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处联合离退休办公室举办“传承创新 攻坚育人”主题座谈会。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退休导师代表、在职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教育处和离退休办公室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忆科研岁月,共叙育人初心,共话使命担当。座谈会上,胡正国书记代表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导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近况,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前赴后继的倾情奉献,也凝聚着全体研究生导师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深厚情怀。他感谢各位退休导师为研究所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勉励在职导师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征程上勇担使命、再立新功。孙锡军、徐树威、冯恩普、沈志清、滕人瑞等退休导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自己数十载的科研历程,看到研究所蓬勃发展、青年人才辈出,倍感欣慰与自豪。他们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珍惜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在各自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沉下心来投身科学研究,做有使命担当的科研工作者。在职导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下,从青年学子成长为科研骨干的奋斗历程。表示将自觉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攻坚任务和人才培养事业。他们鼓励研究生要敢于创新,在科研实践中锤炼能力、砥砺品格,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研究生代表踊跃发言,与导师们交流所思所想,现场气氛热烈。他们感谢导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表示将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以身边优秀导师为榜样,怀着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投身学习和工作,勤学善思、勇于攻坚,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图1:座谈会现场图2:活动后合影
2025-09-12云卷长空秋意朗,根深沃土蕙兰芳。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谨向辛勤耕耘在科研与育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过去一学年,研究所强化人才培养与重大任务协同联动,在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引领下,全所师生锚定“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以担当作为的态度、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落实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科教融合和科教协同育人工作成绩斐然。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增列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点,进一步提升研究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层次;研究生课程教材实现零的突破,《离子治疗中的医学物理学》顺利出版,为离子束治癌技术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导师队伍荣誉亮眼。“碰撞电离过程诱发的分子和团簇解离新机制”项目荣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航天空间辐照国家重大需求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项目、“高LET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试验技术”项目同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离子加速器精准放疗装置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精准抑制DNA损伤修复提高肿瘤放疗效果的新策略”项目获甘肃医学科技一等奖。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团队获中国科学院第六届 "科苑名匠" 称号;孙良亭获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 "西川哲治奖";王猛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张玉虎、杨建成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徐瑚珊、杨建成、段敬来、张雪荧和冒立军获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优秀指导教师奖。研究生培养成果突出。于越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寇维、张琦忠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王磊的学位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王磊、范大军、程宏伟、高志超、王洁获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孙夕思、郭芳珠获“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优秀奖;王健获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核技术应用产业创业大赛三等奖。新的学年,研究所将承担603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含11名留学生)和266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并指导300余名本科生开展实习实践。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研究所积极参与国家统筹推进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桃李春风!祝愿我们的科教事业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所领导班子 2025年9月10日
2025-09-10为引导研究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近代物理所于近日组织50余位研究生赴对口帮扶的和政县陈家集镇王泉村小学开展“强核报国 科教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研究生代表为王泉村小学生作了四场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报告主题包括《致密核物质:原子核和中子星》《电流王国大冒险》《电池——神奇的能量盒子》 以及《原子世界大冒险:发现能量的秘密!》。报告人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相性强的科学小实验,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点燃科学梦想,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氛围,实现了教育帮扶与科学启蒙的有机结合。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大手牵小手 心理共建”主题运动会环节。研究生与小学生混合组队,共同完成了 “俄罗斯方块”“旱地龙舟”“飞盘九宫格”等多项团体运动。活动现场充满了欢笑与活力,运动会既促进乡村孩子的身心成长,也增强了研究生的责任感,形成双向赋能、共同成长的积极效应,实现了精准帮扶与心灵关爱的双重目标。近代物理所坚持把“科”字特色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在科技兴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推广创新。此次活动建立了研究生科教帮扶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未来,研究所将继续积极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帮扶点开展“智志双扶”,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图1 :研究生和王泉村小学生合影图2 :科普报告现场图3:“大手牵小手心理共建”主题运动会
2025-08-017 月 18 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办的 “走进国家实验室,感受魅力核科学”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中国科学院兰州教育基地 “我的科学梦” 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在兰州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 60 所高校的 109 名本科生,在为期 5 天的深度研学中,零距离触摸核科学国家队的前沿脉动,完成了一场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科研体验之旅。夏令营在兰州分院正式开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各研究所导师为营员精心筹备了丰富多彩的多学科专题讲座,为这场科研探索之旅筑牢学术根基。开营仪式后,近代物理所的科学家团队重点解读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的最新进展,以及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临床应用成果。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营员们深刻体悟到科研工作者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的赤子情怀与使命担当。图1:专题讲座及现场参观图2:现场提问在 5 天的沉浸式研学中,营员们收获颇丰:聆听核物理、加速器技术、核能材料等领域的前沿讲座,学术视野得到极大拓展;深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 HIRFL 加速器隧道、超导离子源实验室等核心区域,近距离观摩先进科研装置,直观感受大科学装置的震撼力量;与科学家团队面对面交流,围绕“科学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及“科研精神传承”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图3:师生交流此外,营员们还参与了师生联谊、社会实践等特色活动,在轻松互动中增进友谊,沉浸式感受研究所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底蕴。闭营仪式上,营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夏令营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之旅,更是一场科研精神的洗礼,大家将以此次经历为契机,坚定科研理想,勇攀科学高峰。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搭建了了解核科学前沿、接触顶尖科研平台的桥梁,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核科学研究的热情,为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2025-07-296月12日,近代物理所成功举办了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近代物理所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孙志宇,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作业,导师代表以及2025届毕业生和家属等近200人参加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教育处处长侯素青主持。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胡正国宣读了毕业文件,代表研究所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孙志宇在致辞中寄语毕业生。他代表研究所向即将奔赴新征程的毕业生们送上了美好的祝愿,感谢同学们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与国家的科技事业,并与近代物理所同发展、共成长。面对新征程,他期望大家胸怀“国之大者”、永葆学习热情、强化团队协作、保持积极心态,并勉励大家在新的人生篇章中继续扬帆起航、锐意进取。随后,孙志宇为毕业生们逐一拨苏正冠、颁发毕业证书。导师代表、原子物理中心副主任张少锋研究员向毕业生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与嘱托。他期望大家坚守科学精神,既有仰望星空的探索勇气,也有脚踏实地的务实品格,更需怀抱家国情怀与感恩之心。毕业生代表闫晓宇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在研究所的学习与成长经历,感谢研究所和导师们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指导。2021级博士研究生于越代表全体在学研究生,向即将离所的师兄师姐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美好的祝愿。典礼上,刘作业副院长、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玉虎研究员、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敬来研究员分别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标兵和优秀学生干部颁发了荣誉证书。最后,毕业典礼在师生分享毕业蛋糕的欢乐氛围中圆满落幕。图1:胡正国宣读文件图2 :孙志宇致辞图3: 孙志宇为毕业生拨苏正冠图4 :毕业典礼现场图5: 颁奖仪式图6 :现场人员共同分享毕业蛋糕并合影
2025-06-20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8日,近代物理所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日活动,所党委委员、低能粒子束技术中心主任孙良亭研究员作《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十年磨一剑,铸就科研利器》主题报告。此次活动共100余位研究生参加,近代物理所纪委书记宋华龙出席,教育处副处长魏巍主持。孙良亭研究员通过“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接受质疑勇于创新、迎接挑战掌握前沿技术、利器需要打磨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磨剑十年实现引领”等内容回顾了研究所及其团队的发展历程。他说,在学术研究中弘扬以求真守真、严谨规范、务实创新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构建协同合作的科学文化,是推动科研创新的关键要素。广大研究生作为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更应将个人科研规划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恪守学术道德与科研伦理规范,为攻克重大科技难题、产出标志性成果提供坚实保障。本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日活动力求进一步提升广大研究生的科学道德意识和学术诚信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和创新文化氛围,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图:报告会现场
2025-06-065月10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 “科苑杯”男子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决赛在近代物理所圆满举行。来自青海盐湖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及近代物理所等四支代表队,经过两日激烈角逐,最终近代物理所代表队获得冠军,西安光机所代表队获得亚军,青海盐湖研究所代表队获得季军。比赛结束后,组委会向获得冠亚季军的代表队分别颁发了荣誉证书。本次“科苑杯”男子篮球联赛西北赛区比赛的举办,为国科大学子搭建了展示自我、增进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不同培养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了研究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未来,近代物理所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组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图1: 冠军队伍颁奖现场图2: 亚军队伍颁奖现场图3: 季军队伍颁奖现场
2025-05-174月3日,近代物理所举办第20次纪念杨澄中先生清明主题活动。离退休职工、新入所研究生及团委委员共116人深切缅怀杨先生,表达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近代物理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华龙带领研究生及职工代表向位于CSR展厅的杨澄中先生塑像敬献花篮。靳根明研究员作了《通往科学殿堂大道的铺路人——深情怀念杨澄中先生》主题报告,回顾了杨先生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墓园祭扫时,离退休职工代表侯明东研究员分享了与杨先生共事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研究生们也表示将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投身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祖国核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图1:敬献花篮仪式图2:老一辈科学家作专题报告图3:杨澄中夫妇墓园祭扫
2025-04-10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4月2日,近代物理所教育处开展了2025年第一期研究生就业分享会。会议邀请近代物理所2022届博士研究生蓝江山、张洪林,2025届硕士毕业生詹荣霖分别就高效申请国内外博士后、求职工作技巧,个人就业经历分享以及选调生考试经验和在学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近代物理所为坚定毕业生科技报国的信念,帮助毕业生精准把握就业机遇,在充分了解研究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将陆续举办各类专题分享会,多方面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图1: 会议现场(一)图2: 会议现场(二)项目支持:‘核’心力量就业辅导员工作室
2025-04-104月2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召开团委换届选举会议。近代物理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华龙,兰州分院团工委书记陈永磊,近代物理所第十三届团委班子成员及团员代表等出席会议。教育处副处长魏巍主持会议。会上,陈永磊宣读了兰州分院团工委关于近代物理所团委换届的相关批复。团委书记万宏富代表第十三届团委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研究所团委的主要工作成果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共青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十四届委员会。宋华龙代表研究所党委对第十三届团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向长期以来支持青年工作的院团委、分院团工委以及所内外各级组织表示衷心感谢,对新一届团委表示祝贺,希望新一届团委和全所青年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创时代标杆。一是青年团员要筑牢信仰之基,做科技报国的“追光者”,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践行“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政治自觉;二是青年科学家要永攀创新之巅,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在科学研究中发出强音,以青春之我铸就国之重器;三是广大青年要锤炼过硬本领,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珍惜我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实战中成长为复合型战略科技人才。图 会议现场
2025-04-08