不断地努力着、克服着,最终盛开了那代表收获的高粱花。成熟后,它的汁用来做糖和酒精,籽粒可做粮食和饲料,叶片和茎渣做成了优质饲料、纤维板、沼气等。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牺牲了自己,却把好处留给了他人。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尤其是扎根西部的科研人员,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衷情的科研事业。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扎根在西部地区的科研人员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埋头苦干,积极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及其放射性束流线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学装置,并以创新的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为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低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之一。寒区旱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不畏艰难、拼搏努力,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的冰川学、冻土学、沙漠与沙漠化学、高原气候与环境动力学、对流风暴和雷电物理学、寒区旱区水文学、寒区旱区生态学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学科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部门和地方科研项目1000余项,取得的科研成果达500多项。新疆生地所的科研人员面向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需求,在绿洲生态过程与演化机制、绿洲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三大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研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强化以任务带学科的建所方向,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在国际干旱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内一流研究所。还有许多许多的科研人员默默奉献,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工作者纷纷扎根西部,志愿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热爱的科研事业。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一名话:“趁着我们还在年青的时候,趁着我们追求真理的心还在跳动的时候,我的朋友啊,我们要把我们美丽的激情献给伟大的祖国。”

瞧,那片盛开的高粱花!

 

再见,我的学生生涯

博士生 冯文天

5年了,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真的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向这段充满欢笑,充满浪漫,充满豪情壮志的研究生生涯。研究生阶段是一个飞跃的阶段,使我们从一个懵懂的毛头小子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我”。5年的研究生生涯赋予了我智慧、理性以及使我们受用一生的专业知识。回想5年前,刚刚入所时,意气奋发的我们对酒当歌,彻夜长谈。。。这些仿佛都发生在昨天一样。3年前,送别了一帮兄弟姐妹,他们奔赴全国各地,不久,捷报频频传来,现在,终于轮到我们说再见了,开始去打拼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天地。。。

回顾5年的学习生涯,曾经为实验不出结果而沮丧,为茫然间失去目标而彷徨,看着倾注自己诸多心血的博士论文,回想起这些经历,这也许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生活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很幸运,在研究生阶段我碰到了一位好导师,他不仅在学业上孜孜不倦的指导我,而且他的敬业精神、为人处事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很感激近物所这个大家庭,在这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将在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用无穷。。。

毕业了,将踏上新的征程,虽然恋恋不舍,还是要说,再见,我的学生生涯。

 

近物所之夏

硕士生 付云翀

时光如梭,来时夏风煦煦,离时又是一年夏来到。三年硕士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自己又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此时内心充满了完成学业的激动,同时也感到了将要离开近物所的惆怅。自己对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在这凉爽的夏日,感受到的还是那炙热的情感。自己在熟悉的“工艺楼”不知道进进出出过多少次,现在看着淡黄的“工艺楼”总有一种惆怅。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这里研究实验,和组里同仁们一同工作、学习。为了共同目标讨论争吵,但更多的还是相互的帮助和关怀。看着虽然凌乱但是熟悉的办公室总有不舍,但路在前方,还是要坚定的走下去,攀上更高的山峰。

三年时光,有多少人关心帮助自己,自己都铭记在心:无论是招生时华老师的轻声关怀;还是生病中金老师的冒雨看望;亦或是找工作中对前途迷茫时,张老师和邱老师的指导;如此总总或大或小的事情都一一烙在自己心里。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近物人”感到庆幸,庆幸在这样一个如家般温馨的集体中工作、学习、生活。不管前路如何,我都知道在兰州有自己的一个家――近物所,有一群关心爱护自己的人。

我为自己身为“近物人”感到骄傲!

兰州的夏天依然是清风拂面,但内心涌起的何止是一团热火。

 

心底满是感激之情

硕士生 高艳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美好的研究生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悄然流进昨日。漫漫求学路的终点站,曾经祈盼过。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却那么的留恋与不舍。昔日的点点滴滴,装在心底满满的感激之情……

感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姿,为我的人生留下精彩的一笔。

感谢我最尊敬的导师苏弘研究员,他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感谢实验室的董成富老师、李晓刚老师、马晓莉老师和千奕老师,他们在实验进程中,不断为我指点迷津,给予我无私的帮助。

感谢人事教育处的邱嵘老师、华明漪老师和黄凯老师,她们对我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实验室一起并肩战斗的同学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亲如兄弟姐妹般的情感,让我的学习和生活才会变的那么的充实而又意义。

感谢我的公公婆婆,他们不但给了我无尽的关心和照顾,而且给了我理解与支持,让我心里永远那么的温暖。

最后,我要感谢曾经拥有的一切……

下一站,我将踏上新的征程。但在近代物理研究所所经历的每一幕,将是我永远的记忆。因为,美好的记忆,定会愈久弥新!

 

出林手记

——聊以此文,纪念即将逝去的研究生生涯

博士生 郭松

我伫立在丛林边,凝视猩红的太阳。太阳依然气势逼人,但我不再畏缩,我直面它,心中憧憬着彩霞。

五年前,也是如此灼热的阳光,让我不敢直视,转而投入这丛林。我对自己说:我所追求的,那个绰约的倩影,就消失在这林荫路上。

然而这林荫孤寂而静谧,这道路迂回而幽深。在一片草咽风吟,鸟啼虫鸣中,我并未沉醉太久——很快我发现,距离期待中的风姿,似乎渐行渐远。

于是我茫然四顾,不知所措。迟疑中我偏离了蹊径,去追溯岩泉。途中攀援虬曲的老树,戏弄好奇的松鼠,驻足缀花的草茵,驱赶受惊的野兔。最终当我掬起一捧冷冽的清泉浇灭心中躁动的火焰,我明白自己已经迷路。

所幸的是我记得,道路旁边那高高的橡树。即便在这杂花夹树的丛林中,他也是那足够雄伟的路标。断续的风声带来他那摇曳的牵挂,指引我回家。

但几次三番的延误终究耽搁了我的路途,发现这一点时,前路悠远,天已将暮。好在一番发足狂奔之后,总算姑且到达了终点,调理一下喘息,瞋视久违的太阳。

刺痛的眼睑唤醒我对身后丛林的眷恋,那里没有热辣的太阳,只须在密林下沐浴斑驳的阳光。林中的野果鲜美,林中的泉水甘甜,林中的橡树为我将风雨遮掩。

只是这安逸的温床,并不能把生涩的雄心埋藏。前路上的坎坷孤苦,正是娇弱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磨砺中它才能成长起来,取得足够的气魄支配自己的脚步。

但我依然眷恋着这丛林:这里有漫步林荫时沁人心脾的清风,这里有天色熹微时惹人爱怜的露珠,这里有枝头玩闹时相随的燕雀,这里有溪边流连时相嬉的游鱼。在这里,我习惯了清晨采撷娇艳的花朵;在这里,我习惯了傍晚聆听橡树的低语。而今要离开这里,我知道要告别的,是快乐的回忆。

我将怀抱这溢满胸臆的温馨上路,前路也许料峭崎岖。但被快乐浸透过的心灵不应沉迷——那只是灵魂的堕落。比起欢快自在的垂翼蹀躞,我宁愿窒息于挟起的风尘。把我吸引进丛林的也许是彩虹的遗影,但如今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我真正的追求,是浮游天际,俯视下方舞动的云霞。

我将作别这丛林,从此不再回眸,直至日暮斜阳,羽翼凋零。但至少在现在,趁这驻足喘息的空隙,让我再看一眼,我的伙伴,我的橡树,我的丛林。有你们赠与的温暖回忆,我再不会畏缩犹疑。

 

走出困惑

博士生 何旭春

光阴荏苒,转瞬五年。离别的钟声就要在七月的晨曦中敲响。回首求学往事,一幕幕仿似昨日景象。

午夜星光灿烂,凉风习习,我站在窗前,想着即将到来的别离时刻,不禁百感交集。就在这里,就在这座正静憩在夜色中星空下晚风里的塞外古城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最抑郁也是最感受到人间真情的五年时光。

这五年,我曾经深深迷茫;

这五年,我一度无所适从;

这五年,我几乎崩裂坍塌;

我曾经走过漆黑的荒原任冷风吹透单薄的衣衫任冰雨冻结绝望的心;

我曾经痴守寂寥的孤夜看时光滑过无助的指尖梳白了曾经年少的黑发;

我曾信誓旦旦却似乎绝望了众人的眼神……

特别是在那个初冬的夜晚里,当老师们、同学们和家人终于找到了迷茫的我时,他们疲惫的眼神,焦虑而又急切的神情,劝说我醒悟的真诚话语……温暖了我孤寂的心。我发誓一定要拼搏努力!随后在紧张撰写论文的日子里,有每日里无微不至关心我学业和生活的乔老师、敬老师;有跟我一起熬夜设计算法的师弟龙银东;有给我很多工作建议的张炜老师、郭玉辉同学和董金梅同学;有时时询问关心我生活和科研进展的人教处邱老师、华老师,是所有人无私的帮助使我最终度过了这段求学岁月。

我真诚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和给予我厚爱的人们!

离别的钟声即将在七月的晨曦中敲响,过去已成为追忆而未来的更需要拼搏,人生总要向前看,希望在前方,我将不断努力……

 

风之彩

博士生 滑伟

我收到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录取通知,是在04年的春天,一个满目阳光,樱花盛开的季节。报到的时候,是炎热的盛夏。第二天却是难得的凉爽的一天,细雨霏霏中,送走了父亲。

那时的我还只知道,兰州是国内重要的航天基地、核子基地;是飞天的故乡;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而近物所有着深远的传统,雄厚的实力,多个方面在海内外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至于真正的科学研究是怎样的,和之前书本上的学习到底有什么不同,又是什么样的关联,我还是茫然的。行文至此,向我的两位导师和诸位老师、同学致以深深的谢意和敬意。是他(她)们从最初的文献,最初的点点滴滴开始,教会我如何理解课题,如何着手调研,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将思维发散开来,如何相信自己,如何坚持不懈,直至如何感受成功------。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引和启示,很难想像我还在怎样的层面徘徊。师者,首先带领学生入门。

今天,我觉得无论物理、工程都是对一个过程的了解或是应用,有着自身的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只要我们抓住了它的草灰蛇线,用平和公正的心理去体会她,或多或少,她都可以被理解一些。理工之间,学科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差异,也没有什么玄妙和深奥,更没有高低难易。今天的发现就是明天的常识或是谬误。

五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多了些安详、平淡和宽容,少了些浮躁,轻狂和好高骛远,如今的心愿只是静心的钻研,真实的生活。再次向各位老师、同学表达心底的谢意!

在这里的五年,我目睹了CSR的建成,感受了那么多位老师的鞠躬尽瘁,亲见了那么多同学的才气纵横,参加了多次国际会议,听过了诺贝尔奖得主的报告,陪伴过黄河的滚滚东流,看过了皋兰山上的日出日落。今天,我选择了留在所里继续我的课题,有些同学选择了踏上新的征程。长亭,古道,知交难免零落。这既是一种感伤也是一份情怀。

愿各位远去的同学,在天涯海角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正如我心爱的蒲公英!

愿我们都能在拂过的风中感受到天地间的祝福和每个人的信息!

 

岁月如画

博士生 黄继江

邻近毕业的日子我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度过了五年时光慢慢沉淀,沉淀为一幅幅永恒的画面。

夜深了,城市里的灯光一盏一盏的暗下来,有一间屋子依然明亮。透过窗户看见这样一幅画卷几个年青的学生和老师在工作着,几位学生凝神做在电脑前,一行行的程序随着有节奏的键盘声流淌出来。几位学生在示波器、波形仪、电烙铁的工作台前忙碌着,眼睛盯着示波器眉头也随着波形紧锁、舒展。老师点燃了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凝神想了一会到一个同学的旁边坐下耐心的在说着什么,那同学也若有所思的不时的点点头。老师看了看大家的进度又坐下来思考。时钟一圈一圈的走过,天边已经泛亮,这时同学们老师都在微笑,我知道这一夜又打了一次胜仗。

我们日复一日的还能看到一这样一幅画卷,各种各样的屏幕上闪烁着许多的图表和数据,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星球大战飞船中场面,不要误会这就是我们的中控室,几位老师在屏幕前调整着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参数。在中控室的墙壁上贴着我所的荣耀,不是一张张的耀眼奖状而是一组组的测试数据,每当看到这些数据我总会有些莫名的感动,这些数据是老师们几年智慧的凝结,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的奋斗的青春岁月。

在篮球场和足球场上同学们在飞奔和呐喊,尽情挥洒着我们的汗水和激情,赢得了比赛我们击掌庆祝,输了比赛我们调整战术卷土重来。一气合成的三步上篮,势大力沉的门前抽射这一幕幕都定格在回忆中。

就要离开了,整本画卷就要慢慢合上,我将带着它上路。最后感谢近物所的老师和同学们。

 

感激与敬意

博士生 荆西刚

转眼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生活进入了尾声。带着对老师们的无限感激,在临别之际,我近代物理研究所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感谢各位指导教师,五年来在学习、科研上的精心指导和在为人处世上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们如今和未来的每一滴成就都凝结着各位导师的心血。

感谢学院的各个岗位上的老师,五年来在学习、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我们能够快乐而充实地享受在所里的五年学习生活,与您们的无私付出和不辞劳苦地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感谢与我们一起成长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与你们的相处是愉快而又受益匪浅的,时间虽短,但情谊深远。

在我们学业有成、即将毕业之时,我们将五年来对研究所的感激之情融汇于此,向近物所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祝愿近物所欣欣向荣,再创辉煌;祝愿生物物理研究室的事业蒸蒸日上;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近物所的全体学子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硕士生 李德慧

岁月如白驹过隙,三载已经过去。匆匆间毕业的脚步已近,别宴已尽,离歌随起。在这三年中,曾经豪情万丈,也曾经迷茫过;有成功也有失落,有付出也有收获。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站在现在的时刻来回顾一下过去三载的所获所感所想会别有一番风味,别有一番收获与体会。

匆匆间,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告别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研一北京的生活即新鲜惬意又迷茫。国际大都市最先给人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建筑、人流、文化遗址、旅游胜地等,一切都是那样的与西安不同。除此,研究生院丰富的资源又让我叹为观止,上课的环境也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各种各样的课程和很多牛人的讲座,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处在这样的环境,有这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就是要不惬意也难。然而,学习资源的丰富,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迷茫。课程和讲座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而我们自己又对将来所要做的东西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就失去了目标,不知道以何为重,哪些应该重点学习。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学到的实际不多。

与北京的惬意不同,回到兰州给人更多的是心理的不平衡。不说兰州的环境以及学习的资源,回所后的一些遭遇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学和北京的学习,大家一切都是平均的。所谓不患穷而患不均,一些很小的差别,也会引起抱怨的心理,继而会做出一些匆忙的决定。本是小事,奈何初时不能明白。慢慢的,当习惯了不平等,当懒的抱怨的时候,才知道是微不足道。此外,在实际科研过程和学习课程之间的差异,使得从课程学习到开始做科研变成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匆匆落笔,匆匆收笔,是为感言,忆往昔,以鉴于将来。

 

成长的力量

博士生 李桂花

五年时间很长,当年刚出炉的青涩少年现在已自称“熟男”。

五年时间很短,好像刚刚认识,转眼分离就在眼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给了我人生经历中不平凡的五年。在这里,我的生命开始变得精确、丰富和温暖。

在这个美丽的院子里,梧桐树荫密密匝匝,丁香喷吐着袭人的花香,山楂树挂满累累的果实,它们都静静地围绕着巨大而神秘的加速器,这幅图画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

成长,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五年来,每一行程序,每一幅电路图,每一次讨论化成一个个铺路的鹅卵石,带着我在生命的甬道上走得更远。这里有老师领路,踩着他们的足迹让人感到踏实。他们的成就,他们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做人的深度和广度。周围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行为,演示着精进。此刻,属于我的前进道路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朋友,让人愿意终其一生去寻找的珍宝。在这五年中,他们像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在我眼前发光。是的,他们都像水晶,虽然颜色缤纷,但清澈透明是一样的,一眼就能看到心底的纯净。面对他们,在红尘中待得太久的我也不由得卸下武装,用自己最纯净透明的心,映射出彼此的光彩。我们会争吵,但我们更多的是毫无保留的交流,发自内心的快乐,甚至是没心没肺的玩笑。生命原来可以这样快意,这样真诚,这样温暖。

在这里,我们成长,我们积蓄力量,确定人生的方向。我们没有像现在这样成熟又年轻,理智又有激情。我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懂得使命,懂得责任。

离别的前奏已经响起,忙碌和欢笑掩盖了那一刻的不舍。家在远方的同学开始细数兰州的好处,一起吃饭的频率明显多起来,希望能补上五年都没去吃的兰州小吃,这都是在为离开做准备。生离我们不去想,假装它不会随着笑声悄悄袭来,我们只想铭刻这生命中间最好的五年。

想要说感谢,想要说忧伤,想要说不舍,但我知道,这种话说出来注定会被鄙视。所以,什么都别说了,我的朋友,我们要一起前行,不论你们在哪里,最关注的目光总会投给你们,大家的挫折、成功、喜悦,我都是最愿意分享的人。

 

培养与成长

硕士生 李国宏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紧张而又有意义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将结束。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工作的这几年时间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感到自身的不足。回首往日自己从一个刚刚离开校门的学生、对以后的生活工作没有长远打算到现在初步获得工作经验,掌握一些科研工作技能的成长,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回想起来,在这一阶段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面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发法。在学习当中、工作当中、生活当中各种困难以及突发事件常常出现,不可避免,学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各种头绪中理出事件的关键问题、学会如何处理这些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如何创造条件使问题的解决简单、快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从事科研工作以及将要走上社会的我们来说,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建立更显重要。正是在近物所这阶段学习工作的过程使我认识到这些能力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完善。

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的科研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接触科研工作的机会;感谢近物所创造的科学研究氛围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工作经验、生活经验使我们受益终身。我深深的为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研究所学习工作感到自豪。

 

 

永远铭记的足迹

硕士生 李小飞

三年前的相聚,留下一串美好的回忆;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就要各奔东西。回首我们曾经的相聚,相知,共同奋斗,努力学习。心中泛起一串串的涟漪,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心中永远铭记那一段生活的足迹。

三年的生活就是一列火车上我们共同的经历。三年前我们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年,坐上了一列火车,在这列火车上,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悲伤过,呐喊过。这趟列车走过心目中的圣地。有十月的香山,八达岭长城,中关村研究生院,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我们这群孩子欣赏着车外的风景,在美与智慧的氛围中成长,在导师和学长们的关怀下进步,在思考和实践中成熟。

火车从起点到现在已经行驶了快三年了,马上就要到站了,我就要下车了。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在火车上,夜晚来临时我们就海阔天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洗下脸,振奋精神,开始新一天的旅程。回想起来,心中感觉既充实又温暖。

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绚丽的人生正等待我们去谱写。美好的梦终究要实现,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莫斯科人不相信眼泪,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的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属于自己的明天。

 

悠扬的春天

硕士生 刘达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分手又即在眼前,和大学毕业相比,少了些迷茫,多了些疲倦和自信.

这三年来将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兰州,将有许多刻在记忆里而化为永久的一幕幕;四月的飞雪,夏天的舒适,秋天的绵绵,十月飞沙····· 当然,还有最爱的母亲河,我会永远铭记在心的。

这三年,更多的是忙碌,紧张;还有更多的不安和躁动;

见面第一句往往是:“有信号了吗?”,哈!当然是问实验进展了。

“我的出信号了!” 满面春风;

“我的还没有~” 难掩疲惫;

“I got it! I got it! 哇!我可以毕业啦!” 兴奋的睡不着;

“小伙,干的不错!可以毕业啦!”   鉴定完毕!

实验室里的忙碌,是那么让人回味:

“第一次别指望把实验做出来!”经验之谈啊!经历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我们的精灵,暮然回首,原来他就在我们身边!

一切的一切都成往昔。

记忆中留下了好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但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有时间。现在甚至没有时间作更多的回味,新的旅途已经开启,我会一直努力,为了某天能回来,重新走过那段路。

 

人生飞跃

博士生 刘伍丰

硕博连读阶段是我人生飞跃的阶段,走出青涩,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智慧、理性和成熟。我为这五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而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而充满自信与希望!回想这五年,往事历历在目。还记得五年前的那些我们吗?是那样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还记得在所里上课的那些我们吗?对知识是多么地如饥似渴;还记得在下室时的那些我们吗?是多么地激情四射;还记得在实验中的那些我们吗?是多么地专注认真……还记得我们吗?还记得那些事吗?近代物理研究所,你记得吗?你应该记得,我也记得。我记得自己跟导师披星戴月地做研究;我记得自己跟同学在科学的道路上的日夜兼程;我记得我们每一个人对科学的执着与努力。

要毕业了,我们又经过了一个加油站。这五年,我受益匪浅。这五年,我懂得了“人生价值”;这五年,我懂得了“做人做事”;这五年,我懂得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五年,我懂得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五年,我也懂得了“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要离开了才知道心里有多么的不舍,但毕业并不是感情的终结,记住这番情谊,天涯比邻而已。当然,在近物所的这几年,我在大家的关怀中长大,没有这份关怀,难以想象今天的我。春晖有惠,寸草念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我想对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说声谢谢,你们的付出让我终身受益。五年的一幕幕像一场电影,不断在重复上映,抓不住想着你们的心,祝福着大家各自珍重。

 

回眸

硕士生 缪婷婷

时光匆匆,转眼间要与培养了我三年的研究所离别了。有依依惜别之感,但让我更加感动的是这三年来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对新生活的向往。

研究生阶段是飞跃的阶段,走出青涩,它赋予了我智慧、理性和成熟。我为这三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人生的收获而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而充满信心与希望。

回眸这三年的时光,实验室里的情景历历在目。我的导师赵红卫老师,无论是在事业、科研、家庭中,他都很成功。他不仅是我科研学习中的导师,更是我人生路上最尊敬的恩师。在赵老师身上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科研,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一个科研方向的领航人,一个家庭的主人。刘占稳老师兢兢业业的科研奉献精神,让我在当今这个时代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身影。他对科研工作的热爱,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让我由衷的敬重。师兄师姐们的拼搏和上进,激励着我不断前进。看到他们收获的喜悦,我也为之兴奋,但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他们的成功对我的激励。无数次在心中对自己说,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与此同时,我也为同在一个师门下的我而高兴,很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不能掉队,不能为师门摸黑,我要努力,我要上进,我要成功。在实验室这个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温暖;感受到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实验室工作的热情;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所里为我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平台,这里有很多老师在默默付出着,特别是人教处的各位老师,在临近毕业时,只有他们是最辛苦的,一次次的提醒督促,才不致于我们在繁琐的毕业手续中无所适从。

在这里,我想对这些最可爱的人们说一句,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我沉积了多年的懒惰习惯渐渐去除;因为你们,我学会了待人谦和,与人友善;因为你们,我学会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亲历亲为,尽心尽力;因为你们,我学会了对工作的热爱。无论将来我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我都应该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只因为一份热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人生即将开始,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奋斗中走向成熟的,我也必将在走过学生时代之后,创造我人生的另一种神话。

 

放飞青春

博士生 莫丹

匆匆五载,不似十七八岁花季飘过,不同二十牛犊初生。在经历过高中大学的春夏时光,经历的是青春花朵最后的绽放。没有了花蕾的羞涩,没有弱冠的轻狂。在沉稳和内敛中让岁月不迟暮,让激情不消退,让青春更飞扬。

初到近物所,在复试的面试上,记得我曾豪情地说过:“今天我以近物所为荣,明天近物所以我为荣。”五年过去,言犹在耳。倘若时光再回到从前,我会对那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说些什么呢?

整理一下情绪,我想我会这么说:小伙,你将在这完成你的学业。接下来的五年,你会收获很多。不要担心什么,只要大胆地投入,认真地去做就够了。付出总会有收获。遇到困难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就能过去。利用可以发挥的空间,去尽力完成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在你的身边会有很多人帮助你。你有好的导师,会关心你生活和工作。你有好的师兄会传授你实验的经验。所以工作上的事情不要过多的担心。当然你会遇到实验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要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才能解决。你要做的是,不要灰心,不要抱怨。不懈摸索,大胆尝试。最后实验会成功的。在学业上,你会学很多新的课程。有些和专业密切相关的,要多下功夫,毕竟以后都是用得着的。好好学外语,外语总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所里交流合作很多,练习口语,很重要。不要让听力和口语阻碍你的交流。英文的书籍和文章将成为你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多看文献是很有帮助的,实验中好的想法,解决问题好的办法可能都能从文献中找到。早点动手实验是有必要的。主动地去做实验,而不要被动的去做。多动手,多问人。不看文献不行,不做实验也不行。文献和实验两手都要抓,不断积累经验,让二者相互促进。多写文章,写第一篇文章总是最难的。所以,做好反复修改文章的准备。写文章没有平时的大量文献的阅读积累是不可能写好的。功夫花在平时,平时翻阅大量的英文资料,对写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修改文章时,要认真修改,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投稿顺利。注意到这些就够了,所以学习和工作上努力去做吧,不要太多的担心。在所在的研究组里,你会感觉这是个融洽的集体,而这些都是你由衷喜欢,割舍不断的。你会参加很多活动,积极地去参加,多多锻炼身体。爬山,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等你都会喜欢的。利用课余时间去看看书吧,省图书馆和分院图书馆有很多很多书。你会在这里认识很多人,很多同学都会成为你生命中重要的朋友。你不会后悔来到近物所的,只要你认真地去度过。因为时间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去开心认真的度过接下来的几年时光吧。

当我整理完这些,我仿佛看到那个少年在对我点头微笑。而现在的我即便乘上了辞别青春的火车,但我依然充满信心,对过去不后悔,对今天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希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年轻!

 

守望在1800MHz的2255

硕士生 彭书赋

记得从北京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来兰州后,热心的同学很快就帮我们把手机号给弄好了,当时我就选了这个号。在这两年中,她一直都在守候着来自1800 MHz 的每一个电话和短信,而我却是经常把她扔在宿舍里不管,心想没事也没有谁找,这样,有时几个星期手机都是出于没电状态,仅仅是每周给家里打个电话问个好报个平安(已经成为例行事务),结果是,一直是在吃完中饭或是晚饭后才看到从家人、朋友、同学们的亲切关怀、问候与催促,心中的那股暖流催促着我,然后该打电话的打电话,该回短信的回短信。

… …

时间走到了2009年3月,开始忙碌着跟毕业相关的那些事情,不时地有比较重要的,不过还是没有把手机带在身上,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我的生活:工作的时候工作;玩的时候还是在玩。直到一天晚上过后,突然觉得在兰州这里有了些许牵挂,我守望在2255旁边、2255守候在1800 MHz 波段边,偶尔一天没什么响动,心里竟有些空空的,进而到了特别渴望而非常敏感的地步,一听到身边有细微的振动,虽然好多次并不是手机的,我第一时间就是去摸2255在哪里,检查一下是否有新的消息。就这样默默地看着2255,惆怅之情不免在心中油然生起,有时候不禁地长叹一声:唉… … 这是怎么啦?

要不要等离开这个大家庭后把2255给换掉,心里那两个小人一直在打着架,今天才发觉还有值得我默默守望着的那份子,不换也罢,工作地离兰州不远,也许2255在身边日子我会更觉温馨。

 

毕业杂感

博士生 阮芳芳

2003年的秋天,只身从江南小镇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学习、生活,还安了家。五年多的时间,黄河岸的风沙水土,洗炼了从喧嚣出走的我。

考研前的我在一堆的团学、班级工作中几乎把自己淹没,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留给那个最原本的自我。突然一天,决定要做最简单的自己,过简单的生活,辞去了有的没的职务。半年后婉言谢绝了上海某研究所刚来任教的Dr.袁的建议,拖着小行李箱,伴着已然开始肆虐的SARS,踏上了来近物所复试的列车。之后便是认识新朋友,复试,隔离,毕业,报到……

来所第一年是最没忧虑的,开心地把自己当个孩子。偶尔的偶尔,才会无端的感伤,害怕有什么珍贵的东西,被遗忘在了我不能回去的从前。下室后就开始天昏地暗、没完没了的泡实验室、准备实验,从粗工、电工、制图到一个实验的负责人,一路摸索着前进。因为后期转方向,博士论文工作一度陷入很大的困难。幸好,我有很棒的导师和她下面很棒的团队。大师兄更是倾囊相受、不分节假日地指导我的工作,让原本只懂些花拳绣腿的我,从无到有,完成了谱仪的设计、建造、测试、优化和最后的论文实验,得到了相关方面很有意思的首批实验结果。或许算不上出色的工作,可是从第一枚螺钉、第一个焊点到论文的完成,这一切似是孕育生命的全过程,像初为人母的妇人,珍惜,也由衷地感激这折磨人的经历。

他们说:用心坚持才是真正的努力。习惯临时抱佛脚的我第一次在学习中做到这一点。师兄好几次劝我,不行就延到秋季毕业吧,Lee总担心我把最后一根弦崩断。可惜,愚钝的我不喜欢在重大问题上给自己留退路。已然与智慧无缘,再不懂些许坚持就该一无是处了。这大概就是我的生存之道吧。当然,期间要感谢很多人。正如论文致谢中提到的每一位爱我、帮助我的家人、老师、朋友、同学和领导。

记得刚来时,没学过核物理、对核物理实验一窍不通的我一直对专业心存畏惧,反复犹豫后,终于在一个不尴尬的场合把自己的困扰跟导师坦白。蔡晓红老师说:你现在的专业程度怎么样并不重要,你看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事的态度才是影响你今后能在科研这条路走多远的关键。感谢她一席话的鼓励,让我坚定了信念,开始挑战自己和未知。其实,决定留下来工作,除了科研环境和合作团队外,很大一个原因是想从她身上学到我很欣赏的品质——自我管理能力。我曾请她给我机会在她身边做些杂事,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工作时的她,观察和学习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打从懂事后就一直羡慕那些有目标、勤奋努力的人,并且相信,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纵使有胆识、有抱负、才华横溢,也难有大成就。虽然深信勤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之一,但苦于生性随意,一直没能做好这点。希望,工作后的我,能在这点多有改善。

 

整理行囊,再启程

硕士生 陶家军

2006年9月到如今,我人生的又一个阶段也终于走近了终点,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里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并且在不断的适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回首间,难以割舍的是兄弟同学之间的情谊,无法忘记的是老师师兄师姐们的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当然,生活本就多彩,同样不能缺少的还有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是它们不厌其烦的让我回到正确的道路,给予我成长的营养和动力。

在玉泉路的时候,近物所的五个青年成为了哪里的绝对少数,不可避免的我们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好在有所里人教处老师默默的关怀,也有生物系刘斌及其他老师的细心的支持,当然非常重要的还有我们自己的团结一心,所以我们受到了大家的尊敬,成功的融入了生物系512班这个大集体中。特别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的班长李春禄,他非常的细心,任何事情都会嘱托我照顾好我的四位兄弟,这里就顺便送上我的祝福,愿他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吧!

另外,我必须要提到是和我、陈继栋、刘智全三个人同在一个大宿舍的微生物研究所的三个好兄弟以及楼下我们班的三位美女姐妹(鉴于个人隐私,这里就不注明了,哈哈,抱歉!)在玉泉路的一年可能是我至今过的最自由最快乐的一年吧,因为同样是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个我认为会共度余生的人!

虽然不舍,可是每个人总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得,于是一年之后我离开了北京,离开了玉泉路,离开了那么多的老师、朋友还有她,我来到了兰州,在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研究生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我是个很容易适应新环境的人,于是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也认识许多新的朋友。这些朋友绝大多数是在科研和学生会工作中认识的,我的师兄师姐们(金晓东、李萍、刘新国、何晶、周立斌、吴庆丰等等,等等)他们给予我太多太多的帮助,在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是他们不断的鼓励我帮助我解决问题,让我终于完成了课题,取得了最后的答辩的成功,这里请接受我最最真诚的敬礼!

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是个非常踏实,非常细心也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的工作非常忙,忙到我真的为他担心,可是我的每一件事他都挂在心上,对于李老师的感谢我真的难以言表,这里只希望李老师在以后的岁月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除了科研上的工作之外,我作为学生会的一员,和学生会的各位师兄师姐及其他同学都曾经一起工作,互相帮助。这里我说声,“认识你们我真的很高兴”!特别是田茂辉、申铁龙、付云冲,他们还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对于,研三我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却基本没有为大家所什么事情,我真的非常的抱歉,也厚着脸皮希望大家的谅解吧……

对于人教处老师工作中的烦恼我还是比较理解的,看到她们一次又一次的通知,我能够想象她们工作的强度,我都怀疑我是否可以忍受呢,真的非常的感谢你们为我们的付出,这里致以我最最崇高的敬礼,并祝愿您们万事如意,永远年轻!

然而,现在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我们也都将开始新的里程,祝愿你们,祝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成功,快乐!

 

润物无声

硕士生 田茂辉

时光荏苒,三年匆匆。我身在其中,不觉时间飞快;结束时,才发现是如此短暂,如此精彩,这般的让人怀念。我对硕士学习生活的最大感触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咋一想来三年有点空荡,有点失落,可是仔细想来我却被悄悄地改变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一切无形的内在的想法都在无声的感化中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这是我周围的老师,同事,尤其我的导师宋明涛老师对我最大的教育和帮助。他们并未曾耳提面命,通过无声的教育时时刻刻影响我的想法,我的行动。

在大学将结束时,迷茫的我做了一个随心不曾认真考虑的抉择,成了百万考研盲流中的一员。在最开始的阶段我甚至还是不清楚我将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一种挫败感在开始的一年一直伴随着我。到所的最开始阶段,我仍然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变成一种自信。对我的这种改变,要衷心感谢宋老师。为了调整我的认识误区,他不断鼓励我,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闪亮的地方。在三年的接触中,他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我,改变着我。他对待问题态度,让我学到了认真负责的科研精神;而他身上君子坦荡的气质,让我学到了做人的原则,诚恳而不做作,务实而不张扬。

一切都是从陌生开始,从熟悉落幕。周而复始的循环,给我了不断学习和超越的动力。衷心感谢人生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三年

硕士生 王长虹

09年的夏天就这么来了。寒暑易节,春秋无言,忽焉三载,四顾茫然。三年来,认识了一些人,读了一些书,做了一些工作,走了一些地方,学了一些知识。三年了,人成熟了一些,白头发多了几根儿,愁滋味也渐识了几分。分明青春年少、明媚欢快的三年,到此却有些难言,因为又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小节点,因为离别即在眼前。

硕士研究生求学的三年,由于时间离的近,路途走的远,所以印象格外地真切,俨然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少年的求学,当然不仅仅是走进图书馆,小字瞪大眼。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自幼生长在中原大地的我,为学业也渐渐有机会出入燕赵之地,来去陇秦之间,感受慷慨悲歌之音,领略铁板铜琶之韵。西部风物之壮美,祖国山河之如画,到此方是领略到了。然而美景还不仅仅在此,风景这边也好——刚到中国科学院读书的学生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眼界总是突然地变的如此宽阔,原来,见识学问的广大和深刻是这么的容易,接触高精尖的科学装置和实验技术是这么的方便。三年两地的学习生活是愉快而充实的,丰富多彩的各类课程讲座为我的学习打开了崭新的局面,亲自动手的大科学装置上的前沿基础性物理学实验让我渐渐学会了高效率地做事和全局性地思考,在各位老师和同学帮助之下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让我明白了如何从表面之下见科学、细微之处观精神。这些,不正是追求学问之门径么?逝者如斯,何待来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固然英雄气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似儿女情长。我们又要毕业了,三年前,人家叫我“学”士,三月后,人家叫我“硕”士,但我还是想听到大家叫我“小王”。有一句话:来不是相聚,去也不是分离,因为当下的缘分,你我共欣喜。唯愿诸位安好!

是为毕业感言。

 

毕业感言----彷徨中前行

博士生 王庆武

硕士毕业时,面临继续考博或是找工作的选择。但无论怎样,我都想,我要到研究所看看。于是我来到了近物所。研究所确实不同于中国的普通高校。这里科研活动非常活跃,每年都有国内外的专家到此交流合作。然而在此,我却有些迷失了方向。

我做的是理论研究,而所里偏重于实验,而且与我研究的内容目前还连接不上。如何选择一个方向坚定地做下去是我这几年一直在追寻的。早听说,做理论研究需要毅力,没有绝对的兴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觉得我不缺少毅力,而是缺少方向。当我决心自学英语,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可以较熟练的阅读专业文献了。我常以此自励。然而当我在不同方向转来换去时,我开始犹豫,想放弃物理研究。坚持了这么多年,看着那些曾经爱好物理的同学最终选择了其他职业,觉得如果自己也放弃迟早会后悔的。心灵深处总有这样一个声音:也许目前没做出重大成绩,但坚持下去,通过努力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三年的时间转瞬就过去了。回想起来,彷徨中自己也学到很多知识。接触了很多人,见过了一些事。当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老师同学朋友以及亲人的帮助支持鼓励。这些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无论过去是成功还是失败,总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不后悔曾经做出的选择,但为三年中浪费了不少时间感到羞愧。

 

天之大

硕士生 王世陶

毕业啦!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终于走到了结点。回想三年来走过的路,有太多的不平凡:有不断的欣喜,也有极端的失落。总之,读研的三年在我的人生路上留下了崭新的记忆。在此捡取几个片段作为硕士生涯不平凡的见证。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新鲜。从小到大都没踏出过山东半岛这片狭隘土地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就读本科也还在山东。畅游世界一直是我的梦想,从小我就对新地方,新城市有一种莫名的向往。我有着这样的梦想,而都二十多岁了却没有走出过省,这使我对走出山东的渴望无比强烈。

当接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硕士复试通知,可以到祖国的大西北——甘肃兰州参加复试的那一刻,心情无比激动。当乘着西去的火车在有节奏的嘎达声中前行的时候,我心里想,在接下来的某时某刻我就可以踏出山东的地界了!火车行驶了一夜,当我还在迷糊的时候,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徐州欢迎你。哇,此时此刻,我知道我已经离开山东,进入江苏了!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走出山东!我兴奋的向我身边的乘客“报告”了我的这一项重大突破。接下来一连穿越了安徽,河南,陕西,进入甘肃境内。穿越祖国广袤土地给我带来的好心情使我的复试格外顺利,当我知道被录取的时候,一种感觉用上心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究生第一年可以在北京就读着实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当我要离开家到北京上学的时候,连邻居家的老爷爷都羡慕道,这可是到皇帝生活的地方呀!在北京学习的一年使我既在学术上长了见识,又领略了首都的无限风光。在这里,见到了只有在书本和媒体上才能见到的科学界牛人,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众多院士等,大大填补了本科时没能看到他们的遗憾。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八达岭长城,中央电视台……听到太多而以前从没见过的这些地方终于可以尽收眼底了。

回到兰州,就要踏踏实实的跟着导师搞研究了。导师给我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再加上导师细心的指导,使我能够逐渐进入科研状态,并顺利的完成了硕士学业。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于学基础科学的人,找工作极其困难,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就更加困难了。所以我毅然决然的报考了博士研究生。我希望在未来三年的博士阶段,能找到新的航向,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完成学业,并在社会大家庭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毕业感言-集体

博士生 魏孔芳

2004年9月——2009年6月,转眼间五年时间已经过去。答辩结束后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回忆五年中自己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继续学习,惊喜地发现所里安排徐瑚珊老师,苏弘老师,侯明东老师,夏佳文老师,王彦瑜老师,金运范老师,党秉荣老师给我们讲授课程。记得徐瑚珊老师讲授的‘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把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家调研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小组根据各位同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工,大家团结互助,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2005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结束后,我开始参加研究组的各项实验。第一次在实践中去继续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各位老师和师兄给我很多的帮助,使我从一开始只会问“为什么”逐渐转变为后来可以自己去处理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以后的几年中,自己开始准备、完成自己的论文工作中。这个过程更是离不开老师和同事的帮助。样品制备时,老师给予指导;辐照实验时,大家一起值班;样品分析时更是不能缺少老师的专业指导;数据分析时,老师,同事,同学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现在,当自己论文工作完成的时候,自己也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凭借一己之力不可能获得成功。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必须共同努力,团结互助才能达到团队和个体的共赢。

 

岁月如诗

博士生 吴鸣

时光荏苒,岁月如诗。

行走于西北的天空下,如影相随的是那如诗的岁月,那如诗的岁月里有我们最快乐与美好的年轻时代。蓦然回首,五年时光宛如昨日的故事,清晰可见,触手可及。每每思来,心中便有一股暖暖的情怀在流淌,很多时候都为自己的经历,身边的人们在感动,总想说些什么,却始终说不清楚、弄不明白!也许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五年时光是前生的约定,今生的承诺,来生的牵挂!

时光荏苒,岁月如诗。这首诗首先是一首成长的叙事诗。

在伴随着快乐、迷惘和拼搏、努力的博士五年时光里,导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我如沐春风、倍感温馨,也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当然绝不仅仅是导师,周围的所有老师一样的关心我爱护我,每一次失败后有他们的鼓励,每一次成功后更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每一次生活上的困难有他们的鼎立相助,就这样的每一次,我们进步了,我们成长了。回想起和老师们在一起的时光,使我感到如一股暖意细水长流,源自内心而又淌遍全身。

时光荏苒,岁月如诗。这首诗也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诗。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那朵花,时时散发迷人的清香,张扬怒放在我的心中,我们用五年的同窗岁月将友谊呵护,而亲爱的朋友们用你们的热情与和善,陪伴了我五年的时光,一路走来,一路花香,一路芬芳。我们虽然在不同的课题组,但五年来,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共同进步;高兴时,把酒言欢,失意时,促膝长谈。我们携手走了过来,我们曾经用心地描绘着自己这段青春时光,我们告诉自己,我们奋斗过!不管它是否绚丽夺目、光彩照人,我们都可以对自己说我们青春无悔。

时光荏苒,岁月如诗。这首诗也是一首人生的哲理诗。

冬去春来,五载寒暑,岁月的年轮在我们的身上,五年如诗的岁月,对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爱已经融入到我生命的每一处角落!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在近物所漫步,喜欢默默地看着近物所的一草一木,喜欢看实验室午夜的灯光,喜欢看球场上的生龙活虎,喜欢这里一切的一切。但人生就像登山,要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步一步往上爬。站的越高,视野才越开阔,风景也越美丽。毕业,意味着我们又过一个山峰。而当我驻足停望时,才发现前方的征途还很遥远。我稍做停顿,环顾四周的风景,用心爱恋而不执着眷恋,做几下深呼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

我想告诉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我爱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这里,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人生的浪漫情怀!

也许只有夜晚的星空、窗外的流云知道,告别五年的时光:我的眼睛一定写满思念,我的脑中一定流淌生动的一切,我的心中一定刻满了甜蜜的回忆。而此刻我愿深深的俯首,将这诚挚的心意化作我们共同的祝福,祝愿近物所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回忆

硕士生 武大鹏

时光飞逝,仿佛昨天我们才刚来到近物所进行研究生考试的面试,今天我们却将完成自己的学习生生涯,告别近物所。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里,一切由陌生到熟悉,由失望到喜欢。从老师到同学再到同事,从加速器到束流线再到储存环,从办公室到食堂再到运动场……近物所的一切已经化为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三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看到了一名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高贵品质,了解了科研活动的艰辛,感受了团队合作的可贵,也体会了工作过程中的快乐。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热心帮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科研氛围,让每个置于其中的人都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让我们在饱饮知识甘泉的同时,获得精神和人格的升华。身在近物所的三年,我们深深为近物所认真求实、拼搏进取的科研精神所鼓舞和感动。

在此离别之际,我想对近物所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说声谢谢,你们的付出让我们终身受益。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各自的人生到道路走向辉煌。也祝愿近物所的明天更加美好。

 

离开,在这个繁忙的日子

硕士生 严亚平

多少往事尚留心中,多少朋友依然不舍,前进的脚步永远匆匆,前进的我们不得不离开。在这个繁忙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离开了我们尊敬的老师,离开了我们亲爱的朋友,离开了这个永远不会忘怀的地方----近代物理研究所。

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的事,一恍惚,却定格为回忆。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在所时对研究所总是不停地抱怨,真要离开却是万分依恋,万分不舍。此时站在漫漫求学道路的又一十字口,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面对尊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无法带走,愿文字留住美好的记忆。

在研究所的3年学习中,导师不辞辛苦孜孜不倦的教会了我许多,师兄师姐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但是我自己却活得糊里糊涂,每天一副得过且过的心态。“责任意味着牺牲,不辛苦就没有轻松,不痛苦就没有快乐”《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高齐的话这些天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自己的,在他的身上,有许多的社会的,家庭的,亲人的属性,他有许多的角色需要扮演好。以后,我不能继续自私的活着,我们年轻,所以我们不怕辛苦,我们渴望快乐,所以我们不怕痛苦。伤心的哭过了,痛快的笑过了,人生才不会麻木,生命才能有意义。

毕业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下一个里程的开始,离别不需过于伤感,它是下一次相聚的来临。让我们点击一下刷新键,一切从零开始,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成绩不断刷新,同时祝愿我的研究所更加辉煌,老师工作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七年的异乡求学生涯,远离家人,但是亲情却始终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撑。感谢父母、兄妹和亲朋好友对我的支持。在此祝愿家人能够身体健康,岁岁平安!

记忆中留下了好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但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没有时间。现在甚至还有很多的茫然,我会一直努力,为了某天能回母校,重新走过那段路。

 

三年回忆

硕士生 杨成绍

时光荏苒,顿时便把三载光阴撇在历史车轮之后。时间飞逝,却不能使我们忘却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不能忘记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了三年的老师与同学;不能忘记前来参加复试时候的紧张与激动;不能忘记前去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的激动场景;不能忘记我们在拔河比赛中齐心协力欢呼雀跃的场面;不能忘记毕业答辩会上的自信与从容;不能忘记散伙饭时同学们真情的祝福;不能忘记的有太多太多。在这三年里,我们学会了很多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三年来,在各位老师的悉心关照下,我们逐渐了解并开始接触科研工作。借着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的机会,我们逐渐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完成了硕士学业;借着实验值班的机会,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年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现在到了分别的时候,却有太多地回忆留下。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说离开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把握,不断向前迈进。我衷心的祝愿各位同学:一路走好!

 

毕业感慨

硕士生 姚向武

好似春暖花开,还没来得及欣赏,却是春去夏来,烈日炎炎。又仿佛是值了一个大夜班,却已斗转星移,三年过去。迷迷糊糊中,我们行将毕业。此时的人们总是多了几份感慨。那我呢,我该感慨什么?哦,有了:今年的沙尘暴比去年来得更早、更彻底,真是十里扬沙,遮天蔽日;马路边的槐树上虫子比去年多了一倍,沙沙的搭着一根根丝空降一地,真不知道他们的战略目的,难道是要消灭全人类?匍匐的兰山永远那么雄伟,除了高还真没发现别的特点,可总是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在山顶收费!为了拉动我们的GDP,政府又差点开挖我们的渭源路……

感慨的这些,只是身边的一些个例,不足为奇。事实是,我们的身边有中国独一无二的重离子加速器,有博学多才的导师、朴实勤奋的同事、个性鲜明而又踏实肯干的同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感慨、去回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祝愿毕业的同学们整理好离别的思绪,梳理过去的点点滴滴,背负起明天的行囊,大踏步的向前走,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每一位过的都好。

 

写在毕业时

硕士生 余军

在若干年后,要怎么回忆,那些已经很久没有想起的事情,那些安静地躺在浮草上沉默不语的表情,那些转瞬即逝又恋恋不舍的时光。

六月,刚诞生的夏季,毕业,想写点什么……

研究生的三年时光就像一列火车疾驰而过,就如同脑海里面的歌剧,在这一刻,圆满谢幕。

还记得刚到科大上课时,我们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庞,还记得刚来兰州时那发白的嘴唇以及不幸生病住院同学老师关切的眼神,还记得在实验室调束流值班后那黑黑的眼圈,还记得下雪天爬到皋兰山上那冻得红红的笑脸……

实验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运动场上我们曾经痛快的洒下汗水,元旦晚会的礼堂上我们曾经尽情歌唱。从宿舍通往实验楼的路是很长很直的,路边的那些小树,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吧,现在它们也长大了些,阳光下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我们三年的一段段回忆。它们依然站在路边,站在我们曾走过的每个角落。在那些简单而清澈的日子里我们骑着单车穿越晨曦中的校园,踏着天边绯红的夕阳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风中会传来青草的气息,夹杂着泥土的清香,天空中不时有飞鸟掠过,划出优美的弧线,在院子的一大片三叶草地里寻找给人带来好运的四叶草。我们会在食堂吃饭时发现了一个小虫子而尖叫,也会为在操场上奋力拼搏的健将们喝彩。青春在风中飘着,飘过了四季,留下淡淡的回忆……

三年前,我还在梦游,看不透那四面八方的方向,等待图案不停拼凑想回到年幼,却又懵懵懂懂,把指尖向东,无色的雾水下落,可是现在,我却要学会从容。接近离别的日子里,黄昏时,一个人站在寝室的阳台上看着天空,这片天空,依然蔚蓝,可现在却蓝得那么忧伤……三年里,偶尔也会听听歌,安静的,轻快的抑或忧伤的那些歌,音乐可以带我飞过星星飞过月亮,飞过沧山泱水,飞过四季春秋,飞过绵延的河流和黑色的山峰,飞到乌云散尽飞到阳光普照。可是现在每一首歌为什么都会充斥了一抹淡淡的离愁呢?我们站在回忆的河边看着摇晃的渡船终年无声地摆渡,它们就这样在校园里安静地画下我们的黄昏画下我们的清晨。那么多的曾经,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多的憧憬,那么多的理想,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心碎,于是,我们的纯真年代美丽无暇,我们的双手跨越了千里握在了一起,我们永远是好兄弟,好姐妹。

我们的故事不能忘,太多的回忆和希望,不管它有多疯狂,我愿一生收藏……

研究生的三年时光就像一幕歌剧已经谢幕,但我深知人生的歌剧才刚刚开幕,愿你我都能在以后的舞台上演出自己最华丽的乐章!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写在毕业前夕的话

博士生 余玉洪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掐指算来,我已经整整做了21年的学生,而且也将永久性的结束我的学生生涯。回忆起漫漫求学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此时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时不知所言。作为求学道路终点站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其中学习了5年,是我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却带给了我最深的感触。

没有人的道路是永恒平坦的,人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回顾近代物理研究所五年的研究生生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日常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是导师和各位前辈们的谆谆教诲告诉我,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是选择勇于拼搏,敢于攀登,还是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是它们告诉我不能浪费光阴,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不断努力的耕耘,才会有收获。每一个人的成材都是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的历程。只有经历过苦难砥砺与人生磨练的人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美,才能让青春无悔,让年华无愧!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潮起潮落,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应在失败时,能拼搏奋起,去谱写人生的辉煌。在成功时,亦能居安思危,不沉湎于一时的荣耀、鲜花和掌声中,时时刻刻怀着一颗积极寻找自己新的奶酪的心,处变不惊、成败不渝,始终踏着自己坚实的步伐,从零开始,不断向前迈进。在近物所学习工作的这5年,是我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是我21年学生生涯中最闪亮的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希望明天更好,因为毕竟明天是另外的一天。

 

硕士生 张泊丽

我们就要告别尊敬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了,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步入社会。此时此刻,心中顿生出对近物所的无限留恋。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今天的这一刻之后,兰州就将成为我们终生亲切的怀念,成为萦绕在我们心头永远不会散去的一个情结。我们的欢笑与喜悦、泪水与牢骚、努力与成功、尝试与失败都会完完整整地保留在对这片热土的回忆之中。在这份回忆中,也包含着我们对各位师长的衷心谢意,包含着我们对青春时光的无比怀念,更包含着我们对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深厚感情。

悄然回首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晨曦与泛星可以为证,办公室和实验室也曾见证,其实每一个人的学习之路并非轻松,并非坦途。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当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我们应当敢于拼搏,勇于攀登,不应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不应该生活在自己所幻化出来的五光十色的自我解脱的肥皂泡中蹉跎岁月,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这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珍惜,更学会了感恩。坚强于面对困难我依然昂首屹立,因为期盼风雨过后的彩虹;珍惜于那曾经悄悄流逝于指缝的时间,孜孜不倦地埋首苦读;更感恩于导师谆谆教诲。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潮起潮落,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即将离所的我,需要时时刻刻怀着一颗积极寻找自己新的奶酪的心,处变不惊,成败不渝,踏着自己坚实的步伐,从零开始,不断向前迈进,在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社会大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毕业思绪

硕士生 张洁

2009年5月17日,天气有些阴沉。我与舍友张勋超一起在兰州的马路上闲逛。虽然云彩挡住了太阳,却遮挡不住我内心的喜悦。因为就在两天前,我刚刚顺利通过硕士毕业答辩。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仅仅会因为通过了答辩而庆幸,但是,这一切却发生了。

就在大约一年半以前,从北京学习归来的我便兴致勃勃的准备起与毕业相关的科研工作。由于当时我已经对光学发生了兴趣,便选择个一个我当时认为最最简单的课题去做。哪知道,这一选择却对我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说实在的,直到现在我都十分佩服指导我做科研的王猛副研究员,他的学识甚广,基本功扎实。而且,他对我十分的信任——给我以课题经费的支配权,那可是一笔20万元的科研经费呀!我也不辜负他对我的信任,从购买仪器到准备实验,我都十分仔细,认真完成他交给我的任务,绝不乱花一分钱。然而,我对自己所选的课题看得太过容易了,以至于当实验开始有些眉目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我这才知道,科研原来不是这么的简单。想起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讲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测量量子角动量实验的方法,而德哈斯用了半年时间成功的完成了这个实验。我当时十分奇怪,为什么德哈斯居然用了半年时间才将实验完成?如今我才明白,半年,已经是很短的时间了。

我与张勋超走进了雁滩公园,一块儿划起船来。微风拂过面庞,我便不由自主的唱起了歌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头两句还没唱完就已经被张勋超拦住了,他说的倒也对,我的歌喉确实不怎么样,况且吓得水中鱼儿不吃食的话,钓鱼人就又该嫌我俩给他们添麻烦了。不过,小时候的歌曲我没有就此忘记,儿时的志向也再次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是呀,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如此高远的志向,为什么如今却变得模糊了呢?在实验最为困难的时候,我没有努力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玩儿电子游戏来麻痹自己,这一切不仅加深了自己的近视,更使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变得短视。想到我的导师孙志宇研究员,仅仅比我大8岁,却是一个组的组长,可谓家成业就。而我呢?8年以后能否有他那样的功业?难!这会儿我也更加理解“人比人死,货比货扔”的道理。

考博失败了,原因无非就是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专业课挂掉。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这并不仅仅因为自己已经领悟到了什么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是近物所重离子治癌的实验使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激光加速粒子的实用价值。是的,我要考博!还要像伦琴一样做出一番对人们有益的事业。当然,我也可能失败,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人生只不过是一种体验,只要努力去做了,便永远没有后悔。

 

写在毕业的前一刻

硕士生 张勋超

光阴似箭啊,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依稀还记得2006年刚入学那时忐忑和兴奋。每一个曾经想把物理学作为理想的学生都有着相似的梦想。而今,心情却与三年前大不相同,人终究会融入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梦也总有醒来的时候,一个好梦总是值得人回味。

自从考大学填报志愿开始就铁定选择了物理,总感觉物理学比较深邃值得我去探寻。其实,高中时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保定的一所离家最近的大学。学择了物理学,大学的四年,我一直怀疑自己,这四年是荒废了。直到大学结束,我一直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来想去决心重新学习一下丢掉的知识,继续考研。很幸运,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录取了,很感激导师把我带到了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很幸运,在这里结识了一帮同学,每个人都很友好,感谢在三年的研究生阶段大家度过的快乐的时光。

真正的搞科研是很严谨而困难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坚强的意志、耐心和某些天赋,因为科研又不仅仅是研究。我非常尊敬和欣赏雍高产师兄,自从我一接触科研开始,他就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师兄是个很勤奋的人,很严谨的人,很负责任的人,这是我值得学习的。与师兄的讨论使我受益匪浅。科研的刚开始,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献调研,开始很不适应,有的时候看一篇文献就要好几天时间,还不一定弄得懂。其实,看得多了,知识积累的多了,自然而然就熟悉了。然后就是真正开始研究一些问题,发觉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就像一个寻宝的经历,有发现宝物的喜悦,有发现假宝玉失望。经历了的多了也就慢慢熟悉科研的步骤和方法了。最后把发现的宝物公布于世--------撰写科技论文,这是每个研究生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以后撰写文献做试练工作。哎呀,痛苦的经历啊,尤其是撰写英文的文章,苦于找不到表达方式,语言苍白无力,经常憋半天写不出几句话。但是不得不说,这是必须得经历,这是必须的磨练。回想起来,这回事一段美好的回忆,值得追溯!

2009年5月5号,终于通过了论文答辩。但,心情并没有轻松下来,回想一下三年的点点滴滴的经历,有快乐,有痛苦,有惊喜,有失望,种种的回忆。要离开这熟悉的地方了,离开熟悉的朋友,和蔼的老师,美丽的校园,心里不免失落。毕业意味着我们从此将天涯海角,也许与有些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再相聚,想到这些心中不禁涌起阵阵伤感。好怀念曾经再一起的日子啊!眼看咱也是快奔三十的人了,我的青春几乎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回想一下都是天真。每天思索着人生和物理,也许在外人开来这是枯燥而乏味的。对物理的人生的思考必将会影响认得医生。我很喜欢这一段经历,获得了许多道理,这将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上这些经历的意义将会彰显无疑。青春永不会失去,只要你有一个不老的心!我祝愿我的朋友和老师在人生的旅途上更加辉煌!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

——别林斯基

 

离开的伤感

硕士生 赵龙

2007年8月我怀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与崇拜,只身来到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近代物理所,开始我的研究生学习。2009年7月,我满载着对近物所、对兰州的无限眷恋,不得不再次踏上远方的征途。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回首两年以来的点点滴滴,平淡无奇却又丰富多彩。平淡的是每天往返于实验室、宿舍、食堂;多彩的是平淡的日子有实验室的兄弟姐妹陪伴。两年以来收获的知识足够我受用一生,更重要的是我拥有了一堆可爱朋友。两年以来,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调试电路,一起读《明朝那些事儿》,一起飞奔于篮球场,一起爬兰山,一起去西域笑谈人生,一起……两年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我们的友谊之树依然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因为拥有你们,平淡无奇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在忙忙碌碌的同时也感悟到了生活的精髓。

阳光依旧明媚,而在近物所的日子却屈指可数,无论黯然神伤,或是醉卧花间,都无法挽回逝去的日子。岁月的车轮即将驶出留恋的近物所,我们相逢在陌生时,却分手在熟悉后。明天,我们要到生活的舞台上再次找寻自己新的坐标;我将祈祷上苍给你们一个永远最好的运气、最好的祝福,因为你们的优秀,你们的勤奋,你们的努力,成功的一切都将注定。

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往日的欢歌笑语回荡耳边,注定在这里相遇,又注定在这里分别——不要太多的泪水,不要太多的感伤,不要太多的无奈——相识是天意,相知是人意,相加后便是友谊,有情便有意,命中注定今夜无眠,今生相识无悔!千言万语的祝福,只汇成一句话:爱在离别时,且行且珍惜,愿你们一路顺风,一切顺利!

最后,感谢近物所三年以来的培养,感谢我的导师乔卫民三年以来的悉心指导,感谢人教处几位老师的关怀,感谢我的同事、同学,感谢所有关心我的老师同学,谢谢你们!

 

不惑之惑

博士生 赵卫平

年近不惑,博士毕业,虽不致于象范进老前辈那样得了失心疯,需要老丈人一个巴掌才能打回原形,但是面对自己曾经付出的辛勤与汗水,些须欣喜还是涌上心头,但是相伴而来的,还有一些莫名的困惑。

感谢伟大的科举制度,使我们这些百无一用,仅会选择一些A、B、C、D的人能够从陇亩之间走向大都市,过上祖先父辈们希望我们过的生活,但是人生烦恼识字始,醒悟是一种痛苦,愚昧是一种快乐,当我们在书山字海中彷徨无计时有谁知晓我们的苦闷?当我们面对实验结果千呼万唤不出来时又有谁了解我们的疑惑?很多人想象着得到博士学位以后就是一步登天,功德圆满,从此之后锦衣玉食,一马平川。但是一旦踏入这个圈子,你会发现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漫漫长路,你永远是一个苦行僧,只能接着赶路,无法回头,无法歇足。我不知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这个学位究竟是一个终极目标还是只是一个起点?我更不知道我们夜以继日浸淫其中的科研工作到底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还是只是安身立命、换取衣食的手段?这些困惑也许一直会伴随着我走下去,直到人生的终点。

无论如何,得到博士学位毕竟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尽管还需要继续赶路,就以一首诗作为我这篇感言的结束语吧。

走吧,

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了红罂粟。

 

 

论文答辩后的激动与惆怅

博士生 周丽宏

2009年5月14日,是我生命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五年的寒窗苦读,我的博士论文答辩终于在这一天举行了。这一天意味着五年来的努力和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最近几个月的重担也可以放一放了,可以如释重负般地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了,这一天也意味着我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所以完成论文答辩的那一刻,我无比的兴奋与激动。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用五年的艰辛与汗水所收获的果实的滋味是什么,理解了为什么有人答辩后会大喊、会狂欢。我依然记得三年前师兄答辩后时的情形,当时看到师兄答辩后的那股高兴劲我还有些不解,现在我明白了那是积压了很久很多压力的释放,所以答辩通过的那一刻没有理由不高兴、不兴奋、不激动。

在兴奋与激动的同时却有一丝惆怅弥漫在心中,我不知自己为什么会有惆怅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这一刻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即将离开生活五年的兰州,向培养我的这片热土告别的日子,和导师、老师、同学、同事说再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回想五年的历程,很多场景还依然清晰呈现在眼前,第一次被挂科的酸痛、第一次与老师发生争执的场景、第一次发SCI文章的兴奋、得到期望的论文结果的平静……想起我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总有些不舍,所以我也没有理由不对这片热土爱的深沉,也许这才是惆怅的原因吧。

“感谢”近物所对我的培养,在“近物所”的五年里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踏实做事,学会了如何做科学研究的能力,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5年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我的导师,在我的人生中能遇到一位对我的人生方向产生影响的老师,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关键和非常幸运的。在博士论文的最后一页,已经写了满满的一页致谢,在这里我还是想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真诚的说声“谢谢”!虽然很多人未能当面致谢,但我相信有些人,有些事,注定会成为心底永恒的回忆!

祝愿近物所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用计划管理自己,用目标激励自己

博士生 马爽

回眸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平淡无奇而又丰富多彩。在这里,我再度真切的感受到了近物所的多姿多彩,认识了众多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结识了大量的同学朋友,这怎能不说是上帝对我的恩赐呢!!!对于我的今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从容与满足,恐慌与抱怨!对,就是这么的矛盾!

要说这三年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很遗憾的说,不是我在所谓的学术上所取得的成果,因为我深知我对学术研究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免疫力。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了如何计划和设计自己的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人生即将开始,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奋斗中走向成熟的,我也必将在走过学生时代之后,创造我人生的另一种神话。

最后,借用别人的一句话来鼓励下自己,慰藉下自己:

假如你不过快乐,也不要过度悲伤,人生本来就很短暂,为何要为自己栽培苦涩!!!

 

忘不了

博士生 章学恒

五年时光匆匆而过,

每每午夜梦回之时,

诸多往事浮现心头,

点点滴滴无法忘怀。

忘不了,

第一次踏近近物所时的兴奋心情,

忘不了,

第一次参加物理实验时的茫然不知,

忘不了,

导师的谆谆教导,

忘不了,

师兄、师姐的热情帮助,

忘不了,

实验成功时的喜悦,

忘不了,

实验失败时的沮丧,

忘不了,

绿阴场上的努力拼搏,

忘不了,

近物所里的美丽风景,

忘不了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

今天我就要离开了,

带着全部的忘不了,离开了,

就让这些忘不了陪我一起闯世界,

伴我一生一世。

谢谢您,我可爱的老师、同学、近物所。

 

收获的满足

博士生 王燕玲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2006年我怀着无比兴奋得心情成为中科院近物所的一名研究生,今天,我的学生涯即将结束。回眸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平淡无奇而又丰富多彩。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研究所的压力,认识了众多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也结识了很多的同学朋友。对于这一切的收获,我都很感激,很满足。

毕业的时候,总是会不自主地想起当年刚入学时的情景,想起当年自己的志愿和抱负。今天,在我们就要毕业的时候,想必都会问自己当初定下一个个目标,又实现了几个呢?毕业就这么从容不迫得来到我们面前,没有人盼望,也没有人觉得突然,一切自然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却无力挽留,只任它从身边走过。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他把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变成记忆,从此之后,我们只能靠翻相册触摸他,感受他。时间总是最无情的,他悄悄地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热情,同时他又是可爱的,他赐予我们成熟和淡定。

今天我们毕业了,有些人留下继续这份事业,有些人走出去开辟崭新的天地,然而我们曾经相聚过,这是一份珍贵的缘分,祝愿我们每个人健康快乐。

 

道声珍重留心间

硕士生 张洪华

在地域的长河里,有一种跳掷叫浪花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一种追忆叫缘分

在人生的长河里,有一种成长叫奋斗

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一种留恋叫同窗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兰州

相聚在皋兰山下,黄河沿岸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期盼明天,珍惜今日

由孑然一身到硕果累累

陌生的面孔变得相识相知

春去冬来
花开花谢,逝者如斯

年年岁岁言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近物学子满天下

道声珍重留心间

 

纪念

博士生 金晓东

匆匆太匆匆,眨眼之间三年过去了,三年在人生的长河里不算长,只是占到了生命中的几十分之一,三年又很长,毕竟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一步一步走来。三年发生了很多事,结婚了,生子了,每一件都给我生命中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还有就是我博士毕业了,拿到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学位,不管愿不愿意,都永远的离开了实际意义中的学习生涯。

总要写一些东西作为纪念吧。首先是感谢,感谢我的妻子,她总是默默站在我身后,给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还有我的儿子,两岁了,想起他,我就不由自主想笑。感谢我的父母,父亲在09年3月不幸辞世,我的论文也是献给他的,我想他也会在那永恒里默默地微笑的注视着我。感谢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还有就是祝福了,走了的人一路顺风,留下的人万事如意,我认识的所有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努力,奋斗

博士生 蒙峻

自从1999年大学毕业来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到今年7月已经整整10年,也算是个“老革命”了。个人认为在研究所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工作学习两不误,在这里学习的氛围很好,可以静下心来深造,于是在所里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研究生学位,到今年终于博士毕业了,也就意味着拿学位是已经拿到头了。

事实上初到所里的时候我还感到有点沮丧,因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真空技术,到所里也理所当然地分到了真空室,来了才发现所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核物理,真空只是核物理的辅助专业。后来参加了CSR大科学工程的建设,随着工程的进展和眼界的不断开阔,我慢慢发现其实做真空这一行其实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除了应大科学工程的需要做一些真空获得的设计,还可以做很多真空应用方向的研究,如真空焊接、真空镀膜等等。而所里对年轻人做创新研究是很支持的,如果有好的想法一般都可以得到一定数目的科研经费支持。我所做的博士课题-在真空室内表面形成非蒸发吸气剂膜(TiZrV)抽气层的特性研究,也正是有了想法并得到所里的经费支持从而得以实现的。所以在这里要衷心感谢近物所。另外特别感谢我的领导兼导师-杨晓天研究员,是她一步步传授给我超高真空系统设计的精髓,并对我不断的教诲、鼓励和帮助。在工作和学习中,她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中她是我的知心朋友,可以无话不谈。碰到困难她开导我,使我能够坦然面对。她在工作中那种认真负责的作风是我们这代人所欠缺的。

博士毕业了,与在学研究生心里的踌躇满志不同的是,我们在职毕业生更多了一分平静,但是平静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口号依然是“努力!奋斗!”

Email:mengjun@impcas.ac.cn 手机:13359466359

 

人生如登山

博士生 苏雅龙

2005年秋,我有幸在近代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毕业了。

首先,在毕业论文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袁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殷切关怀,以及对我在生活、工作、学习、研究等各方面的无私帮助。袁老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认真勤奋、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都将使我终生难忘,并时时鞭策我努力工作,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发向上。

其次,掌握严谨的治学方法是我读博士阶段最大的收获,为我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读博士以来,从论文开题、收集资料、做实验、处理数据等,直到最终论文完成, 都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否则,无法完成的。

同时,与同事之间对某些问题的探讨、在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里亚核物理研究所的学习,都将使我铭记在心,永生难忘。

最后,就是有了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就象攀登许多山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爬,需要踏踏实实的走稳每一步。爬的越高,看的风景不一样,视野也越开阔。博士的毕业,意味着我又登上了一个山峰。当然我还有很多的山峰需要去攀登,在此只能稍作停留,然后鼓起勇气继续我的登山之路。其实,登山如人生,人生就是弯弯曲曲的,有时平坦顺畅,有时陡峭坎坷,但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都应脚踏实地的向前走。人生之路往往是不可预见的,所以要有宠辱不惊,平心待事的心态,这样才能到达希望的目标,就算不能到达希望中的目标,尽力而为,也能问心无愧。

人在山顶,才觉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故我们应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静心做事,宽心待人,不要盲目膨胀,也不要妄自菲薄。唯有如此,你才能找到你的定位,找到成功的方法,才能主宰你的工作和生活。

 

少说多行

博士生 张雪荧

博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的学识是多么的狭小。实事求是的说本人的学问或许还达不到“九牛一毛”之水平,因为如果真得有“一毛”,我们至少也摸到了“牛”,何以为“博士”?岂敢感言!因此,还不如从现在做起,少说多行,真真开始人生的求学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留念

硕士生 李珂

三年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尽头。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所里、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里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最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初到近物所,对什么都如此陌生却又好奇,于是在摸索中参加到科研生活中,体会到了各种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在这里调试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加速器,虽然做的不尽完美,但是也有很多的自豪;在这里,悟到了需要努力才能有不错的成绩,虽然有时很辛苦,研究生三年收获很多;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在这里,第一次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欢笑和争吵、甜蜜和苦恼,还有种种无奈和叹息。始终认为自己很努力,很珍惜,但为何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这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是理所应当、无所谓的,但今天就要离开,突然才感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感叹为何不生活的更有意义。
其实人生真的无所谓对或错,就象我每天几乎都在寻找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我的同伴们却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有的人会羡慕我,有的人却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会很羡慕整天做科研的同学,他们真的在这个时段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有时我又会很不屑,鄙视他们错过了很多更精彩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却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生活才是对的,才不会后悔。

结束了在兰州的研究生生活了,有一份眷恋,有一份不舍,也有一种无奈,自己的人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自己的生活也在这里留下了一份记忆,在我即将走上新的岗位的时候,我祝福自己,更祝福我的学习的地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希望在以后的科学界,有更多的近物所的科学家名扬天下。

 

从容与满足

博士生 方永得

公元二零零三年四月,我怀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与崇拜,参加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复试,通过笔试、面试,我终于于二零零三年六月份拿到录取通知书。

时间似流水一样,我在近物所一晃已经过了五个春秋。

回眸五年的研究生生涯,平淡无奇而又丰富多彩。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的多姿多彩,认识了众多学术界的科研带头人,结识了许多同学朋友,这怎能不说是上帝对我的恩赐呢!!!对于我的今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从容与满足,恐慌与抱怨!人总是这么的矛盾!

五年间,近物所成了我的家,静静地,我在此学习、工作、生活,不断磨砺和锻炼着自己。众多领导、老师五年园丁般的培养灌溉,原本较为幼稚的我,业已能够经得起风风雨雨,不仅茁壮地成长了起来,还迎来了丰硕的收获,这收获包含学业的、工作的、生活的、做人的和做事的,其中充满了甘甜也饱含了苦涩。但这一切都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将让我变的更加成熟和理智。

五年后,也就是现在,我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感受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这种气氛。

千言万语凝成两个字:谢谢。在此我真诚地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关怀。

 

回放

博士生 许哲

作为一名在职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段,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

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赵红卫研究员,论文是在他长期关心与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赵老师平易近人,对工作一丝不苟,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思维、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非浅,受益终生。

夏佳文研究员﹑原有进研究员和刘勇副研究员在我的工作和学习工作中曾给予了无私的指导、关怀和帮助,他们共有的执着、热情,都是我学习的典范,也给予我投身科研的极大动力。

陕西数字广播通讯设备厂的边志彬高级工程师,在高频功率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我在与他的合作、学习和探讨中获得了很多以前书本上不曾获得的知识,更加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性。而与我几年来一同参加合作项目工作的王春晓、边志彬高级工程师,常年坚持不懈,不计得失,勤勤恳恳为研究项目做贡献贡献的精神也深深鼓舞着我。

仪孝平、丛岩、申晓康和梅立荣等同志更是在项目调试过程中不辞辛劳的协助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较完满的结果。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肖辉,是她多年来默默无闻地支撑着我们的家,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顺利完成项目研制与测试以及论文的撰写工作。

 

沧桑兰州

硕士生 王伟

兰州很小,小到出版的地图只有两张A4的纸那么大。我从南方来到位于西部的兰州,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却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和感染,毕业毅然选择留在这里……

兰州是一个狭长的城市,沿河滩而建,两岸纵深却是很小,因为不远就是高山了,崇山峻岭之中,一条大河奔流而过,孕育了这样一个沧桑古老的西北重镇。

一个城市只要有一条河流就会变得有灵气,而兰州,却显得无比的苍凉。大漠孤烟,雄关古城,再往北,过了嘉峪关,就是塞外,就是茫茫大漠了。

兰州的气质是悲凉而静穆的。处于山河之间,它静静地阅过千年的兴亡盛衰,这里积淀了太多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太多的战争和故事,承载了太多的沧桑,也失落了太多的文明:商贾们涉险求利,走丝绸之路;大将们万里拓边,扬汉唐声威;黄沙中的驼铃,春闺里的幽梦、无定河边的白骨……千年来,一直从兰州忧郁的眼神中渗透到骨子里。

正是这分悲凉,修炼成它这份宠辱不惊的静穆:当人们饮尽葡萄美酒,这个曾经中国最重要的边塞城市,也完成了它的使命,渐渐被人遗忘,独自顶着漠北凛冽的寒风,承受着历史无情的冲刷,毫无怨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兰州以北戈壁如海,在这个漫漫黄沙主宰的世界里,兰州真成了一座孤城,在羌笛声中,默默等待春风的降临……

 

追求

硕士生 张昕

公元2007年7月,我怀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与崇拜,或者说是一种无奈,或者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悲哀,只身一人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兰州。

回眸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平淡无奇而又丰富多彩。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研究所的多姿多彩,认识了众多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结识了大量的同学朋友,者怎能不说是上帝对我的恩赐呢!!!

要说这两年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可能不是我在学术上所谓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因为我深知我对学术研究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免疫力。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我终于知道了过去一直追求的科研其实很遥远,也很艰难,需要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人生即将开始,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与奋斗中走向成熟的,我也必将在走过学生时代之后,找到并实现我的理想。

 

无话可说

硕士生  张宏庆


经历了几年研究生生活,自己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获,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话。一切都醒悟得太晚,所以必须承担结果,就这么简单。

其实,说来话长,我对一些事情认识得太晚了。希望其他同学能以我为戒,汲取教训。

然而这又算不了什么,也许许多年之后回想起来,除了悔过还有许许多多……

苏大才子说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命运,生生不息。知黑守白,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